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最近一段时间,西安下了几场大雨,在提醒人们入秋了的同时,也给过去一阵燥热的天气带来了几分凉爽,而这份凉爽终结于我和同事小王的一段对话。

“哥,我给你说,这一大早上的真是能把人给憋屈死。”

“看你这一头汗,不就迟个到么,还能把你咋憋屈了。”

“不是,我给你说,早上那会我正要过个绿灯,旁边突然冲出来一个人,我刚把车刹住,后车直接撞我屁股上了,撞完直接下车骂我不会开车,问题也不是我的错啊,我回头正要找闯红灯那正主出来说两句呢,人家反而还骂骂咧咧的在那给我讲车要让人,骂完直接就跑了,你说我这两头受气,车还拿去修了,咋能不憋屈?”

“那把他叫回来啊,这肯定是闯红灯的责任么。”

“找怂呢,人家又不用守着车,骂完我直接走了,哪找得着?一大早遇到这种哈怂,真晦气!”

听完小王这一通抱怨,我打趣的说:“别憋屈了,人家电影《闻香识女人》里弗兰克也给查理说过,每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从不走,因为太艰难了。你看,人家说不定也被这样的货折腾过呢。

说完,我和小王一起哈哈大笑。

城市新名片

曾经的西安,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深谙游击战的要义——“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否则在滚滚车流中,想找到愿意缓行让你先通过的有爱司机,难度不亚于在革命公园相亲角找到心仪的姑娘。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在这种背景下,去年的5月12日,为了规范行人、非机动车安全通过斑马线、路口, “车让人”的改革出现在了西安市民的视野当中,可以说,西安车让人推行至今,前期在管罚结合的手段促进下,车让人的概念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各个车主的习惯当中,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也成了西安对外的新名片之一。

同时,在车让人推行近一年时,市统计局于开展了文明出行调查,对居住在西安半年以上、年龄为16到70周岁的803位城市居民进行了电话访问。

调查结果显示,知道‘车让人’行动的受访市民占到93.6%,其中31-4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知晓率最高,达97.2%,说明“ “车让人”行动成效显著。

调查中,83.0%的受访市民认为“车让人”行动以来我市的交通秩序有好转,其中:31.9%的受访者认为“有明显好转”, 51.1%的受访者认为“有所好转”。

似乎,一切都在变好。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我守规我吃亏

在文明交通出行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一则新闻让推行车让人获赞无数的西安,又站在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当中。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对这种现象,也有人总结为新一代的中国式过马路:急啥急,不知道让着我?

《芳华》里面有句台词,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而过过苦日子的人,最懂得应该和谁分享。

曾经被指责毫无公德、自私利己不让人的车主,已经跟着城市向前的脚步焕然一新,成为所有外地游客来到西安后,感知西安城市形象的第一道关口。

而那些曾经指责他们的人,作为这种改变的观察者和受益者,反倒是像被宠坏了的孩子,在旁人的照料下,变的是非不分、无理取闹。

尤其是在车让人实行之后,行人的走路速度像是突然被放缓了好几倍,高峰期导致车辆在路口堵了3、4个灯时都过不去的事情,想必大多数车主都深有体会。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由此,网上也有了许多关于车让人的段子:普及一下知识大家注意了!经过斑马线时,千万让行人先走,他不先走,你就喊他先走,如果他就是不走,你下车把他背过去再走!如果背不动建议以后车上备带轮椅,用轮椅推他过去你再走!

讲完这个段子,我和小王又是会心一笑,但段子终究是段子,没有谁希望它发生在生活之中,对于小王们来说,只希望他能通过现在的笑声去品尝那些生活的不如意,说不定能尝出甜味呢?

当然,也一定要对那些曾经指责车不让人,而今享受便利却同样不顾他人的个别人说一句话:终于,你变成了曾经你最讨厌的样子。

要知道,查理也对弗兰克说过,有些事你就是不能做。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芹菜新媒体出品

合作 @ 13299133750

法律顾问:陕西智晖律师事务所笪祖明律师

西安车让人 不是车让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