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這張看起來很有氣勢的青花獅球套組照片,

是一位和我們合作多年的銷售商拍攝的。

其實,

照片中的器物出品時間跨度很大,

想攢齊這一套差不多要一年多的時間,

非常不容易。

所以當看到這張照片時,

我們確實被震撼到了。

隨後便把它放在了一期推文裡,

結果是在那之後,

幾乎每天都有玩家來諮詢。

在交流過程中,

也發現真的有不少老朋友

在一件一件攢著覺山隱窯的作品,

這著實讓我們意外,

也讓我們很感動。

而細品這些玩家們攢成套的物件,

無一例外都是覺山隱窯的經典,

獅球、冰梅、山水等等。

有茶具、有文房、有賞器,

或者同款紋飾一一收藏。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以我們最熟悉的獅球紋為例,

覺山隱窯從創立之初,

獅球一直終是主打紋飾之一,

很受玩家喜愛。

而據我所知,

覺山老玩家幾乎都入手過我們的獅球器物,

似乎獅球也成了老玩家的標配。

除了大家對畫工的認可,

對獅球紋本身的喜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作為中國傳統吉祥題材,

獅紋歷史相當悠久,

自漢唐獅子由西域進貢中國,

獅子就為國人所好。

古人又喜歡把吉利的諧音字和動物聯繫起來,

“獅”與“師”諧音,

古代有“太師”“少師”這樣的大官,

獅紋就有了官運亨通、財源廣進的意思,

無論在日常使用,

還是在文人雅事,

畫有獅紋的器物很多。

“獅”又和“事”諧音,

很多人更喜歡把獅紋叫做“事事如意”紋,

圖個好彩頭好運勢。

大家相信獅紋預示著祥瑞,

會有喜事到來,

尤其獅球紋,

非常喜慶,

這也是玩家喜歡收藏獅球的重要原因吧。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而獅紋比其他紋飾,

看起來更有歷史積澱的厚重感,

主要是它作為裝飾的起源很早。

大約從唐代開始,

獅紋便在陶瓷匠人的手中傳承著,

也沒有因為改朝換代而斷檔,

只是隨著時代而有所變化。

直到清康熙時期,

獅紋繪畫技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覺山隱窯就一直以康熙獅紋為摹本,

即便會根據每件器型的不同,

對畫片構圖進行調整,

但神形始終保持著康熙的氣質。

用一位老朋友的話說,

覺山的獅子精氣神特別足,

雖然是“戲球”,

卻不失威武,

是康熙獅球紋的味道。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有了我們的堅持和大家的支持,

覺山隱窯獅球器物品種便越來越豐富,

玩家們就發現了一種使用和欣賞之外的樂趣,

開始“攢”著玩。

不僅是獅紋,

像上文提到的冰梅、山水,

這些有文化淵源、傳承有序,

又有美好寓意的經典紋飾,

老玩家各花入各眼,

都有收藏,

也確實很有收藏價值。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雖然能攢一套自己喜歡的物件非常有趣,

卻也非常難。

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緣分,

因為有的器物入窯很少,

很可能無緣遇到。

覺山隱窯不斷出新的同時,

很多經典也在不斷絕版停燒,

一旦錯過十分可惜。

您有喜歡的,

不如現在就把它攢起來吧。

當然,

如果您已經有成套器物,

或有獨到的見解和玩法,

期待能和我們一起鑑賞交流。

經典不可複製,不如把它攢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