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閱讀充實生活,知識愉悅身心。

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古代文學作品中被稱作筆記小說的文體。

一、什麼是志怪筆記小說呢?

顧名思義,就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的故事,又可以稱為筆記體的短篇小說。

因為這種小說主要是以筆記或者傳記,簡單記錄等形式寫作而成,這種體裁有些類似於我們上學時候在課堂上記錄的課堂筆記。又像是那些年被老師在作業本上無情的寫上流水賬三個大字,然後批上了一個大紅“閱”字的作文。

筆記後面是小說,這個就不必多介紹了,經過加工的文學作品。

所以筆記小說也具有小說的三要素:就是通過典型的環境和心理社會,等等描寫,用簡單的故事情節塑造人物角色。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筆記小說這種寫作風格,受到史書那種編年體和紀年體風格的影響,又加上文言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語言簡練,整體形勢上,有些類似一些隨筆散文,又像是學術資料。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乾貨多”。

從魏晉時期發源,經過唐宋元的發展,後來到明清時代的空前繁榮,

筆記小說上至大夫下至民間百姓,都非常流行。

但是讓今天我們學習了漢語普通話的讀者來看,還是非常生澀難懂的。

而且小說中的情節超乎想象,不太連貫,但是其中的內容卻是包羅萬象,可以稱得上是古代文化的10萬知識點!

具有非常高的閱讀價值和創作價值。

今天網絡上被稱作大神作品的各類題材網絡小說,也都是取材於筆記小說。

志怪、仙俠、奇幻類的筆記小說可以說是網文取之不盡的題材庫和靈感庫。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我們再介紹一下,筆記小說的分類和特點。

百科上說筆記小說起源於魏晉時期。

現在沿用的分類還是按照魯迅先生在《古小說鉤沉》中所研究的觀點,總體上分為:志人、志怪兩種。

魏晉這一時期,文人流派較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那時候的文人都喜歡放飛自我。

平常喜歡搞聚會搞什麼的,而且那個時代的宗教和玄學也非常的雜亂,流行服用這個散那個丹的。

高興了幾個大男人還披頭散髮來一段!

正是這個時代的特點,這個大環境中的文人們都,喜歡寫作這種光怪陸離、充滿各種幻想的文學作品。

魏晉的散文風格也影響了後世,經過唐宋元的文化發展,後來直至明清時代小說的空前繁榮。

但是從筆記兩個字來說的話,這類小說應該起源應該更早。

像原始人不知道打雷下雨,生老病死的原因,用“結繩記事”或者是在石洞的牆上畫簡筆畫,從而幻想出“雷公電母”,神農治病等等,記錄流傳的古代傳說,這種應該也屬於筆記小說創作的最原始雛形。

好了,我們迴歸話題,再簡單介紹一下細化的分類:

志人類的筆記小說又可以粗略分為:傳奇和傳記兩個小類的故事。

1.傳奇

又稱作唐人傳奇,情節中就帶一些神幻、玄學、宗教類色彩,比如唐朝裴鉶寫的《傳奇》,其中名篇《聶隱娘》和《崑崙奴》帶有遊俠和劍俠風格,同時代還有許多類似作品,所以這一類又被後世稱為唐傳奇。

2.傳記、雜記,

這類筆記小說也都是寫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仿照史書的口氣,抱著“一本正經的編故事”的邏輯,大多取材於歷史和野史作為參考而寫成的故事。

這兩類小說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都有具體的年月日,寫得跟現場直播一樣,雖然標榜的紀實風格的真實寫作內容,但是都加入了一些來自作者的個人的,奇幻和杜撰的情節,在許多作品最後還有作者對人物的評述。

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唐宋風”,後來又被世人總結稱為“唐宋傳奇”。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而其中這些作品的作者不乏歷史上真實的史官,比如寫《搜神記》的幹寶,寫作《古鏡記》的王度也是隋朝的史官。

再說志怪分類:只是這個怪字就包含的分類非常廣泛。

凡是平常不合常理和人類基本認知,超自然,幻想的,都可以稱之為怪。

在這裡大多是奇異的物,奇異的事和人等等。

種類及其豐富,就像《山海經》,這本志怪古籍上所記錄的神獸山川,有些真實存在過,有些是想象出來的。

志怪小說在歷史上每個時代都非常流行,幹寶收集整理、改編的《搜神記》;

後來陶淵明,大詩人嘛,他看了以後覺得這些小故事挺有意思,自己讚歎不已!不行,我也得寫一本,於是他就也去收集整理了《搜神後記》;

曹丕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也寫了,有一本《列異傳》;

還有孔老夫子,雖然有“子不語亂力鬼神”的言論,但是後世許多書上都記載了他和眾多弟子奇遇的故事。

那麼為什麼志怪筆記小說有這麼大的魅力,能讓這麼多文人雅士都愛不釋手,當作睡前的枕邊書呢?

人類心理學的角度總結,簡單來說就是:奇幻,通俗。

幻想類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滿足人們的某種現實之外的心理需求。

在筆記小說中有大量的懲惡揚善,發家致富,仙鬼狐妖的故事,基於寫實般的風格,更讓人信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很有“正能量”教人從善,演示了從平凡走向神奇,甚至是貧窮走向人生巔峰,發財致富、抱得美人歸等等,這樣的“別人的人生”。

正是這種既滿足了好奇心,又實現了對美好人生期待這兩個方面的心理。

再加上文言文的通俗易懂,也屬於比較接地氣,所以流傳非常廣泛。

對我們後世影響也非常的深遠,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歷史文明長河中的瑰寶,即使在今天的網絡時代,筆記小說也獨具有魅力,依舊綻放著奇異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