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祕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郭敬明又成為各類熱搜榜第一了。已經記不得這是他第多少次成為熱點人物,或者說,他就沒“冷”過,只有“熱”和“熱得發燙”兩種狀態。這個時代,好事讓人火,壞事讓人更火,於是一宗撲朔迷離的性侵事件就讓他又被人民群眾提起來了。

從2002年我們聽說郭敬明這三個字開始,他整整火了十五年了。有人說,他出名全靠抄襲和炒作。有道理,但在這個新聞保質期以小時計算的時代,每天有無數人想把自己炒紅,而達到世俗意義的成功者屈指可數。究竟有哪些特質讓郭敬明一直“火”,他又為何有這麼大的爭議性,通過這個樣本,對評價21世紀前十幾年的中國社會文化有什麼借鑑意義,這都是值得仔細研究的。

一、不得不承認,他就是那個比你有天賦又比你努力的人

提起郭敬明的“火”,大眾無非三種態度:抄、嘲、炒。

靠抄襲成名。他幾乎每部作品都有抄襲嫌疑,出道時《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更是被法院判定的事實。

靠嘲諷出位。文學圈之外的人知道郭敬明,大多是因為對他身高的嘲諷,老實講,這點上,郭敬明沒有問題,鍋在每個不懷好意嘲諷他的人。好在時間長了,這種嘲諷從群嘲變成了自嘲,他現在都拿這個梗去拍廣告了。

靠炒作維持熱度。關於這一點,不用再多說了吧?這次性侵事件一出,大多數人不是像對待新聞一樣探究事件真假,而是發出疑問:這是不是炒作啊……大眾有這種疑問,恰恰證明確實是以前炒得太多了。

這些評論,大概說對了一半。正如本文一開始所說,這個世界上每秒都會增加好幾個想把自己炒紅的人,但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就他郭敬明炒得這麼紅?

在這裡,不是為他洗地,而是說兩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1. 他的文字水平,的確要比大多數人強,起碼高於網絡作家的平均水準;

2. 他的努力程度,要遠遠超過大多數天天喊著太累太辛苦的上班族。

先說文字水平。我們都寫過作文,也大概知道,寫作這件事,後天肯定能練一部分,但大多數情況下是靠天吃飯的,俗稱天賦。我們大多數人從小練習寫作,但也都達不到專業作家的水準,否則就不會有“作家能不能教出來”、“中文系到底有用沒用”這種常說常新的話題了。

郭敬明的文字,很多人不喜歡,認為矯揉造作,堆砌成語。這些問題當然存在,但也不可否認,他的確是有高於普通人的文字天賦的。

郭敬明“出道”,是憑藉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在21世紀初那幾年,新概念作文大賽是一項了不得的比賽,獲獎的人高考能加分。評委們個個有來頭,最初的評委會主席是王蒙,評委會成員有蘇童、餘華、葉兆言、張煒、鐵凝、格非、韓少功、方方這樣的頂尖作家,以及陳思和、童慶炳這樣的知名評論家,你總不能說他們不懂文學吧?

我們熟知的韓寒、張悅然,都是因為拿了這項比賽的一等獎,而跟郭敬明同期“出道”的。除他們外,還有張怡微、周嘉寧、七堇年、顏歌等如今已經成名的一線作家。

上面提到的這些作家,都得過某一屆的一等獎。而郭敬明,得過兩屆一等獎,在他18歲和19歲的時候。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郭敬明和韓寒是眾多網友眼中的“CP”,但其實倆人不熟,少數幾次同臺也離得很遠,你能從上圖找到他倆嗎?

郭敬明的粉絲常用的一句洗地的話是:“xx寫出來沒人看,我們小四抄你的,抄完就是暢銷書”。這話的三觀當然歪到姥姥家去了,是典型的給偶像招黑的洗法。但就字面意思來說,又不能說他們完全錯,因為這種情況確實不止一次發生:本來默默無聞的作品,被郭敬明抄襲改編後,就火了。他那種華麗繁複的文風,一句話能說明白的非要分八句說,成年人看了很難受,但中學少女愛得不行。

本來我覺得他就是這種寫作風格,改不了了。但結合他經商上的精明,以及不到二十歲時寫作能力即得到眾多名家的讚揚這個事實看,我現在比較傾向於認為:他這種招小姑娘喜歡的文風,是故意為之。如果其他文風更能賺錢,他也能轉去寫那種文章。

這就要說到他第二個特質:努力。對郭敬明意見再大的人,恐怕都不能否認他的努力,當作家寫小說,當老闆管理團隊,當導演拍電影,當商人運營公司,當明星配合媒體採訪,每一項工作都做得認認真真,讓你一邊不齒他的行為,一邊看著他數錢。

筆者有幾個記者朋友,他們都採訪過郭敬明。採訪前,對他的印象也跟大眾類似,是抱著看笑話甚至有些刁難他的情緒去採訪的,但訪完基本都對他印象改觀了。他待人非常周到細緻,有個朋友採訪他時剛入行,訪談還是視頻直播的,導致她非常緊張,提問都打磕本。郭敬明發現了這一點,在採訪後程幾乎是自己把半成品的問題補完,然後自己再回答。當朋友緊張時,他還小聲安慰:“沒事,放鬆”等等。

朋友本來是非常反感郭的,那次採訪後,誰再說郭的壞話,她都會上前辯解。估計這樣被“收服”的記者還有不少。郭敬明跟這些記者當然沒什麼交情,他這麼做,是長期訓練並努力達成的一種職業行為。

再比如開公司做生意。文娛界自己當老闆的明星不少,但像郭敬明這樣把生意做這麼大的可能也不多。2013年,他的最世文化公司估值就達到7億,那會兒他還沒涉足影視,是純賣書的。後來做起導演,僅四部《小時代》票房就達到20億。

在這個拼爹的時代,無論再怎麼看不上郭敬明,也不得不承認一點:他實在是無爹可拼,也沒聽說他認過什麼乾爹。父母分別是國企職工和銀行職員,普通的工薪階層,他有現在的一切,真是白手起家打下來的。

他的寫作風格,恰好符合當下購買力最強的中學女生的審美取向;

他拍的電影,恰好符合當今一部分國人的拜金取向;

他的公司簽下的作家,恰好大多都能有大量讀者追捧;

他接受的採訪,恰好都能讓記者舒服,也有足夠的料好取標題;

他開的公司,恰好能夠在那麼多人罵他的情況下還賺的盆滿缽滿……

概率學告訴我們,世上沒有那麼多恰好的事會碰巧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郭敬明能在這麼多方面,都恰好走向一種可能會遭人罵,但很符合個人利益的方向,你可能咬牙切齒地不屑,但也得承認,他就是那種傳說中的比你有天賦又比你努力的人。

二、四川人的火辣、上海人的精明、幼時的自卑、發達後的報復,共同鑄就瞭如今的小四

提到郭敬明時,我們通常能感受到強烈的精明氣,這從他在公眾場合的妝容,他寫的書拍的電影,以及他日常生活中對名牌的追逐都能看出來。很多人把這些歸結到他在上海受到的浸染。

的確,他把上海人的精明和精緻用到了生意和生活中,試想一下,如果他是在北京讀的大學,很可能他的個人氣質會與現在迥然不同。但說到底,他在上海只是個外來戶,快20歲才來到魔都,在此之前,他是個土生土長的四川自貢人,在他嬌小的身軀下,有一顆麻辣的心。

身高問題,這是外界對郭敬明最大的嘲點,也是他對外界防禦心的最大來源。這一點上,我們所有人其實都是幫兇。我們慣於以身體、相貌上的缺陷來給人起外號,嘲笑人,這談不到民族劣根性,但總歸是個很不好的習慣。

回想一下,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被擠兌過身材相貌,也參與過擠兌別人。有些外號聽者不介意,諸如管個高的叫“傻大個”,管又高又瘦的人叫“麻桿”,管名字裡有“浩/昊/皓”的人叫“耗子”等等。但郭敬明顯然是很介意別人在身高上對他的擠兌,從小自卑,並埋下了憤怒的種子。

四川人的火辣、上海人的精明、幼時的自卑,這些特質綜合起來,鑄就了擰巴的小四。他可以很執拗地奔著心中的目標——多掙錢,成為人上人——而前進。當他成功後,也會在一些地方暴露自己的這種心理陰影,並加倍報復回去。

郭敬明的炒作點之一,是他對名牌商品和高端生活的病態痴迷。在媒體報道上,這是一種炒作行為,但我相信,他內心的確也是這麼想的,這是一種心理報復。

例如媒體曾報道過,他花幾億元買下了位於上海靜安區的三棟聯排別墅,住宅+辦公都在那裡。媒體報道稱,這棟宅子是汪精衛四姨太的舊址,這個說法可能是房產中介賣房子時的話,而媒體大肆報道後,郭敬明也沒反駁,想來他也是認可的。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傳說中是汪精衛四姨太住過的聯排別墅,郭敬明據稱斥幾億巨資買下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汪精衛四姨太舊居”會議室

然而,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汪精衛漢奸歸漢奸,在男女關係上是非常檢點的,只有一個老婆陳璧君,沒有姨太太,更沒有所謂的四姨太。“汪精衛四姨太住過的房子”,可能會增加這棟房子的逼格,增大網友心中的鄙視,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郭敬明心中的爽感。所以,他即便知道所謂“汪精衛四姨太”之說是莫須有的,也會默認這種叫法,並享受這種快感。

再比如,在這次性侵事件以前,他最近一次引起公眾範圍內的聲討,是去年年初參加綜藝節目《最強大腦》時的表現。當時,他作為嘉賓說了一些不太專業的話,有些觀點與科學常識不符,被節目的科學評審Dr.魏(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魏坤琳)說了一句“像一個女人一樣翻舊賬”,結果郭敬明就怒了,拍案而起停止錄製,在導演組的反覆勸說下才回來繼續板著臉把節目錄完。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郭敬明(右)在節目錄制現場指責魏教授(左)

從表面上看,這是郭敬明很忌諱別人對自己身材的嘲諷,以及從身材衍生出的女性化傾向的嘲諷,從而產生的瞬間應激反應。但對於混跡江湖十幾年的小四來說,參與錄製節目早已是老江湖,面對媒體時控制情緒方面更是專家,這種突然的暴怒與其說是情緒崩潰,不如說是順勢炒作。

此時的郭敬明已不再是單純的作家、導演或商人,而是作為成功人士,成為節目請來的“大來賓”。在《最強大腦》之前的節目裡,他那個位置坐過王石、劉強東,坐過章子怡、舒淇,這個位置賦予了他耍大牌和玻璃心的權利,沒有他,節目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於是,在正式的播出節目中,我們看到了郭敬明的暴怒,以及魏教授幾次三番的賠禮道歉。

好事壞事都要火!揭秘郭敬明憑什麼能火十幾年

魏教授在節目中向郭敬明道歉

恰如其分地炒作,讓觀眾有的可罵,又無法從道義上太過指責他(畢竟是別人懟他在先)。整個事件,可以看作是精明又擰巴的小四對這個曾讓他委屈的社會,進行的一次傲嬌的報復。

三、有名=掙錢多=成功=火,這個等式本就是時代的惡疾

郭敬明的成功,是天資加努力加運氣的結果,奉公守法地賺錢,我們應該尊重。他成名後的各種炒作、報復動作,也都有合理的解釋。所以,這是一篇洗地文嘍?

非也,尊重不等於佩服。每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那麼一些聰明人,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他們有錢,有名,有收視率、點擊率、銷售額,有龐大的受眾基礎,這些都沒問題。然而,如果在此基礎上,這些有關注度的明星,成為了偶像,繼而成為“人生導師”、“成長榜樣”,那就是危險的了。

我們說郭敬明精明,體現在他知道如何能以較低的代價來達到他的目標。他的目標就是成功,變成有錢人,人上人,100%的結果導向,怎樣在不至於把自己“搭進去”的情況下,更快達成目標,就怎麼做。

在這個心理基礎上,做任何事的前提都是利益二字:

有關抄襲。抄襲理論上犯法,侵犯了《著作權法》,但又不至於把他抓進監獄,那就去做;法院認定抄襲成立,他拒不道歉,因為不道歉雖會讓他揹負罵名,但會讓死忠粉更忠誠,那些罵他的人反正怎樣都不會買他的書,那就罵去。

有關崇尚拜金。在作品裡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對金錢、奢侈品的狂熱,會讓一些人不齒,但會讓他的目標用戶(沒太見過世面的十幾歲少女)感覺高大上,那就放任自己這種狂熱。

有關惡俗炒作。在他身上,隔三差五會出現一些負面消息,這些負面往往在客觀上增加了他的曝光度,對他維持人氣有幫助,於是或主動或被動,他也讓這些負面圍著自己走。有人罵?反正罵的人也不會給我花錢,隨他罵去。

總之,他的一切行為都圍繞目標用戶與自己的利益鏈來做文章,凡是能增加收入,對自己近期發展和遠期規劃有好處的事,他都會去做,而不在乎輿論怎麼看。所謂輿論,並不是自己的目標用戶,無視他們,反倒能讓真正的核心用戶覺得小四“不畏人言,勇敢前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吧blabla”。

這就是一個唯成功論的人,在這個成功者=有錢人的時代,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行動。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時代,判斷人成功的最核心標準,在於孝順,那郭敬明一定會通過各種手段讓自己成為大眾眼中最孝順的人;

如果這個時代,判斷人成功的最核心標準是儉樸,那郭敬明一定會滿身補丁,吃糠咽菜,讓大家都覺得他最儉樸;

如果這個時代,判斷人成功的最核心標準是倒立時間長,那郭敬明一定會鍛鍊上肢力量和腦充血的保持能力,使自己成為中國最會拿大頂的人之一。

因為他渴望成功,渴望衝破人群的藩籬,成為人上人。這股衝勁和強大的自驅力,是他能火十幾年的根本原因。只是,中國有一個郭敬明,不多不少,但如果人人想成為郭敬明,那就是社會道德坍塌之時。郭敬明的成功,於他自己是幸運,於整個社會則是不幸。

若干年後回看,我們可能會因為火了這樣一個人,而感到臉紅。換句話說,郭敬明這樣的人,放到哪個時代,走紅都是大概率事件,而在這個時代以這樣的方式走紅,還火了這麼多年,則是我們所有人的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