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中心城區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商丘市中心城區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5月21日,記者來到雪苑路農貿市場,這家升級版的農貿市場給人“高大上”的感覺,琳琅滿目的菜品、乾淨整潔的環境堪比超市,吸引很多市民前來購物。 本報記者 邢棟 攝

商丘市中心城區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我在這一片生活20多年了,買菜最喜歡到菜市場,原來這裡是那種簡易的大棚,經常是一腳水一腳泥的,還有特別大的氣味,現在修建的菜市場跟超市差不多,不但環境整潔,菜品還豐富。”5月21日,在民主西路萬嘉鮮農貿市場,市民劉雲以逛菜市場開啟了一天的日常活動。

據瞭解,自2016年開始,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區建市補、屬地管理”和“依法治理、疏堵結合”的原則,我市在中心城區開始興建小規模、大批量的小型農貿市場、小型停車市場和精品小吃市場(街),通過“三場”建設破解城市管理難題,變城市管理為城市服務管理。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共投入資金約6.04億元,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29座便民農貿市場,建築面積約18.02萬平方米;建設並投入使用13座停車場,建築面積30.8萬平方米;建設並投入運營特色小吃市場(街)3個,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此外,市政府每年還拿出500萬元獎勵資金,鼓勵、吸納社會資本進入“三場”建設。

以農貿市場建設為例,曾經隨處可見的馬路市場不見了,出行早高峰不再擁堵;改建新建的農貿市場選址科學、環境整潔、硬件設施齊全,讓逛菜市場變成了一種享受。多年前,梁園區青年路、健康路是兩個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每到早高峰,小攤小販堵路,附近居民難以通行,隨處可見的果皮菜葉更是影響市容環境衛生。2016年,梁園區花大力氣取締馬路市場,當年即新建、改建農貿市場7座。

近年來,我市城區南部新建了許多小區,由於城市生活配套設施還不完備,很多居民面臨著“買菜難”的問題。2016年以來,針對這一問題,睢陽區、示範區的相關部門通過合理佈局,新增了10多座農貿市場,如歸德農貿市場、雪苑路農貿市場、吳河菜市場等,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力爭為市民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這兩年,城區經營秩序的好轉,與農貿市場的建設息息相關。市城管部門與社會投資方談判時,明確要求他們對自產自銷的農戶提供免費經營場所,各區在農貿市場拿出一部分比例的攤位,解決農民進城‘賣菜難’的問題,這一舉措收到了社會資本方的認可和積極響應。”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科長劉丹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多,停車難問題逐漸加劇。記者從市城管局瞭解到,由於老城區土地資源的高度緊缺,目前我市的停車場建設大部分佈局於新城區或景區。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建設並投入使用高鐵停車場、應天公園停車場、華商廣場停車場等13座停車場,建築面積約30.8萬平方米。“但由於私家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老城區的停車難問題在這兩年並未得到明顯的緩解,從目前情況看,立體停車場的建設勢在必行,目前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劉丹告訴記者。另外,市城管部門正在與交通管理部門及三區對接,對全市6米寬以上道路進行摸底統計,計劃新增一批路面停車位。(記者 司鶴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