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协将开展2019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创建工作

省科协将开展2019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创建工作

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带动全省科普信息化建设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粤科普)近日,省科协下发《关于申报2019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的通知》,将在全省择优选取一批县(市、区)开展2019年科普信息化试点工作,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辐射带动全省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创新,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助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科普信息化试点工作以“示范带动,因地制宜”、“精细分类,精准推送”、“协同推进,普惠共享”为实施原则,择优选择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在社区、学校、乡村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信息化试点工作,进而辐射带动全省加快推进科普工作信息化。省科协要求,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公众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结合科普队伍、科普资源等状况,选择适合的落地模式,鼓励探索创新传播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汇聚各方资源,联合协作、统筹安排,让“科普中国”有效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同传播科普内容的良好局面。

对于开展科普信息化试点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各试点县(市、区)要积极推进主流媒体建立“科普中国”频道(栏目),着力建设“科普中国”移动端传播体系,进一步加强科普中国e站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在基层的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场所,街道社区双创中心,大中小学校,村民委员会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建设科普中国e站。积极推动城乡社区、街道、楼宇、学校、交通场站及交通工具、企事业单位等现有的大屏、PC机、多功能一体机等终端播放“科普中国”、“广东科普”优质资源。

同时,发挥传统科普设施传播“科普中国”、“广东科普”的作用,加强“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的线下应用。各试点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科普传播渠道,发挥好基层各类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室、科普角、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协会等设施场所的作用。围绕公众关切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环保治污、防灾减灾等热点、焦点问题,以图书、海报、挂图等形式呈现“科普中国”、“广东科普”优质资源。不断拓宽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等流动科普设施服务范围,结合“科普中国”、“广东科普”内容深入开发流动科普设施展教资源,实现巡回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的专题化和特色化,增强传统科普设施服务能力。推动“科普中国”落地与创新争先行动、科普文化进万家、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科普示范县及科普教育基地等工作结合。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双创周、科普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讲座、知识竞赛、课外活动、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此外,探索创新各类落地模式,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各试点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和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各地现有科普网站、科普传播平台的作用,以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探索创新“科普中国”落地模式。省科协要求,每个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注册科普信息员不少于2000名。在基层团结凝聚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手段的科普信息员队伍,积极服务“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为公众提供定向精准的科普服务。

根据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的工作计划安排,省科协将对每个试点县(市、区)给予10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2019年底将试点县(市、区)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开展工作优秀的试点县(市、区)给予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