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匯:兒孫滿堂

王大娘有2個女兒,3個兒子。十年來,她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了。可是家境貧寒,別人家氣派的小洋樓早早把媳婦引進了門,她家六口人住在二十幾年前的老房子裡。

上門說親的不是沒有,那都是奔著水蔥樣水靈的兩個大女兒來的。為了兒子,王大娘要求,兩個女兒的彩禮必須在10萬元以上。經過反覆的挑選,反覆的談判,大女兒彩禮10萬,二女兒彩禮12萬,風風光光的都出嫁了。

有了這20多萬塊錢,加上家裡的積蓄和三個兒子打工的錢,陸陸續續的,三個媳婦也都娶進了門。

三對小夫妻,辛苦打拼,慢慢也都有了自己的房子。王大娘忙前忙後的奔波,再苦再累,也覺得開心。媳婦們雖對她不怎麼待見,倒也沒有像別家鬧的雞飛狗跳,刀兵相見。每每看到鄰家老太太傷痕累累,眼淚鼻涕一大把,哭訴兒子媳婦的不孝,她欣慰的想,自己這十幾年的辛苦值了。

三個兒媳競賽似的接二連三共生了六個孩子。王大娘剛把大孫子伺候會笑,二孫子就出生了。三個兒子家她輪番住著。洗衣,做飯,帶孩子,不得一刻空閒。鄉下除了種地,沒有什麼掙錢的營生,兒子們要出外幹活,掙錢養家。每家2個孩子,媳婦們也是手忙腳亂。王大娘就像個鐘點工,幹完了這家活,馬不停蹄的奔下一家。即便如此,三個媳婦還是埋怨她偷懶耍滑,幹活不賣力。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現在王家開枝散葉,王大娘也算兒孫滿堂,多子多福啊。王大娘常抱著孫子煞有介事地在人前顯擺。順帶誇獎兒子能幹,媳婦孝順,引得四鄰嘖嘖稱羨,誇她王大娘教子有方,持家有道。

隨著六個孩子逐漸長大,媳婦們一個接一個的全都出去打工了。王大娘也從帶兩個孩子到現在六個孩子。全村的青壯年勞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幼婦孺在家看門。像她王大娘,50多歲,已經算是年紀輕的了,不過她帶的孩子也比別人多。村裡到學校有六里地的土路,晴天還好,雨季泥濘難走。鎮子上的診所也在六七里之外,誰家老人孩子夜裡生了病,兩三家人幫著往鎮子上送。兒子們決定在鎮上租兩間房,讓孩子們到鎮上上學。王大娘不得已離開了熟悉的村子和鄉鄰。

六個孩子,3個上小學,1個上幼兒園,還有兩個年齡小,跟在王大娘身邊。每天一睜眼,院子裡熱鬧非凡,大的爭吵打鬧,小的啼哭亂叫。只有夜晚孩子們都進入夢鄉,王大娘發脹的腦袋才能清靜一會兒,身子散了架似地,躺下去好像再也起不來。

因為孩子的生活費,三兄弟爭吵不休。老大說老三的兩孩子小,照顧著麻煩,應該多出錢;老二說老大的孩子最大,吃的多,花錢也多,應該多出錢;老二說他兩閨女飯量小,文靜聽話,也好帶,他該少出。誰都覺得自己出錢多,誰都覺得吃了虧。拿著那少的可憐的生活費,王大娘精打細算,到月底還是所剩無幾。

兩個女兒很少來看望親孃。她們怨恨母親賣了女兒換媳婦,怨恨母親只顧孫子不管外孫。她們也想把孩子交給母親帶著,卻遭到王大娘的堅決拒絕。兒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女兒難道就不是?王大娘知道女兒們的心思,可她除了愧疚,無能為力。誰又知道王大娘心裡的苦?

二兒子打電話來,說媳婦又懷孕了,保不定這次就是個帶把的。不管怎麼著,也得給王家傳宗接代,留個後。兒子興奮的說:娘啊,您就擎等著抱孫子吧!

王大娘喏喏著掛了電話,說不出心裡什麼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