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民国画事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已交由专业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阅读类App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以法律手段起诉。

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有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林风眠的人生,就足够跌宕,这些传奇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让他的艺术,都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忧郁色彩,就像常玉一样,甚至连画花,画仕女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忧郁地让人心疼。

林风眠一生最大的忧郁,都来自女性,首先,是他的母亲。

年幼时,林风眠特别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他总求母亲带他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染料。后来母亲受不了丈夫和婆婆的苛待,和染坊老板私奔,未遂,被村里人抓起来毒打。

母亲被打的浑身是血,林风眠只有6岁,他哭喊着拿起菜刀,要保护妈妈。

人们把他抱走,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妈妈的面。后来,林风眠总觉得,是自己的错,如果他不去染坊,母亲就不会认识老板,就不会被打。

原生家庭的阴影,让林风眠愈发沉默寡言,只能在画中寻找安慰。

他曾以为他不配拥有幸福,画里也尽是沉重的色调,可没想到在法国留学,不仅触摸到了西方绘画的真谛,更遇到了自己的初恋罗达,拥有了一段浪漫、热烈的爱情。

那段时间,他是幸福的,他的画里,也多了柔和明亮的色彩。

可就在他满心期待未来时,现实的沉重一击,又让他跌回痛苦的深渊。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林风眠中学毕业那年,收到同学林文铮的来信,问他,现在有机会到法国勤工俭学,你去不去?林风眠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去了法国。

真正到了巴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好,就有多贵。

要交学费,要买画材,要吃饭,要租房,睁眼闭眼都要钱。

那时候,巴黎的中国留学生都挺穷,但穷也分层次。

像徐悲鸿,穷是穷,好歹有公费赞助。

但林风眠没有奖学金,他要干油漆工赚钱,不够就要靠亲戚接济,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接济常常不能按时到位。

在巴黎三年,即便省吃俭用,也是压力山大。为了省钱,林风眠就和同学们商量,要不就去隔壁德国吧。一战德国战败,经济差,什么都便宜。在巴黎只能勉强糊口的生活费,在德国会宽裕很多,能租好房、好车,还能看歌剧。

就这样,林风眠和铁哥们林文铮,还有学雕塑的李金发开始了德国的游学生活。

爱情,也在街角等待着他。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1923年,在法国学了三年绘画的林风眠(中)游学德国,与好友林文铮、李金发去柏林

说起来,就像是偶像剧的桥段。

林风眠在柏林兑换钱币时,遇到了一个德籍奥地利裔姑娘,叫艾丽丝·冯·罗达。

姑娘人美心善,热情大方,毕业于柏林大学化学系,却喜欢文学艺术,两人聊了几句,互生好感。

后来林风眠意识到,这大概就叫一见钟情。

爱情来了,什么都挡不住。林风眠德语差,但语言根本不是问题,俩人谈恋爱,主要沟通手段是靠翻字典,最后,还闪婚了!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林风眠与发妻冯·罗达

1924年初,林风眠带着罗达回到巴黎,夫妻二人在玫瑰别墅六号的一所公寓内,过起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像偶像剧一样浪漫,却总是在最好的时候,上演一幕反转。

结婚一年后,罗达怀孕生产,却不幸感染了产褥热,那时候没有抗生素,母子二人最后都不治身亡。

她,是林风眠心头的白月光

罗达是林风眠人生中的一抹亮色,温暖了他孤寂的内心。所以罗达的去世,相当于从幸福的顶峰,直接掉进生死离别的深渊,这对林风眠来讲,实在残忍。

林风眠几夜几夜睡不着,小时候,他看爷爷刻墓碑,如今他用学来的手艺,亲手为妻子罗达刻了一块石碑,将她葬在巴黎郊区。

回到家,空空荡荡,再也没有欢声笑语。思念和痛苦难以言喻,林风眠只能用画来表达。

于是,他画下这幅《思》。

画里有他优雅美丽的妻子,有他无尽的思念,和黯然的痛楚。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林风眠《思》

1920年代·纸本坦培拉·109×78 cm

签名:林风眠

出版:《人体美》上海光华书局 1929年增订版

估价:RMB 15,000,000 - 25,000,000

是爱妻的画像,也是林风眠心中女神的样子

画中的欧洲女性,五官立体,容颜美好,卷发乌黑浓密,慵懒地散落肩头。她仿佛刚进家门,踢掉脚上的白色高跟鞋,和束缚的外衣,想要靠在沙发上,小憩一会儿。

她单肘撑着靠垫,闭目养神,另一手随意搭在膝上,双腿盘叠在一起,丰腴的身材在白色衣裙下半隐半现。我仿佛闻到她周身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透着娴静、惬意。

如果不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光看这幅画,我并不会感到悲痛,也没有一丝情色意味,我只是觉得,她真的很优雅,很美丽。整幅画,让我感到很放松。

所以我想,画这幅画时,林风眠脑海中浮现的,或许不只是他日夜思念的现实中的罗达,而是他想象中的罗达——那是他理想中女性最美的样子。

其实对于林风眠笔下的女性,我们更熟悉的是他后期的仕女。

这幅女性写生作品,如此写实,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是非常罕见的。

当然这也不奇怪,画这幅画时,林风眠才刚刚接触西方绘画四五年,还处于早期的学习探索阶段。

所以在这幅画里,你可以看到,林风眠早期在巴黎第戎美术学院受到的影响。

当时的院长是杨西斯,擅长女性雕塑。而杨西斯的老师是马约尔,看一下马约尔的雕塑《地中海》,不难发现,林风眠的《思》,正是传承自两位大师的自然主义雕塑风格。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阿里斯蒂德· 马约尔 《地中海》 1902-1905年作

《思》采用马约尔雕塑中类似的三角形、对角线的构图,非常稳定,所以画面虽然静谧,但力度却没有减少。

以大面积的暗色背景作为衬托,明亮的光线打在女子身上,轮廓简练概括,细节少,更凸显肌理的光洁浑圆,女性体态独有的丰腴柔美,展露无遗。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后来,林风眠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他从导师柯罗蒙那里,加强了古典油画写实能力。所以他《思》中,对女性人体的造型和光影关系,都能把握得很准确。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费尔南德·柯罗蒙 《期待》 1924年作

《思》的色彩,同样细节少,明暗对比强烈,黑色作为大背景,突出主体肤色,白色的衣裙和高跟鞋相互呼应,蓝色的靠垫作为点缀,空间层次分明。

林风眠的初恋,像一片白月光丨画事

优美如一片白月光,照在观者的心房。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抽根烟冷静一下,猜猜这幅达芬奇能卖多少亿?丨画事

看完这些不说人话的艺术评论,感觉说都不会话了丨画事

他活了九十多岁,一心一意当了一辈子“花痴”|画事

这儿有一片拍卖的蓝海,最最适合捡漏!|画事

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有啥好?丨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