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抗战纪念:没枪没炮怎么办?钻空子自己造!

抗日战争初期,新四军的武器装备要比八路军困难,这支部队改编自南方各省原红军游击队,没有兵工厂,武器几乎全是缴获的,型号繁多,性能参差不齐,所以提高武器装备水平成了头等大事。此时,新四军利用在东南沿海地区作战的特点,走出了与八路军不同的自制武器道路。

兵工人才

新四军除了军队原有的修械所人员,地下党中的兵工人才(比如著名的吴运铎)之外,充分考虑到东南地区工厂较多的情况,联系地下党发动沦陷区工厂的技工到抗战根据地来工作,据老战士回忆,地下党仅在日占上海机械厂、上海船厂就动员了120多人到根据地去工作,这些都是有知识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文盲率极高的旧中国显得弥足珍贵。这些兵工人才凭着救亡图存的信念,在简陋的条件下试验武器,赶制武器,很多时候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拿吴运铎来说,累计有200处伤痕,4根手指被炸断,一只眼睛和一条腿残疾。根据地这样不怕牺牲的军工人员又何止他一人!

新四军抗战纪念:没枪没炮怎么办?钻空子自己造!

机械设备

最初,新四军各个师只有小规模的修械所,仅能修理枪支,顶多制造手榴弹。但是,当新四军专门成立了地下采办工作组之后,一切都得到了改善,他们动用各种关系,利用日伪管制的漏洞,源源不断地从沦陷区购买了各种军工物资和生产设备,运输到苏中抗日根据地去。各式各样的机床设备加上机工,使得根据地也能生产枪支手榴弹以外的武器。

很有意思的是,新四军获取的军工材料中,还有一部分来自美军!原因还是地利,当时美军在中国驻扎了一部分航空兵部队,使用水平轰炸机轰炸日军,由于水平轰炸机精度不高,也有可能是规避日军战斗机拦截后提前投弹,有些未爆炸弹就落在了游击区和根据地。新四军大力组织军工人员搜寻这些未爆炸弹,拆除引信后运回,弹体都是上好的钢材,炸弹内的美式炸药也可以回收使用。

另外,鉴于日军为了限制国民党鱼雷艇的偷袭,广布水雷,新四军也派去小分队,你布雷,我就捞水雷,于是,水雷的壳体和炸药也归了新四军,这一点,日军防不胜防,也间接地支援了国军的鱼雷战术了。

还有一点,当时江南地区较为繁华,电影院不少。电影院放映电影的胶片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制造出硝化纤维,进而生产无烟火药。新四军掌握了这种技术后,也多方派人搜集报废的电影胶片,送回根据地生产火药。

新四军抗战纪念:没枪没炮怎么办?钻空子自己造!

新四军根据地的军工技术人员(剧照)

异口径迫击炮

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迫击炮多为81毫米口径,伪军和国民党军队使用20式82毫米迫击炮。新四军曾经自制过一些奇特口径的迫击炮——51,52,68,72毫米迫击炮,数量分别是470门,209门,10门和70门。这又是新四军在自己无力生产迫击炮炮管时的奇思妙想——直接从沦陷区现成的无缝钢管,这些钢管当然不可能是60毫米和81/82毫米这样的标准口径,于是弄到什么尺寸的钢管,就生产什么口径的迫击炮。

新四军抗战纪念:没枪没炮怎么办?钻空子自己造!

新四军一师军工部生产的73毫米迫击炮

迫击炮这样的武器,对于新四军火力提升有很大意义,它的射程超过日军常用的掷弹筒,更何况,日军资源有限,在沦陷区组建了许多缩水的部队,比如各种两旅制的师团,独立警备队,步兵旅之类的部队,野炮,山炮数量大为缩水,日军普通步兵主要依靠的支援火力局限于轻重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新四军也大批装备迫击炮之后,双方的武器差距相对缩小,迫击炮能压制躲在工事后面的日军机枪、掷弹筒,至于奇异的口径,正如战士们所言“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属于可以克服的细枝末节。

平射炮

由于抗日武装普遍缺乏加农炮,更别说当时新出现的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了。于是,日军这样狂妄地使用一战初期就淘汰的老式堡垒——炮楼,这种高耸的建筑,没有火炮的话难以进攻,而且还方便了日军的侦查。

新四军在抗战后期,硬是摸索出自制平射炮的方法,炮管是国民党遗留的“治理淮河”武器,炮架使用破袭日军铁路时缴获的铁轨,至于轮子,就让木匠打造了。更何况,炮楼这种尺寸巨大的固定目标,相对容易瞄准些,这样的拆炮楼利器,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不断下降的兵员素质,使得日军控制的地段不断缩水。到了抗战结束的时候,新四军甚至挺进到汪精卫政府的“首都”南京附近地区。

平射迫击炮

严格来说,迫击炮平射的方法是八路军摸索出来了,主要用于轰击炮楼,但是由于操作简易,也许新四军也使用了这种方法。

迫击炮如何平射?欧美军队和日军都摸索出了应急方法,比如日军的“蹴击”,也就是用推弹杆缓慢装弹,保证不会像通常那样立即发射,然后对准目标,用脚猛踢炮尾以发射炮弹。这种方法中,脚踏的力量难以掌握,发射距离较近。

新四军抗战纪念:没枪没炮怎么办?钻空子自己造!

中国的迫击炮平射是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炮管固定在一个小倾角,这个角度很难利用炮弹本身的重力击发,那么就使用推弹杆猛推迫击炮弹击发,促使底火撞击击针实现发射,这样一来,测算好不同射击距离的装药量和倾角,就可以准确地平射。平射时的推弹杆会弹飞到几十米远之外,解决方法也很巧妙,使用一次性的推弹杆也就是农村里随处可见的秸秆。

影视作品

我国的红色经典里,有一部电影表现了新四军军工工作者的功绩,即《51号兵站》,里面的地下党“小老大”梁波,原型人物即新四军采办工作组组长张渭清,电影里种种与日伪的斗智斗勇,是抗日史诗的艺术再现。

新四军的武器射击和生产思路,到现代也是很有意义的,外军称之为“货架式设计”,既使用容易获得的成熟产品,包括民用物资来生产新式武器,这也提醒我们在纪念抗战之余,牢记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阅读更多军史文章,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百万字军史图书译者,其中多本已经出版)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