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研究:超前消費的隱形貧困人口

消費者研究:超前消費的隱形貧困人口

“佛系青年”還言猶在耳,同齡人“拋棄”你也沒過多久,一個新的網絡詞彙又火了——“隱形貧困人口”。所謂“隱形的貧困人口”,大部分人月入一萬多,但在護膚、穿衣、飲食上毫不吝嗇——穿著3000塊的西裝,敷著100塊一片的面膜,吃著來自智利葡萄界的香奈兒,租著6500塊帶落地窗的大房子。所以,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在以節儉著稱的中國,以超前消費為主的“隱形貧困人口”讓一些人頗為擔心,甚至有經濟學家開始擔憂,一個高儲蓄的中國正在慢慢走向個人消費的高負債。這些論調,與十幾年前批評“月光族”的擔憂不謀而合。

不難看出,“隱形貧困人口”是慾望與享受交織的產物。而這,正是一些後現代文化評論家們一直所詬病的地方,以為過度的超前消費,讓世界被慾望所裹挾,消解了文化與深度。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的開篇就寫道:今天,在我們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富現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

丹尼爾·貝爾在其著作《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裡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不再與如何取得成就相關,而是與如何花錢,如何享受有關。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的需求早已不是溫飽。高檔的傢俱家電、進口嬰兒奶粉、名貴的化妝品、服裝成為現今人們的物質追求,成為自己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商品崇拜正成為消費社會的倫理和意識形態,深入人們的思想意識。

還記得那個相親時穿某國產品牌運動鞋,而被相親對象鄙視的理工男吧?從收入和消費來看,這個理工男肯定不是“隱形貧困人口”,而屬於現實生活中的“經濟適用男”,然而他的消費觀卻被狠狠羞辱了一番。

在一些人看來,消費背後隱藏著關於身份、品味、地位、自我認同的密碼。絕對不能穿國產大眾品牌,絕不能不認識國際一線品牌,絕不能吃沒有牛油果的減肥餐,絕不能假期在人山人海的國內景點瞎轉悠⋯⋯這是品味,更是凸顯階層歸屬的符號。具有類似消費觀的人,依靠這些“密碼”在人群中尋找同類。

“隱形貧困人口”的這種消費觀,與技術革新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全球化帶來的“副產品”。超前消費,一直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美聯儲去年發佈的《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中,(Report on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U.S. Households)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你突發意外(例如突發疾病需要支付醫療費用等)能否立即拿出400美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左右)的急救錢?

44%的美國人表示,拿不出這400美元。在這部分人中:45%的人表示將使用信用卡支付,但不得不逾期還款;27%的人表示完全無法承擔這筆錢;15%的人只能向親朋好友借錢。在美國,看病、買房子要貸款,甚至有些人買套餐具也要貸款。

美國人之所以敢花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美國在信貸系統發達,尤其是在信用卡方面的優惠極大刺激了美國人對信貸產品的使用。這其實與現在年輕人為何敢當“隱形貧困人口”背景類似。不可否認,是當下這股金融創新的勁頭鼓勵了年輕人,正是因為在消費領域有了芝麻信用、京東白條、各色小額消費貸,才“不動聲色”地推動了超前消費。

二是,美國人的養老體系、保險制度有保障,這也就讓敢消費的人,沒了什麼後顧之憂。資料顯示,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經歷200多年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形成了由聯邦政府退休金制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退休金計劃組成的三大支柱。半數的美國人,沒有通過儲蓄的方式預留養老金,主要依靠保險制度。

站在經濟的角度來看,“隱形貧困人口”似乎並不值得擔憂,只要有一些列配套的金融、養老、保險制度兜底即可。現在的年輕人享受到了這一波互聯網金融創新帶來的便利;下一步,只要養老與保險方面“給力”,別讓這些“隱形貧困人口”中老年時墜入“顯性貧困”即可。

然而,人類並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動物。

雖說每個人都有自由處置自己財產的權利,不過,有多少消費是源於從眾消費、盲目衝動、互相攀比,又有多少人在消費過後收穫了巨大的心理滿足感與獲得感,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