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作者/长河

说起古时的婚姻,人们立马想到的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想法没错,但却有点以偏概全。在唐宋以前,男婚女嫁需要经过六礼,所谓的六礼也就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唐宋以后,六礼减为三礼,即纳彩、纳币、亲迎。

古人的嫁娶,倡导的是婚前不能见面,和现在电视上流行的“非诚勿扰”相亲,那是相当有距离。但这种习俗也在逐渐变换,父母媒妁不再是唯一,逐渐出现了像武林儿女的比武招亲,抛绣球选女婿,以及约定俗成的相亲节。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古时的相亲节多选择在节日,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传说,这天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天深闺中的女子和青年男子都会纷纷外出,女子踏青赏花,河畔插柳。

而男子们也分坐的河畔,在来来往往的众多青年女子中,寻找着自己心仪的女孩,如果有相互中意的,他们便会相约一起漫步河畔,互诉情谊。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这个农历的三月三,可以说是古代白天的相亲节,而元宵节则成为古时青年男女晚上的相亲节,这天华灯初上,单身男女便穿戴一新,走上街头,彼此心照不宣,借着赏花灯的名义,悄悄的打量异性,寻找让自己心动的缘分。

如果有心仪的人,便让朋友帮忙传话,如果对方也十分中意,就会彼此留下姓名住址,然后,由父母大人们按照礼节,为他们操办一场明媒正娶的婚礼,把这份姻缘送到洞房。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而古时的七夕节,并不是当下人认为的“情人节”,这个节在古代原是夫妻节,因为在古人的传统中,情人和夫妻泾渭分明,牛郎和织女本是两地分居,不能厮守的夫妻。

在古代,除了三月三和元宵节这两个相亲节外,还有一个高端的相亲节,不过这个相亲节却不是平常人谁能参加的,也没有了前两个相亲节的浪漫和温情,而是充满了暴力,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唐朝时,每逢科举考试,所有的秀才都会聚集长安参加考试,放榜后,新科进士都会举办“同年大会”,而就在举办“同年大会”的这天,便俗成了一个相亲节,城里权贵家里只要有待嫁女子,便会趁机寻找意中人,如果中意,父母便安排前去提亲。

不仅王公贵族这样,有时就连皇帝也会趁此为公主们挑选驸马。毕竟高中榜首的是少数,皇帝选完驸马后,一些有权势的人,干脆命令家丁去抢女婿,有时为了抢夺这些优秀人才,甚至会引起群体斗殴。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在这个高端相亲节,优质男都会被皇帝和王公权贵选为女婿,而且大多是当即举行婚礼,所以自古“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这两件人生幸事,总是密不可分。可见,如果你想自己受欢迎,必须让自己更优秀。

古人其实也很潮流,有三大相亲节可撩妹,七夕情人节都甘拜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