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戰爭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希特勒又為何會對猶太人如此仇恨?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戰爭中的啟示與實錄......


▼▼▼

巴巴羅薩戰役爆發之後,東線戰場上的交鋒日益激烈起來。然而由於指揮失誤,自1941年7月起蘇軍就陷入了邊打邊撤的戰略態勢。在德軍“閃電戰”的連續重拳下,白俄羅斯的明斯克,斯模稜斯克,烏克蘭的頓巴斯,基輔等地相繼淪陷。到了當年的9月底,德軍的兵鋒已經逼近莫斯科城下。而在戰線北部的列寧格勒卻因為守軍的頑強抵抗遲遲未能奪下。於是,德國人轉而對該城進行了封鎖,而不是進攻。

就像希特勒在演講中所宣傳的那樣,“要讓飢餓和恐慌徹底的壓垮列寧格勒人最後的心理防線”!但這座以列寧為名的城市,既沒有被希特勒的炮彈所摧毀,也沒有被無情的飢餓所壓垮。而是一直堅持,並在最終迎來了勝利與解放。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由於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大量的蘇軍官兵在短暫的抵抗後就為迅速進攻的德國人所俘。而指揮不當也是造成蘇軍在初期慘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一名正在監視前方凍結湖泊的德軍衝鋒槍手。德軍在1941年的冬天到來之後因為缺乏補給,而陷入了攻勢停滯狀態。因此,希特勒選擇用大量部隊將列寧格勒圍困起來,試圖用飢餓和重炮炮彈讓城內的蘇軍屈服。

列寧格勒的原名其實是叫做聖彼得堡。在政治意義上,這座城市曾經作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存在過。而從戰略角度上來說,這裡也是蘇聯少有的波羅的海出海口。重要的造船設施和北方軍工設備都集中於此地。可以說,列寧格勒的得失關係到蘇軍整個北方戰線的安全。而蘇軍甚至專門為城內的守軍設置了“列寧格勒方面軍”這一稱呼,足以可見斯大林對這座“英雄城市”的重視。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設置在列寧格勒市內的蘇軍85毫米高炮陣地。德國空軍在1941-1944的圍城作戰期間時長會不時地光顧列寧格勒上空,投下致命的炸彈。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列寧格勒防禦作戰最為艱難的1942年時,斯大林將主動請命前往列寧格勒周邊擔任防區總司令的朱可夫調至當地司令部指揮。也正是朱可夫的智謀,才得以讓列寧格勒度過了最艱難的封鎖時光。

德國人的封鎖從1941年冬就已經開始。列寧格勒城內的大量老百姓無糧無藥,許多人上街尋找食物最終無疾而終,直至餓死。朱可夫在得知此消息後,下令對冬季結冰的拉多加湖加以利用(因為這是當時德軍唯一一條沒有封鎖線的補給道路)。德國人不斷的出動飛行器和炮兵對這條冰上公路進行狂轟濫炸。無數的卡車和補給也因此沉入了湖中。但憑藉勇氣,蘇軍成功的在1942年的1月開通了“拉多加湖冬季運輸線”,建立起了封鎖圈與蘇軍控制區的聯繫。這一條小小的“冰上走廊”,也成為了列寧格勒扛過德軍無數次封鎖的重要因素。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在德軍封鎖之下,列寧格勒的市民們每天只能得到300克左右的麵包來充飢。就這樣的一點點食物甚至還不夠分。在圍城的900天裡,每天都有無數的市民餓死在街頭。根據統計,在二戰時期列寧格勒因為戰火緣故而亡於列寧格勒的軍民就有150萬人!而其中,餓死的佔到了60萬!也就是說,每三名列寧格勒的遇難者中就有一人死於飢餓。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即使在德軍高強度的轟炸和炮擊之下,列寧格勒仍然沒有停止生產軍需用品。甚至在1941年末全市竟然造出了近百輛坦克,供給到前線去打擊德國侵略者。

蘇軍則從1942年1月的冬季反攻開始,就不斷的試圖與列寧格勒方面取得聯繫,徹底趕跑圍困城市的德國第16集團軍。等到了1944年1月27日,隨著德軍勢力大幅度削弱,列寧格勒方面的蘇軍與前來馳援的友鄰部隊一起,將正面的德軍趕出了列寧格勒州的所有土地。至此,這場長達900天的保衛戰也宣告結束,希特勒口中的“狂言”也就此化為了一堆泡影。

被圍900天、餓死居民60萬:二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列寧格勒的市民們熱烈擁抱著前來解放自己的士兵們。慶祝勝利,而“列寧格勒保衛戰”也就此名垂青史。俄聯邦政府也將1月27日設立為“俄羅斯軍人榮譽日”以示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