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年秋季起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在全國分步實施

新京報 王俊

[摘要

]2018年底完成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2019年上半年開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訓工作;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記者瞭解到,今年年初,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目前正在組織編寫修訂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

《意見》要求,2018年底完成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2019年上半年開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訓工作;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各個環節。

同時,《意見》對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提出具體時間點,要求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其中,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可以於2019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0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意見》提出,從2020年起,教育部將組織專業機構對各地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情況進行跟進指導和總結評估

鏈接

新課程中語文古詩文背誦篇數增至72篇

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

其中,語文課標的變化,一是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二是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

並且,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其中包括《論語》十二章、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赤壁賦、項脊軒志等文言文篇目。

外語科目方面,新課程要求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