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8」沒人珍惜九鼎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8」沒人珍惜九鼎

“九鼎山河奠,雙珪日月光”是明末陳子龍的詩《謁禹陵》中的兩句。傳說夏禹收天下之金鑄九鼎,象徵自己對九州的統治。此後鼎成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故商滅夏,遷九鼎於亳京;周滅商,遷九鼎於鎬京;而東周尚未滅亡之際,九鼎就已經被搬到秦都咸陽了。可以說,九鼎與玉璽一樣,是準天子們夢寐以求的寶物。

鑄鼎立國的說法,我是相信的,但是,夏禹鑄了幾隻鼎,鼎是不是與玉璽一樣是歷代原樣不動相傳的,我就不能相信了。

夏朝的統治區域僅限於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以九鼎寓九州之說值得商榷。同時,夏朝銅的冶煉技術還不成熟,材料也很難獲得,即便鑄造出了鼎,其質量也是很低下的,其能不能禁得住千年數次搬運而不壞,也是值得思考的。商朝的青銅冶煉工藝很成熟,其青銅器厚重,規整,華麗,有獰厲之美。夏朝鑄造的鼎放在商鼎旁邊便失去了尊貴和威嚴。所以商朝自然會把新技術用在鑄造屬於自己時代王權的九鼎上,就是說,夏禹的那些鼎除了其象徵意義,其本身不會被商人看好。

周的情形不僅如上,而且還有兩個方面的重大變化。一是周人已經開始懷疑天命觀,對商的王權合法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懷疑。其次,在周禮中,天子享用十二鼎,諸侯才享用九鼎,周不僅不可能直接使用商的九鼎,而且他們把商看作自己的一個諸侯了,其重新打造象徵最高統治地位的鼎就更加必要了。

所以,我認為,商滅夏,周滅商,舊朝的鼎被移到新朝首都後,隨著新朝鑄造了自己的鼎,舊鼎就如同舊王朝一樣被毀滅掉了,這就是我們至今只知九鼎傳說而從未看到過的緣由啊。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08」沒人珍惜九鼎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江蘇宿遷人,傳統文化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