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兒子對病危的父親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7天假」,對此你怎麼看?

老聲暢談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我曾經遇見好多次,我只能默默祝福老人平安,雖然養兒為防老,但真正做起來不是這麼簡單的,很多人根本不在意父子親情,他們特別在乎自己的工作和工資,在他們心裡父親早死一天早清靜一天,已經這樣了不如早死,也好安心工作。

我認識的一個人,父親得了胃癌,奄奄一息,把他叫回家,他回家呆了一個禮拜,父親安然無恙,他很氣憤的說,叫我回來幹什麼,我說難道只有你父親斷氣了你才該來嗎?最後他又走了 臨走的時候說,不斷氣不要給我打電話,大家都沒有說話,我心裡五味雜陳,還有父子感情嗎?還有親情嗎?

父親在他走後的一個禮拜去世了,我們打電話通知他回家,回來後開始商量辦事,就這樣草草把父親安葬了,在我心裡一直很遺憾,為什麼不能留在家裡多陪陪他呢?這是彌留之際啊,馬上就是陰陽相隔啊!為什麼不能給自己的爸爸最後一點安慰呢?錢難道真的這麼重要嗎?

這樣的事情我碰到了三次,每次都叫我傷心欲絕,我不知道什麼有親情重要,我不知道什麼比父子感情更深 ,哪怕一天掙一個億,我絕對不會捨棄我親愛的爸爸,我肯定會陪他,錢沒有了可以掙,沒有錢我們可以過簡單的生活,可以粗茶淡飯,爸爸沒有了那是一生的遺憾。

現在社會基本的親情,朋友感情,父子情,好像都被金錢吞噬了,我不敢想象,但我一直堅信,我對任何人都會傾注所有的感情,親情沒有了什麼都會消失,大家好,我叫王萬海,謝謝大家


大海傳媒


這話聽起來“大逆不道”,但也透著深深地無奈和悲涼!



1、怎麼一回事?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猜測出事情的大致情形:父親病危,家屬通知正在上班的兒子,說“你爸爸不行了,快回來吧”,兒子就請了七天假,心想處理完父親的喪事。但是,回來後五六天了,父親儘管病重,但一直沒嚥氣,心裡著急,就說出“你到底死不死”這樣看似“大逆不道”的話來。


2、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我相信,孩子都是有孝心的,也不想說出這樣的話。現在,年輕人生存壓力大,工作難找,請假超假會給領導留下不好印象,說不定被炒魷魚也未可定。

工作緊張的單位領導最煩有人請長假(超過三天),有人請假,意味著工作沒人做或者工作秩序被打亂。所以很多單位扣款很重,有些公司,一天工資100,請假一天扣200,超假還要多扣,為的是保證正常工作秩序。

基於上面原因,此年輕人本來請假7天就是特許了,哪知道7天快完了父親還沒去世,想著工作崗位,想著大筆的扣款,心理著急,因而說出這樣“沒良心”的話來。



3、制度還需人性

這件事暴露了考勤制度的固化,象這樣的特殊情況,我覺得應該可以理解,可以更人性一些,多批一些假。

當然,對於超假也必須嚴格限制,防止藉故超假。這時候需要的是每天的一些證明,比如一些視頻和圖片,來消除管理者的誤解。



4、結語

養老送終”,這是風俗習慣。老人瀕臨去世,兒子肯定應該在前盡孝,倘若某些制度跟風俗有衝突,還是應該風俗為主,這樣做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大家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致力公平,一貫直言,你若認同,歡迎關注+轉發+評論!


文軒閣


說實話,有書君在看到這樣的問題時,內心深處湧出的是無限的悲涼。


01 從客觀條件來看

現在已經不是“父母在不遠游”的古時候了,交通發達讓天涯般的距離拉近為咫尺,通訊的便捷讓信息幾乎實現了實時傳輸,所以現在與父母分隔兩地甚至為了工作遠赴千里之外的大有人在。

做子女的為了工作和生活,不能時時承歡膝下、對父母盡孝,也是不能忽略的現實問題。父母病危,做兒女的即使再遠再難也會盡量選擇在跟前侍奉,免得以後後悔,再沒有彌補的機會。

而現今社會,競爭壓力大,長時間的請假陪伴必然對子女的工作造成很大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


02 從主觀態度來看

可是能在父親病危的時候因為只請了7天假就問父親死不死的兒子,相信是極少有的吧,哪怕他有再不得已的苦衷,有書君都在私心裡認為,這樣的兒子,良心都被狗吃了,或者那心的黑暗腐壞連狗都不吃!

有書君認為,如果他的工作真的重要到離開他就停滯,就影響國家建設、百姓生計、團隊榮譽、工廠生產,那麼他可以選擇和家人或父親說明情況,爭得他們的支持與諒解,然後去赴工作崗位,相信生命垂危的父親也定然不會橫加阻攔,最多也就是落個“忠孝不能兩全”罷了。

可他既然能請下7天假,也沒選擇和親戚朋友說明情況,是不是可以側面證明這個工作離開他也能正常運轉,實際上他缺少離開父親奔赴崗位的冠冕堂皇的藉口,卻又覺得超假耽誤工作收入,或者怕親友指責不為父親臨終盡孝,於是欺負已經病危的父親,竟然還能問出“你到底死不死”的話來,照說文明人不該罵人是吧,但你說這到底算不算個畜生行徑。

就照他這個邏輯,那父親是不是該在見到兒子的那一天就明目,就該了無遺憾地駕鶴西去了,然後留給他足夠的時間給父親操辦喪事,裝一裝孝子賢孫,哭他個死去活來,給親戚朋友、領導同事留一個孝順孩子的完美印象呢!


03 總結一句話

有書君覺得,中國五千年文明,淘汰了不少不合時宜的愚昧認知,但這個“孝”字是萬萬丟棄不得的。孝是什麼,是兒子把老子頂在頭上,要順、要尊、要敬。孝這件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天知地知父母知,就已經足夠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故事也許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很殘酷也很心酸的故事。養兒為防老,可是真的當你老了兒子真的好好的陪在身邊嗎?這個問號是很多人心中的問號,但是有的時候現實卻是無奈的。養一個孩子確實很不容易,如果僅僅為了防老而養孩子顯然是不合適的,畢竟現在是快節奏的社會,很多年輕人特別是中年人都特別忙。巨大的生活壓力讓很多中年人顯得有點無奈。

其實金錢真的不是萬能的,不要為了金錢而無視陪伴老人的機會,畢竟很快就陰陽相隔了,再想陪伴也沒有機會了。工作離開每個人都可以轉,只要情況不是特別緊急,在老人病危的時候,還是要耐心的陪伴。在父親病危時,說只請了7天假,說出那樣難聽的話,還是讓人感覺心酸的。畢竟父子之情顯得那麼淡薄,讓人感覺心很痛。

金錢有的時候會讓人忘記了一切,有的單位也是缺乏基本的人情味,在生老病死這樣的特殊時刻還不給放假。高房價、高房租、孩子養育成本高,確實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很大,但是不能因為這些而忽視了一些基本的親情。養兒為防老是樸素的觀念,雖然現代社會已經不少老人不需要孩子在金錢上給予多大幫助,但是精神上還是很希望孩子陪伴的。真心希望不要因為金錢而忽視親情,也不希望單位以忙為理由拒絕員工請假。


深度軍備


這是一道關乎倫理道德的題目,如果真像這位不孝子對父親說這樣的話,那真是不佩做人!相信那位病危的老人活活會被這樣的逆子氣死,這回可能真如了兒子的願了。

如果憑良心想想,這位父親當年在兒子小時候,生病的時候,不聞不問,甚至只顧著自己上班,這兒子作何感想?是不是病痛之中非常痛恨父親?可是對任何一位父親來講,寧願放下工作,也要守在兒子身邊,這就是父愛,為了孩子可以放下一切。

然而這位可憐的老人,哪裡會想到含辛茹苦養大成人的兒子,在自己病危時竟然盼著父親早死,好馬上處理後世,從而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如果我是這位不孝子的上司,我知道他竟然是這樣的德性,我不開除他才怪,真是喪盡天良。

中華民族自古至今都一直特別講究孝道,尤其是臨終關懷,因為這是做人倫理的必須!父親養你小,你要養父親老,而現在很多年輕一代,卻把老父老母當成了負擔,罪過啊罪過。


韓國成老師


我是父母養的獨子,前六年一月我年邁八旬的,父親支氣管炎病臥在床,我在家守了兩個月,請醫生為父親治療,陪伴著父親直到他去世前三年我八十四歲的母親摔傷在床我服侍照顧她一年半,直到去世。兩位老人說,你掙錢去我不要緊的,我想金錢有親情重要嗎?古話講得對:父母老了莫遠行,是有道理的。我父母年歲大了,我在周邊務工是不出遠門的,老人們年紀大了,看著好好的很健康,要生病在一時,如果遠離了父母,父母病倒了連請醫生照顧他的人都沒有能行嗎?我身邊就出現了許多子女而離開父母,父母去世無人知曉的事。何老爹二個兒子,小兒子在外工作,二兒子和父母不是住在一個莊子,兩個八十歲的父母住在老房子裡,離二兒子家約半里路,前五年春的一個晚上,父親發病在家中跌死了,母親高壓血也不知道老伴跌了,第二天二兒子來了,端開大門父親已死了。前三年我這裡也發生了一件事,年邁八旬的陳姓老人往在離兒子家約半華里的村莊,兒子在開發區建了房子,他父親幹活單獨吃住在老莊子裡,有一天下午幹活晚上發病死了,開發區的兒子第三天才發現。父母老了作為子女就不應該離開父母。我對有些子女以掙錢為藉口,不照顧父母的做法不贊同。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母親,在兒子考上大學後,留下十萬元存款,然後跳河自殺,跳河的原因是她在兩個月之前,查出自己患絕症。

與本標題行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看了人性的昇華,與母愛的偉大。

當看到評論區裡有很多人為兒子開脫時,我有一種崩潰的感覺,我想問這位兒子,當你小時侯生病,哪怕一個月或一年兩年,你的父母是否放棄過。難道你生病不會影響他的工作和前途嗎?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擔心會丟了工作?你請七天假,你父親就必須在七天之內死去?不死就你父親的錯?你盼著父親早死,何必請假,讓他自生自滅,豈不更省事。

父親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你的孩子正看著你,子欲孝,而親不待,不要為眼前幾張可憐的鈔票,而喪失了人性,失去的金錢,可以掙回來,而你今天的這份愧疚,今生也無法彌補。


陳老七12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了解一下有關資料:

老人病危,在外打工的兒子請了七天的假回來,可二、三天過去了,老人並沒去世。老人的兒子就對老人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

老人對老伴說:“現在的孩子都壓力大,我反正沒幾天了,早點走,兒子好回去好好上班。”老人讓老伴幫忙找來繩子,用繩子掛在雙人床上層,艱難的完成自殺了。老人的兒子在七天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去了。

上述這件事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這信息在網上發佈,那是罵聲一片。看了有關文章以及網友們的評論,我有點不同的看法:

1、網上信息的來源。網上有說是有人為了研究農民自殺現象,到農村調查,通過村民的口述得知。那麼村民是怎麼知道的呢?

2、老人病危,老人的兒子請了七天假回家。也許是老人認為自己馬上要死了,所以讓兒子回家給他“送終”。他兒子以為老人真得會馬上死,就只請了七天假,預估可以辦完喪事再回城。聽說老人臨死前都能感覺到自己馬上要死了,非常準。我小時候有一天晚上,聽見住隔壁的老人對她女兒說:“快醒來,媽要死了”。結果,沒幾分鐘後,就聽到她女兒嚎啕大哭。關於這樣神奇的事也聽別人說過不少。所以老人把兒子叫回來,應該覺得自己會在一天內去世。兒子能在父親去世前請假趕回來,要說父子關係很差,我不相信。

3、老人估計錯誤,兒子發飆,對父親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對於這點,我覺得有可能是別人轉述的時候,被理解錯了。我們這裡有句方言和“你到底死不死?”發音很接近,但意思完全不同,這句方言的意思是“你到底會不會死?”,把這句話和後面的話連起來,雖然還是不合適,但也沒有別人理解的那樣過分。“你到底會不會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這話應該是埋怨老人把他叫回來早了,遠沒到馬上嚥氣的程度。這和別人理解的希望老人快點死的意思差太多了。老人和他老伴不太可能會這樣說出去啊?難道當時有外人在場?

4、老人對老伴說的話說明他能體諒兒子,並沒有怨恨,還很替兒子著想。如果兒子真說了很無情的話,希望他快死,農村裡的老人真沒有那麼大度會說這番話。

5、老人讓老伴幫忙找繩子,然後艱難的自殺了。不覺得別人描述的這段很有問題嗎?幫忙找繩子?看著老人自殺?協助家人自殺,看著家人死不施救,這難道沒犯罪嗎?怎麼沒一個人質疑呢?我的理解是這段描述不是事實,就算是事實,老人的老伴還會說出去?

6、老人兒子為老人辦完喪事,回城打工去了。按理這沒什麼問題,可有媒體就怕網友們不夠憤怒,描述為“心滿意足地回城打工去了。”就算父子有仇,也不至於會感到“心滿意足”吧?

綜上所述,老人和老伴比較疼愛自己的兒子,不太可能說兒子壞話,我更傾向是別人根據老人兒子只請七天假,老人自殺,老人兒子為老人辦完喪事剛好在七天的假期內完成等事實,自動腦補而產生的繪聲繪色的描述。

以上僅為我的個人觀點,說出一種相對比較合乎情理的可能性,畢竟外人不可能知道每一個細節,只能根據事實推斷。如有網友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探討。


迷失者樂園


這張照片上的老人是我婆婆,今年的元旦去世的,享年九十一歲,婆婆一生挺不容易,公公去世的早婆婆養育了5男5女,並且都把他們養大成人了,我和老公從訂婚之後就開始給婆婆送撫養費一直到婆婆去世我不管其他子女怎麼樣,其他子女不贍養我也不在乎我和老公養了婆婆30年,30年裡我們從不間斷,即使當我們15年前買房子的時候,手裡空了錢緊張,我婆婆過生日我上孃家借了600元錢給婆婆送去。婆婆老了老年痴呆了,接著健康狀況開始滑坡了,在她生命的最後1個多月的時間裡,醫院已經不收了,處於植物人狀態,靠大伯哥給她注射幾百元的營養針維持生命,一沒有呼吸了,就打電話叫我們去回家告別,等大伯哥搶救過來了再讓我們回去,這種情況發生了三次之後婆婆終於在2018年1月1日,晚上九點半去世了,經過這三次反覆的告別之後,經不起折騰的我終於看完老人的遺體後,我的十多年未復發的心臟病發作了,要不是大伯哥帶著搶救藥給我吃了,我可能也隨老人去了,處理完後事我心臟病、抑鬱症都復發了在家修養了4個月,可是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因為老人多活了一天,我們的喪葬費也沒了,濟南市公務員的親人去世後發的喪葬費正好從2018年1月1日取消!可是我們對這些都不在乎,只要老人能多活一天,雖然是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我們心裡也感到欣慰!當老公的領導們來奔喪的時候,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給他們領導們解釋說我婆婆的生命力很頑強,跟病魔鬥爭期間,害得老公請了三次假,這讓工作狂老公心裡很不得勁。總之我和老公在對待老人方面問心無愧,最後給老人風風光光地發的喜喪,因為老公為人好,他們大隊的各個部門都派代表來了,讓我和老公都激動萬分,至今我和老公只是想念婆婆但是我們沒有一點愧疚,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贍養她給老人家體面的送終!







快樂公主79984791


是人性的悲哀還是社會的悲哀,能說出這種話來,絕對算是個冷血兒子。病危的父親挺過七天都沒事兒,為什麼不希望他能好起來呢?還是已經放棄治療了,一幫好兒孫們就在那兒等著盼著,那種場面想想都心涼,每天早起一看還有氣兒啊?很失望是吧?不知道這些天老人是靠什麼支撐著,是咽不下這口氣嗎?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到時候真的是身不由己,誰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會是個什麼狀況,咱們只能現在多積德,給兒女們做個榜樣。這應該不是個個例,只是很多人心裡會這麼想,很少有人說出來。這裡面的潛臺詞應該是:這七天我得少辦了多少事兒,少接見了多少個客戶,少談了多少個生意,少賺了多少錢……件件都是大事兒,件件都比親爹重要。這些人往往還都是被人羨慕的對象,這家兒子多有本事……多好的兒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