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新零售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改變,新的城市體驗將帶來怎樣的社會變化?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新零售帶來了“城市流”的變革,折射在空間上將會形成怎麼樣的互動?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隨著智慧城市的到來,城市規劃工作將有怎樣的新範式、新對策,以規劃適應未來的城市?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4月12日下午,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四樓報告廳濟濟一堂,市規劃局張勤局長、章建明副局長,局機關各處室、各規劃分局、編制中心、信息中心、展覽館、市規劃院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約百餘人聚集聆聽一場來自新時代的思想盛宴。講座由編制中心主任鄭斌全主持,銀泰商業CEO陳曉東、阿里巴巴集團資深總監汪濤以“新零售商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智慧城市”為主題給大家授課。

新零售正在提高供給鏈和供應鏈的效率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陳曉東用一組數據向在座各位打開了“新零售”的世界,他揭示了,線上線下的消費者目前疊合率其實很高,在杭州尤其明顯,這一人群疊合比例達到92%,居全國首位。新零售,旨在打通線上和線下的差距,互聯網接管的不是體驗,而是體驗式消費的決策過程。新零售至少帶來三波巨大的紅利:數字化是第一波,讓消費者和內容之間產生連接、互動,形成一個網絡化的結構,這與原來中心化、樹型結構有著根本性區別;供應鏈整合優化是第二波,這是針對貨品和內容的,由於國內原來在供給側和供應鏈的一側效率其實並不高,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以及人被數字化和網絡化,貨品和內容在供應鏈側的整合會帶來第二波紅利;最後是數據驅動智慧化,從而形成新制造,通過大數據精準集合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有針對性進行柔性化定製。

新零售帶來新業態選址,創新城市“流”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陳總指出在此背景下,品牌商、互聯網、零售商會得到高度的融合,商品零售類和服務體驗類會有不同的建設、選址需求,而隨之產生的物流、信息流、消費流也對城市的交互形式產生新的要求,這些改變對傳統城市規劃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模式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要求我們不斷優化不斷學習,適應時代發展。

未來城市的“一體兩面”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相比陳總描繪的一兩年後的當下,汪濤總監為大家描繪了未來智慧城市的圖景,他指出,在智慧城市模式下,城市將呈現“一體兩面”模式,“體”指城市實體,“兩面”一面是現實的一面,另一面是虛擬的一面,是實體城市的鏡像呈現。未來智慧城市將面臨多方面的問題:城市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海量數據的有效服務、海量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基於海量數據和算法做出有效的決策,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是進行有效城市治理的關鍵。

規劃人更要立足本質,擁抱未來

兩位行業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課、生動翔實的分析引發了與會領導和同志們的熱烈討論。行業之間的碰撞,激發了大家的無限思考。

新零售、智慧城市……未來已來,城市規劃如何迎接

最後,張勤局長指出,這次座談提供了新技術、新思維很好的交流平臺,也啟發了我們反思規劃本質。城市規劃的本質,就是安排未來的城市,謀劃更長遠的未來,所以,規劃要想得遠,看得遠,才能拿出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規劃。智慧城市的理念,與芒福德的“理想城市”不謀而合,面對新世界,這意味著規劃經驗的積累和發揮尤顯重要。規劃人更要堅守規劃本質,應對創新未來。

杭州處於改革開放、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的前沿,應以人為本,在對自然干預最少、對後代干預最少的前提下解決人的需求,編制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為人類的理想城市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