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唐詩宋詞並稱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宋八大家是其中典型的人物代表,而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稱之為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蘇軾的第一次婚姻是在他十八歲的時候,他的妻子王弗當時只有十六歲。據說王弗是蘇軾的老師王方之女,兩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自由戀愛,兩人婚後感情深厚、恩愛有加。王弗也算是知書達理、聰慧沉靜,結婚前從沒有向蘇軾表示過自己讀過書。然而每當蘇軾在讀書時,王弗總是待在丈夫身旁不肯離去,蘇軾背書有遺忘或錯漏的時候,王弗總能在一旁提醒,但是當蘇軾要與她探討之時,她又說自己並不是很精通,剛才只是趕巧。很好的顧全了丈夫的顏面,算是又聰明又善解人意啊!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東坡家事》劇照

兩年後,蘇軾生平第一次離開眉州赴京趕考。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 蘇軾的文章清新灑脫,歐陽修極為欣賞,但卻以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做,為了避嫌,給了個第二名。後來揭榜之後,蘇軾前來拜謝,歐陽修對蘇軾文章中的一個論據的出處不太清楚,於是就問蘇軾那幾句話出自哪裡,沒想到蘇軾說沒有出處,是自己編的。更沒想到的是歐陽修並沒有說蘇軾的行為是作弊,而是對於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的精神極為欣賞,並斷言,像蘇軾這種不讀死書,活學活用的精神,將來文章必定會獨步天下。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東坡家事》劇照

在當時文學泰斗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名聲大噪。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正當蘇軾準備在京城大展拳腳時,突然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於是回鄉去奔喪。而當守喪期滿返回京城後的另一次科考更是讓他名滿天下。

制科考試在宋朝是一種特殊的考試製度,只有進士和明經及第的人才可以參加。終宋一朝,加上北宋和南宋,大約三百多年的時間,制科考試只進行了二十二次,錄取人數總共四十一人,平均每次錄取兩人,而兩宋加起來的進士就有四萬多人。可以說是相當的難考。但是,對於蘇軾這種百年難遇的超級人才,那都不是事兒。

面對皇帝親自出的題目,蘇軾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一會兒就做完了。宋仁宗看完之後,大加讚賞,破天荒地給了個第三等。有人就問了,為什麼是第三等而不是第一或者第二等呢?因為第一等和第二等形同虛設,第三等就是最高等級。當時一同考中的有兩個人,另一個人只得了個第三次等。比蘇軾還差了一個層次。對於這樣的優秀人才,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宋仁宗還是給了一個正八品的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一職。從此,蘇軾的職業生涯開始了。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蘇軾在地方為官時,為當地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對於一般性的案件他也會妥善處理好。在杭州任知州時,修了至今都非常有名的蘇堤春曉的蘇堤。有一次還遇到了一個案子:張三向李四借了一筆錢做扇子生意,可誰知杭州接連幾天都陰雨連綿,生意極其慘淡,但是李四不管這些,堅決讓張三還賬,張三沒錢還呀,於是李四就將張三告到了蘇軾那兒。

這種一般性的案件按理說應該就是欠債還錢,沒錢就強制執行拿房子做抵押,沒啥可說的。可我們的蘇大人聽完案情後,稍微想了一會兒讓張三把所有沒有賣完的扇子拿過來,蘇軾在那些扇子上面分別畫了一些山水花鳥和各種花卉,然後讓張三以每把三百文錢再拿出去賣,結果當然是一售而空,李四的債也還清了。這一方面說明蘇軾的畫很有名,另一方面也看出蘇軾處理問題儘量徹底解決,而不只是照章辦事。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後來,朝廷任命蘇軾為湖州知州。到任後不久,蘇軾的厄運就來臨了。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時候,蘇軾一直不贊成王安石激進的做法,希望變法的方式不要太猛,應該循序漸進的來,因此得罪了很多變法新黨的人。這時新黨領袖人物王安石已經被罷免,閒居在金陵。但是,宋神宗對新法一直很支持。所以,現在是山上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王安石變法時,用人不查,當時重用了很多隻為私利的投機者。現在這些人當政,為了嚴厲打擊舊黨人物,他們要樹立一個典型,起到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而蘇軾就是他們要找的對象。

對象找到之後,該怎麼做呢?這些人就想到了蘇軾不是愛寫詩詞嗎,那就搞一個文字獄,讓他不得翻身。於是就各種蒐集蘇軾寫的文字,挖空心思的找不利證據。他們在蘇軾的一篇《湖州謝上表》上研究了好幾個月,得出結論。這裡面有誹謗朝政、譏諷新法、藐視皇上的言論。於是上奏宋神宗要求嚴懲,宋神宗為了支持新法就讓御史臺的人去逮捕蘇軾,押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因御史臺的樹上常年棲息著烏鴉,所以也叫烏臺。這就是當時著名的“烏臺詩案”。

北宋時期隨性豪放的大文豪蘇東坡

電視劇《東坡家事》劇照

烏臺詩案的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想明白了很多人和事,也成為他豪放派詩詞的開始。當新黨非要將蘇軾置於死地的時候,與蘇軾持有相同政見的元老們紛紛上書勸諫宋神宗不要殺蘇軾,這裡邊就有退休在家王安石。加上宋太祖時定下了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逃過一劫,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虛職,沒有實權也沒有俸祿。在這裡蘇軾更加的豁達和灑脫,拋開包袱,人生的境界也更加超然。於是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的妻子王弗在他們結婚十一年之後就因病去世,為此蘇軾還寫下了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在黃州陪伴他的是他的小姨子,也是他第二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王閏之在當時烏臺詩案時,認為是蘇軾寫的文章害了蘇軾,所以就燒了許多蘇軾當時還沒有發表的手稿,雖然她當時是為了丈夫的安全考慮,但現在看來也是甚為可惜啊!蘇軾帶領家人在黃州城東開墾了一塊坡地,自己種田種菜,自給自足。東坡肉就是在這時發明的,而“東坡居士”的雅號也是在這時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