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爲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一個朝代,版圖最小,勢力範圍最小,軍隊最沒有戰鬥力。因為宋代重文輕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怕武將造反,因為趙家的江山就是武將篡權得來的。所以在宋太祖之後,武官和軍隊都得不到皇帝的重視,甚至還會派文官去監督軍隊和武將。這樣一來軍隊是不會造反了,但是抵禦外族的侵略也沒有能力了。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宋朝走到北宋末年的時候,北方的金國開始強大起來。宋徽宗趙佶覺得自己已經不能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了,宣佈退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宋欽宗趙桓,自己躲起來當太上皇去了,把爛攤子交給自己的兒子打理了,這個也是史上最坑兒子的爹了。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宋欽宗趙桓登基後,改年號為靖康。靖康元年趙桓開始主持和金國的和談,想用議和的形式來化解這次危機。弱國無外交果然不錯,金國提出的議和條件宋朝是無法完成的,不是宋朝不想和,而是真的和不起。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靖康二年春,金兵攻陷了大宋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開封。新的和談開始了,已經成為俘虜的宋徽宗和宋欽宗這次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只要不殺他們要多少金銀都給,無條件的答應。結果金人來了個獅子大張口,開出了一個天價的賠款條件。金人發動戰爭無非就是想搶佔宋朝的金銀錢財和美女。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金人的條件是黃金1000萬錠,白銀2000萬錠,帛絹1000萬匹,年輕美女1500名。徽宗欽宗兩父子想都沒想全部都答應了下來,只要讓他們活命什麼都可以答應。接到這樣的清單宋朝的官員都懵了,這哪是索賠啊,這個是索命啊。沒有辦法砸鍋賣鐵也要湊啊,因為兩位皇帝都成了人質了。一時間整個汴梁城到處都是抄家搶錢,抓美女的官兵。這些官兵抵抗金兵沒有本事,欺負自己的百姓都是很有一套的。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經過了幾天的搜刮,一共湊到了16萬錠的黃金,200萬錠的白銀,奇珍異寶無數,古籍善本不計其數。但是離金人的要求還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時無恥的徽宗欽宗兩位皇帝為了活命開出了一個條件來祈求活命,就是可以增加美女的數量,我們大宋金銀一下子沒有這麼多,但是美女多啊,那美女來抵金銀也可以啊。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金人一看實在是榨不出太過的金銀,而搜刮到的其實已經很不少了,就答應了徽宗欽宗兩位皇帝的條件,用美女的體重來抵黃金和白銀的重量。這樣一來百姓們遭殃了,這個汴京城的年輕女性都被抓了起來。大宋的官員讓這些女人洗澡,梳洗打扮起來,這樣送給了金人。可是整個汴梁城的女人都搜刮來了還是沒有達到要求。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這時候徽宗欽宗兩個皇帝真的是沒招了,為了活命啊,算了吧,賣自己的老婆吧。提出用自己的嬪妃來充數,宋徽宗只留下自己原配妻子鄭皇后,宋欽宗只留下自己的老婆朱皇后,其餘的嬪妃都按重量抵給了金人,當然畢竟是皇帝的女人,不能和一般百姓家的女子一個價了,是按照等重的黃金來計量的。只可惜宋代不像唐代那樣以胖為美,嬪妃們並沒有多重,計算下來還是差的很多。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兩位皇帝到了這裡也不要什麼臉了,老婆都抵債了,還有什麼不敢給的,只要自己能活命什麼都能給,這樣一來,除了自己的嬪妃,所有皇室成員的女眷都送出去抵債吧。這樣一來,王爺的王妃,愛姬,皇帝的姐妹,女兒都成了抵債的對象了。這樣一來這個宋朝的皇室成員都成了金人的私有財產了。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靖康二年4月,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壓上囚車送往金國的首都上京,跟隨兩位皇帝一起上路的就是皇室成員,皇帝的女人、女眷,還有民間搶來的大量的美女,一共14000人之多。金銀珠寶,古玩字畫不計其數,一共裝了860多輛牛車。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金人一開始是準備佔領汴梁城的,因為兵力不足所以放棄了佔領,選擇了搶劫戰利品。金人在汴梁的兩個月時間內把整個京城洗劫一空。當時的京城有三四十萬戶人,人口百餘萬,等金人離開後整個汴梁城的年輕人不足一萬人,可以稱得上是一場浩劫。

史上最軟弱無能的朝代 皇帝淪為階下囚不能保護妻女 皇妃論斤賣

達到金國首都上京後,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姿色一般的宮女、女眷被送入浣衣局做苦力,辭色好一些的女人會被送入女樂院供金兵享樂。對於那些已經有了身孕的女人,要先強行墮胎,養好身體後再去服侍金人。

一個國家要想不被外族侵略一定要有強大的軍隊,否則只有當亡國奴的悲慘命運。今天正好是“七七事變”的紀念日,讓我們時刻牢記這些歷史時刻,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閱讀 4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