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檢察機關這筆司法救助金穿越了3000公里

暖心!检察机关这笔司法救助金穿越了3000公里

《人民日報》版面截圖

暖心!检察机关这笔司法救助金穿越了3000公里

“謝謝!謝謝!”前不久,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檢察院遠程視頻接訪室裡,一名中年男子衝著屏幕不住道謝。他叫小友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這是浙江樂清市檢察院首次運用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向被害人家屬發放司法救助金的現場。經過核對詢問,這筆司法救助金歷經近3000公里跋涉,在浙滇兩省三級檢察機關的通力合作下,最終送到他手中。

暖心!检察机关这笔司法救助金穿越了3000公里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2017年12月,小友社年僅16歲、跟隨母親在樂清打工的小兒子餘某,乘坐朋友小鄧(未成年人)駕駛的摩托車,因小鄧酒後駕駛與停放在路邊的卡車相撞,造成交通事故,餘某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8年3月,小鄧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送樂清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未成年人檢察部檢察官在審查這起案件時,發現被害人餘某家境困難,且犯罪嫌疑人也未進行賠償,便將該線索移送至有司法救助職能的控告申訴部。

控申部的檢察官向當地政府部門瞭解了小友社家的情況,發現他家經濟十分困難,難以負擔喪葬費用。小鄧家裡也很困難,2.4萬元賠償款一直沒有付清。檢察官認為小友社夫婦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條件,決定幫助他進行申請。3月26日,小友社夫婦來信向樂清市檢察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請。檢察機關很快決定,給予小友社夫婦2萬元司法救助金。

可這時卻出現一個難題:發放司法救助金需要當場履行一些手續,但是讓小友社夫婦從雲南趕來,這路費又是一大筆開銷。

暖心!检察机关这笔司法救助金穿越了3000公里

如何才能把這筆司法救助金送到小友社手中?檢察官想到了遠程視頻接訪系統。這套系統本來是為了方便群眾控告、申訴而設置的,已經實現了全國檢察機關的互聯互通。通過這套系統,樂清市檢察院可以與怒江州檢察院視頻連線,讓小友社夫婦在當地就可以接受司法救助金的核實與發放。

在最高檢技術部門牽頭下,通過兩省三級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樂清市檢察院檢察官通過視頻連線,向救助申請人小友社當場宣佈了《司法救助決定書》,怒江州檢察院幫助核實了救助申請人小友社的身份、賬戶等信息,小友社在《司法救助金髮放登記表》等文書、單據上簽字捺印,這筆異地救助金髮放工作順利完成。

近年來,最高檢不斷強化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提高檢察機關人權司法保護和民生司法保障工作水平。2017年,全國檢察機關對5.1萬名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供了司法救助,共發放救助金4.3億元。

今年4月至12月,最高檢統一開展了“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項活動。最高檢強調,專項活動按照《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明確的救助對象範圍,全面開展救助工作,並將貧困戶、軍人軍屬、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等四類人群作為重點救助對象,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積極予以救助。各級檢察機關要為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提供有效司法救助,更好地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最高檢特別強調,在專項活動開展中,基層是重點,要充分發揮基層檢察院作用,形成響應及時、工作有力的司法救助體系;首辦是關鍵,要把群眾的救助訴求解決在基層,解決在首次辦理環節;公正是根本,要準確把握救助範圍、救助標準和救助條件,做到公平、公正、及時、合理救助;規範是保證,要根據所辦案件和救助對象的具體情況,按照規定的對象範圍、標準、條件和程序等審查決定。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將依託國家司法救助職能和平臺,做好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切實做到“應救盡救”“應救即救”,優化救助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