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乾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俗話說“文以載道”。這樣說來,“舞文弄墨”看上去是一件極其“高大上”的事情。不僅可以“舞弄”,還可以“載道”。似乎人間正道可以依靠“舞弄文字”了。然而,事實上,願意從事文字工作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如果說更進一步說,願意從事“寫材料”的人,那幾乎就是門可羅雀了。

“材料”是文字工作中獨特的細分專業

文字工作大約可包括文學創作、新聞報道以及“文字材料”罷。這都是面很廣的。文學創作可以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曲藝等等。新聞報道可以包括消息、評論、解讀、理論文章、報告文學等等。文字材料可以包括調研報告、領導講話、彙報材料、工作報告等等。可以看出,這裡面最難操作的便是所謂的“材料”。

“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幹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文學創作主要體現的是個人的思想境界,可以“文章千古秀”。新聞報道能夠真正出彩的不多,難操作的是“評論”和“深度解讀”,但一般具有時效性,流傳較深遠的可能是報告文學吧。但時效性更強的卻是所謂的“材料”。無論是上面說的哪種材料,都具有極強的時效性,比如彙報材料可能隔天就“過期”了。但“材料”卻是各單位和領導最重視的,也是最難操作的,同時還是流傳於世最少最少的。

“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幹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也就說,所謂的“材料”是一種極其特殊的細分產品,有相對固定的套路,且每時每刻都在開放式地創新發展著……知道這個難度了吧?也就是永無止盡,但還不能率性而為!說到底就是一種極特殊的話語體系,是與文學、網文尤其是口語體系是截然不同的路子。

“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幹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寫“材料”是極其艱苦的工作

寫過材料的人都知道,這工作跟寫一篇論文、寫一篇散文等等,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簡直可以用廢寢忘食、殫精竭慮、焚膏繼晷等等來形容。不僅需要加班連點,而且需要極其開闊的思路,還需要有極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極其精準的政策和方向把握。不僅需要極強的總結能力,而且還需要善於創造新詞彙,還需要高度凝練精準的安排部署。

說“苦”,可能是下午安排了,第二天就要用。

說“累”,可能是連續三天沒閤眼,結果出現了幾個錯別字。

說“難”,可能是你根本就不熟悉的領域卻需要操刀,可能是一氣呵成後被推倒重來。

“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幹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材料”是“深度思考”的結果

常用的文字就那麼幾個,但鐫繡成“詩歌”就能千古流芳,編織成“材料”就能妙筆昇華。

“材料”難寫,難就難在首先不能按個人喜好,必須得朝著某個固定方向去拓展。這個固定方向是因人因事因物而變化的。其次要吃透精神、胸有全局,既要弄懂“上”,也要結合“下”,不能講一堆“假話大話空話”。再者要有足夠豐富的知識閱歷,要典故頻出,要貫通曆史,要結合現狀,要面向未來。

“寫材料”苦大仇深,願意幹和能幹好的人越來越少嗎?

做到這些談何容易?說到底是一個“深度思考”的結果。深度思考談何容易?得有世界觀還得有方法論,既要堅持問題導向,還得抓住主要矛盾;既要分析癥結,還得拿出辦法;既要目標可行,還得著眼長遠……等等。

“寫材料”這麼難的工作,有誰願意幹呢?所以好多老同志們說,寫好一個材料,不次於開發一項科研成果。但前者往往是單打獨鬥,後者卻往往是通力合作。

不當之處,請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