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封號區塊鏈大V,給交易所野蠻生長澆了一盆冷水

數字貨幣交易所,憑藉一招“交易挖礦”完美實現了鹹魚翻身的夢想。加上Fcoin的一夜爆紅,大小數字貨幣交易所紛紛效仿,短期內湧現出上萬中數字貨幣,上千家交易所。為了能吸引用戶流量,實現短期爆發增長,先不說平臺技術水平、項目質量高低,對外宣傳,包裝粉飾卻一家比一家做得到位。

騰訊封號區塊鏈大V,給交易所野蠻生長澆了一盆冷水

更有甚者,謠言詆譭,踩低別人抬高自己,各種幣圈大佬的撕×醜聞更讓人跌破眼鏡。之所以,數字貨幣交易所有機會憑一家之言,製造廣泛影響大眾的言論,很大原因要“感謝”區塊鏈界的公眾號大V們。

然而,廣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在8月21日晚間,騰訊首先從區塊鏈大V入手,金色財經、幣世界快訊服務、大炮評級、tokenclub、比特吳、貨幣資訊等公眾號皆被永久封停賬號,責令屏蔽所有發佈內容。目前看來,金色財經只有微信公眾號被封,網站、小程序仍正常使用。

此次區塊鏈大V遭遇封號的原因是,這些公眾號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

早在2014年網信辦發佈的《暫行規定》中就指出,即時通訊工具服務提供者有義務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並且及時處理公眾舉報的違法和不良信息。此次騰訊接到用戶投訴,經過平臺審核後發現,這些公眾號中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而國家曾明令禁止ICO項目活動,這些極具影響力的公眾號頂風作案,無非是受利益驅使,有些完全成了交易所上新宣傳的口舌。

到這裡,不得不再回到交易所野蠻生長的問題上。首先,交易所門檻低,面對暴利誘惑,行裡行外人紛紛入場,狼多肉少,必然加劇競爭;其次,平臺同質化嚴重,硬追求項目差異化,項目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甚至挑戰法律底線,公然宣傳ICO項目。

由此,本身自帶精準用戶群體的公眾號大V,就成了眾多交易所造勢宣傳的目標。但是,公眾號無法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於宣傳對象沒有深入研究、瞭解,劣質項目趁虛而入,利用誘導、誇大介紹,將風險完全轉嫁給讀者。原本靠著平臺資訊權威慕名而來的粉絲,卻無故成了犧牲者。

反過來看,公眾號大V的“亂象”實際上正是幣圈兒“亂象”的縮影,平臺監管不足,項目劣質,惡意競爭都是眾人心知肚明的問題。

騰訊這一次“肅清”活動,打斷了劣質交易所妄圖憑藉宣傳造勢,迅速躥紅的部分渠道。但是從根本就上看,儘快通過“優勝劣汰”催生優質、安全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才是市場自我淨化的最終目的。

以ICO私募為例,國家已有命令規定,禁止任何ICO項目,卻還有項目受暴利驅使,以身試法,可以說,目前80%左右交易所多少存在ICO成分。

目前能夠做到無ICO私募的平臺有99top交易所(www.99.top),在交易平臺缺乏監管政策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做到複合國家規定已是朝著更美好未來邁進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