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 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背云,寓意"一元复始",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三串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总和为30天。“纪念”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两串在右一串在左为女。

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由于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凡皇帝、后妃、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皇帝所赏赐的物品。朝珠是清朝礼服上特有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是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封建王朝等级制度的体现。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其他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

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 清香木雕罗汉朝珠参考价:RMB 280,000-380,000尺寸:长 83

朝珠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琥珀、蜜蜡等世界珍物制作,一般以光素的形态出现,着意表现其材质。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或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清朝统治者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东珠朝珠均属僭越犯上,这也是为何东珠朝珠存世稀少的原因。除东珠朝珠外,皇帝在不同场合佩戴的朝珠也不同,如:皇帝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绿松石珠,均明黄绦。

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 清乾隆御制东珠朝珠参考价:RMB 2,800,000-3,600,000尺寸

此外,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这可以说是皇上对不同官职的不同恩赐。

朝珠是属藏族文化类珠子衍化而来,也融入了中原文化。朝珠多以各种特异珍贵材料制作,既显珍惜名贵,又有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属收藏佳品。但目前朝珠收藏属于冷门收藏,收藏人群都远不如邮币卡等小物件的收藏人群多。

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 琥珀朝珠参考价:RMB 45,000-65,000尺寸:长78 cm.

但近年来,古代珠子收藏逐渐升温。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串清代御制朝珠以6786万港元成交,这无疑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光;到2013年,拍卖市场上成功拍出3件百万以上的朝珠,这无疑说明了藏家开始关注这块"价值洼地"。

清朝顶级佩饰“朝珠”背后严格的等级制度

北京保利2009年春拍清乾隆珊瑚刻六字真言朝珠尺寸:长73 cm.成交价:人民币1,456,000

收藏朝珠除了要关注原料、工艺,区分御制还是民制,更要注意是否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由各种珍贵宝石制作的朝族固然价值不菲,若有丰富的历史意义更是无形的增加"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