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因蘇軾罷職丟官甚至喪命,卻鮮爲人知

蘇軾的散文、詩詞奠定了他一代文學宗師的地位,而在浩瀚的“蘇海”文集中,他與朋友的詩文信札就佔去一大半。有學者評價說,“蘇軾待人猶如赤子,誠摯天真,交遊廣泛,相投便為朋友,亦不分貴賤,乃至三教九流無所不有。”然而,在蘇軾眾多的友人之中,給予他最大幫助的有士林中的朋友也有市井布衣。人們常說,官場上沒有真朋友,但在蘇軾仕途受挫、人生落魄的時候,正是那些不顧前途、不畏生死伸出援手的朋友,讓他收穫了真正的友情。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殿堂之上的縱橫捭闔,也有貶謫天涯的人生無常。可是無論走到哪裡,蘇軾的交友都極其廣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到處都有他的知心朋友。

蘇軾前後被貶到黃州、惠州、儋州,加在一起將近十一年,佔了他做官時間的三分之一,年紀輕輕就踏入仕途的蘇軾,在政壇上卻是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難以想像。累積十年的貶謫生活幾乎成為他生命的主題,四十五歲時被貶至湖北黃州;五十九歲時被貶至廣東惠州、六十二歲時被貶到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然而作為被朝廷貶謫的一名犯官,蘇軾所到之處都得到了友人的傾情相助。他們不畏強權、不顧前途向他伸出援手,一位年逾古稀的朋友,為看望他而不惜搭上性命。

他們因蘇軾罷職丟官甚至喪命,卻鮮為人知

蘇軾被貶惠州之後朝廷下令要把他貶到儋州、海南島,蘇軾要過海,先得到雷州,他的弟弟蘇轍被貶雷州,所以到雷州蘇轍就算地方了,蘇軾還得往南邊走,他們到了雷州,雷州的知州叫張逢,對他們特別好,讓出官府的房子讓他們住。沒過兩天,張逢就被撤職了,因為按照朝廷的規定,是不能對他們這麼好的。

蘇軾到了海南島,到了儋州,當地的官員叫張中,張中對他也特別好,看他住在一個破爛的驛館裡邊,專門派人去修。當年在儋州、在海南島上屬於是蠻荒之地,言語不通,沒有朋友,像蘇軾這樣高端的文人拿什麼來排解心境,蘇軾到海南島的時候只帶他的小兒子蘇過,張中這個人喜歡下圍棋下著圍棋,而蘇軾本人不會下棋,就天天看蘇過和張中下棋打發時間,這一看就能看一天。沒過幾天,朝廷來人說,不準住在官驛裡邊,讓給他轟出去,蘇軾沒辦法,跟當地人在一塊兒,想給自己蓋一個桄榔庵,就用桄榔樹蓋一個小茅屋,這張中也忘了自己的身份了,操著鐵鍬跟當地的農民一塊兒就把這房子給蓋起來了。他對蘇軾確實是太好了,所以這官就沒法再當了,沒過多長時間,這事蹟就敗露了,朝廷就貶官要把他調走,他實在是捨不得走,四月份命令就下達了,十一月份還沒走,兩個人天天坐在一塊兒喝酒,“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給他寫詩說什麼呢?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蘇軾《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你放心走吧,我什麼事也沒有,我這個人來到世間本來就是無依無靠的。這是有了像張中這類人,蘇軾在不至於在被貶過程中那麼艱難,正是他們不顧前途、不畏生死給予蘇軾幫助,才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蘇東坡了。

蘇軾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跟他是同鄉叫巢谷,這巢谷跟他是同鄉、好朋友,對他非常好。蘇軾被貶到海南島之後,巢谷當時七十多歲了,聽到這消息非常著急,徒步要從老家四川出發去海南島看他,七十多歲了,他先到達的梅州,見到了蘇轍。蘇轍嚇一跳勸他您別再走了。他堅持非去,結果走到一個叫新會的地方,叫小偷把包偷了,這老頭報了案之後接著走,等走到新州,知道小偷被抓了,他又折回去想把僅有的一點路費給拿回來,但是歲數太大了,就病倒了,一病不起,就去世了。這麼大的歲數,這麼遠的路,就為了想去陪一陪蘇軾。這個事讓蘇軾非常地難過,非常地過意不去。這是我們經常說的千里情牽。

他們因蘇軾罷職丟官甚至喪命,卻鮮為人知

還有錢世雄,他們在蘇軾的生命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蘇軾在常州臨終之前,除了自己的子孫、兒孫以外、家人以外,身邊陪伴他的只有兩個朋友,一個是維琳方丈,是個出家人,另一個就是這個錢世雄,而且蘇軾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給錢世雄說的,所以這人很重要。錢世雄跟他本來毫無瓜葛,蘇軾給錢世雄的父親寫過墓誌銘,而且給錢世雄只做了三個月的幕僚同事,但是他後來被貶黃州之後,這錢世雄就老給他寫信寬慰他,還給他寄一些東西,等到蘇軾後來發了,回朝廷了,又做了大官了,錢世雄消失了。這跟巢谷是一個做派,巢谷也是,蘇軾兄弟最後回到朝廷做大官了,巢谷消失了,等到他們又倒黴的時候,巢谷出現了。錢世雄也是一樣,等到蘇軾又被外放到定州這些地兒去做官的時候,錢世雄又出現了,等到後來他被貶到惠州,被貶到儋州以後,錢世雄給他寄藥,給他寫信,而且錢世雄還表示要親自到惠州去看他。蘇軾很惶恐讓不要來。這個時候錢世雄已經受了牽連了,已經被罷了官了,但他依然故我,所以蘇軾在給他的信裡邊說他是“高義凜然”,不得了的事。後來蘇軾從海南島回中原,這時候錢世雄已經變成個普通老百姓了,蘇軾就託他在常州給自己租房子,後來蘇軾到了常州就一病不起,這時候錢世雄就天天陪伴在他身邊,蘇軾把自己在海南島寫的著作託付給他,告訴他說這書三十年以後你再公開,那時候人們才能看得懂,還給錢世雄寫了很多自己寫的詩。凡此種種你都能看得出來對於錢世雄這樣一個本來素昧平生的同事,他給予了極大的信任,這是為什麼啊?那是因為這是患難之中見真情,所以直到他去世,錢世雄陪伴在他的身邊。但錢世雄也因此而遭了大罪,因為他跟蘇軾之間的如此親密的關係,他永不敘用,他被朝廷徹底拋棄了,最後貧病而死。

他們因蘇軾罷職丟官甚至喪命,卻鮮為人知

正是因為蘇軾身邊有很多的好人、善良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們是以是非的曲直來判斷蘇軾,而不是依靠強行的行政命令來判斷蘇軾,這才使得蘇軾能夠在很困難的條件下有可能獲得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甚至可以說,雖然蘇軾遭了難,在一生當中連續有三次被貶的經歷,而且一次比一次貶得慘,但是為什麼蘇軾最後能夠活著回到中原,而且蘇軾在這三次被貶的時候寫了大量的詩詞文,很多詩詞文成為他一生創作的高峰,絕世的精品,何以如此?除了他本人的天才之外,這種非常良好的人際環境,特別是這種來之不易的關愛和善良,也使得蘇軾能夠在困難的環境當中保持著一種樂觀的心態,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蘇軾的這些朋友的交往裡面,真的是給我們還原了北宋時代士大夫的一個整體的環境,正是依靠這個環境蘇軾才能有所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