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发布上半年成绩单,中部地区强势崛起,吉林天津动力不足

各省市发布上半年成绩单,中部地区强势崛起,吉林天津动力不足

截至目前,除西藏与新疆外,所有省级区域都公布了上半年GDP增速。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汇总各地经济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区域板块的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中部,平均增速为7.91%,高于西部的7.23%,东部位居第三,平均增速为6.69%,最慢的是东北,平均增速为4.53%。这与2017年的情况类似,2017年中部平均经济增速为8%,为四大区域板块最高,该年西部经济增速为7.73%,东部为6.89%,东北为5.3%。

各省市发布上半年成绩单,中部地区强势崛起,吉林天津动力不足

文 | 应习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

从改革开放40年来东、中、西及东北各区域板块领先座次的轮换大致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在上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是东部地区发展最快的时间段。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东部地区率先抓住市场化制度变革与对外开放带来的红利,充分发挥了其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进而一马当先,引领全国发展。

各省市发布上半年成绩单,中部地区强势崛起,吉林天津动力不足

从2003年开始,中国逐步走出通货紧缩,面对投资需求的迅猛增长,能源、电力、矿产等资源一度紧缺,价格大涨,开启了一轮景气周期,原先的一大批不良资产也随即盘活,中国进入了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此间西部和东北经济表现抢眼,尤其是内蒙古和东北,一度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地区。

从2012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投资推动的债务驱动式发展难以为继,最先出现塌陷的是东北。而西部地区由于基建投资高速增长对经济进行“托底”等政策效应,重庆、西藏、贵州等西南地区依旧保持较高增速,西北地区则明显减速,但西部地区仍在2011-2016年承接了区域经济增长第一的排名。

2017年以来,中部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原因还在于中部地区增长相对稳健,未出现经济“塌方”现象。中部地区由于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仍处于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和服务业发展初期,因此经济整体相对平稳,在中国整体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减速幅度相对较小。

反观其他区域,东部地区部分省份由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几个直辖市),已经过了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增速下滑乃规律之必然。其中天津、山东、河北、海南等省市或因数据“挤水分”、或因受严重的外需下滑拖累、或因重点产业限产调整等原因,都出现明显减速,影响了东部的整体增速。西部地区则分化严重:从增速看,贵州、云南、陕西、四川四省名列前茅,但也有甘肃、青海、内蒙古这样的低增长省区,此外,重庆经济受工业大幅减速影响,增速也由原先的两位数快速跌落。目前在高投资、高债务驱动增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仍将困难重重。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整体塌陷,尽管去年以来已有所好转,但要回到中高速增长区间可能性不大,目前看仍在全国垫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