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堤,土為土壩,是為對準,堤就為正對著水來方向的土壩,意為沿江河湖海修建的擋水構築物。在我國曆史上修築了眾多的堤壩,留下名字的也很多,但要說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白堤”“蘇堤”“范公堤”這三座分別由白居易、蘇軾、范仲淹主持修建的長堤了。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宋明時又稱孤山路、什錦塘,長約兩公里,現在是連接杭州市區與風景區的紐帶。白堤相傳為唐時白居易在杭州任職時為攔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但實際上白居易任職杭州之前白沙堤早已存在,而白居易也曾主持修建了一道長堤,但可惜早已不存,此外,白居易於此留下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的優美詩篇,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將此堤稱為白堤。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蘇堤,是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軾於杭州任知州時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構築並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長堤,為紀念蘇軾後人將這條南北長堤稱為蘇堤。蘇堤上游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六橋煙柳”元時就稱為“錢塘十景”之一,而“蘇堤春曉”在南宋時就被稱為“西湖十景”之首。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白堤、蘇堤為西湖的著名景點,其與明時所建的楊堤一起被稱為“西湖三堤”,之前均為疏浚西湖的水利工程,對當時當地農業開發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其水利工程的屬性雖然消失但其留下的自然、文化遺產卻深深讓後人為之傾倒。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范公堤,北宋時期范仲淹、胡令儀與張綸等主持修建的自呂四至阜寧長達290公里的捍海堰,後人為紀念范仲淹而將其稱為范公堤。范公堤沿唐宋時期蘇北海岸線修建,後隨著黃河奪淮入海,海岸線不斷向東延伸,范公堤大部已經深入內陸,但當時范公堤保護了沿海鹽戶、農戶的生存,范仲淹以實際行動實踐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念。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現在,范公堤已經不復存在,僅僅少數地方留有遺址,但范仲淹為蘇北沿海人民作出的貢獻卻不容忘記,當地人民也不會忘記。值得一提的是,204國道東臺段就以原范公堤改造而成,隨著社會的發展,204國道改建擴建,不少地段已經脫離了原址,但不少地方仍保存有范公堤殘段。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三條長堤,白堤蘇堤范公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