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並非萬能的,數據中心託管該創新了

雲計算並非萬能的,數據中心託管該創新了

對於受監管的行業來說,如醫療保健、金融服務、製造業、零售業,以及公共部門,通常需要完全控制其基礎設施和數據。而對於其他行業領域的組織來說,將基礎設施和數據進行託管具有一定的意義。

託管數據中心可以讓企業將其人員和資源從數據中心管理轉移到專注於IT基礎設施和業務的優先級中。這些企業利用託管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專業知識和規模經濟,並提高正常運行時間和可用性。隨著企業避免大量資本支出或長期租賃來構建和升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它也更具成本效益。此外,它們可以比內部數據中心更好地訪問網絡帶寬。數據中心的容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因此建築或租賃計劃可以從10年到15年轉變為1到5年的數據中心託管服務合同。

云计算并非万能的,数据中心托管该创新了

自20世紀90年代數據中心託管行業出現以來,根據摩爾定律,IT設備的性能已大幅提升,每12至18個月的性能將會翻倍,網絡帶寬也呈指數增長。然而,除了提高能源效率之外,託管數據中心服務本身(例如空間、電力和冷卻,以及配置方式)在幾十年內幾乎沒有變化。

託管數據中心的阿基里斯之踵

託管數據中心是許多企業的理想選擇,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

遺憾的是,企業規劃、採購和部署新的IT基礎設施可能是一個費力耗時的過程。部署單個應用程序可能需要三到六個月,從配置線路到構建基礎設施,到管理程序的安裝和配置,最後是應用程序的加載和測試,這需要太長的時間。企業IT團隊應該專注於支持和推動業務,而不是花時間和精力安裝和配置他們的IT基礎設施。

託管數據中心的傳統IT基礎設施構建要求企業首先確定設計和配置峰值負載容量,因此無法快速升級和擴展。如果沒有足夠的存儲容量,IT團隊需要購買額外的磁盤和存儲控制器。如果工作負載綁定內存或處理器的話,則需要採用其他服務器或刀片服務器。這些定期的大型資本支出和大步驟功能擴展是資本性支出模型,運營成本較高。

這些限制因素導致許多企業轉向公共雲。雖然採用雲計算有許多好處,但也有其侷限性。

雲計算並不總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藉助公共雲,企業可以避免資本支出,並可以根據需要快速部署和擴展。無需現場的數據中心員工,而且不用簽署長期合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共享多租戶IT基礎設施的風險和缺乏控制。儘管存在很多優勢,但公共雲的共享基礎設施仍然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因為人們擔心數據洩露、中斷或服務質量下降,這是他們無法控制的。此外,某些應用程序尚未為雲計算運行做好準備或構建。

成本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雲計算剛開始時應用時具有成本效益,而如果企業只是在雲端運行穩態的工作負載,那麼其成本效益就不那麼突出。

現在到了按需託管的時候了

如果專用硬件和網絡基礎設施在其部署和消費模型中可能更像雲平臺,那該怎麼辦?企業因此不需要在控制和敏捷性之間做出選擇。

現在是進行數據中心託管的突破性創新的時候了。利用軟件驅動的架構,部署專用IT環境所需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將從三個月到六個月縮短到幾天。這包括硬件設計和採購、託管空間選擇和構建、網絡配置、超融合基礎設施,以及虛擬機管理程序安裝等所有內容。

在這個新常態中,所有託管成本都是運營性支出而不是資本性支出。這有助於消除採購、物流和資本設備管理的複雜性。企業可以利用按需部署和消費,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同時避免與公共雲平臺相關的風險和失控。最後,按需託管消除了企業過度購買峰值負載容量的需要,因此無需為昂貴的未使用的基礎設施支付費用。

企業在決定哪些應用程序屬於公共雲以及哪些應用程序最好在數據中心之外運行時,不應該犧牲敏捷性、靈活性或基礎設施控制權。

因此,現在是通過按需、彈性、軟件啟用來改善託管數據中心體驗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