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少年考中秀才後對先生不敬,這天讀書睡著後聽到有兩人對話

清康熙年間,在新安縣有家姓汪的財主,家累萬金,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翁,可是汪財主雖然年輕時東奔西走做生意賺錢,但是認識的字卻不到一籮筐,經常有人在背後嘲笑他“只識錢,不識文!”,所以心中總有個疙瘩。

後來汪財主生了個兒子,取名汪才俊,就打算給兒子請個教書先生教他識字斷文,更希望有朝一日兒子能考中功名,光宗耀祖。

他聽說附近鄉里有個叫陳葉秋的老舉人非常博學,小有名氣,就重金請來家中,一頓三餐,住上房,讓他教授兒子讀書。

汪才俊當時七八歲年間,聰明伶俐,可是因為生在富貴之家,難免有些嬌生慣養的脾氣。

剛開始的幾年,陳舉人見小孩兒可愛靈動,就隨便念些啟蒙的《千字文》、《弟子規》等等,原想著汪俊才要一兩個月才能背會,沒想到他一兩天就能倒背如流了,雖然算不上絕頂的聰慧,但是也算非常不錯了,驚喜之餘,更是嘔心瀝血的傳授,想著未來能教出了個進士及第也足慰平生了。

故事:少年考中秀才後對先生不敬,這天讀書睡著後聽到有兩人對話

就這樣過了七年,王才俊到了15歲,這時候幾乎雖然不能過目不忘,但是詩文讀三遍就能記住,作詩寫賦樣樣精通,這一年,王才俊在童子試中考中的第一名的秀才,更是志得意滿,成了鄉里有名的少年才俊。俗話說:青出於藍勝於藍,汪才俊這時就有些眼高於頂,加上本身的少爺做派,就開始對先生陳舉人不恭敬起來。

陳舉人知道弟子的脾氣,也沒太在意。

可是後來,陳舉人教授的東西,汪才俊不屑於聽,就假裝打瞌睡;有些覺得不對的地方,就出言頂撞,直到越發嚴重,陳老舉人稍微嚴厲的訓斥一番,王才俊就開始橫眉豎眼,甚至出口辱罵老師是“窮酸老頭,早些入土”這樣的不敬言語!

陳舉人有時氣的說不出話,有一次甚至被氣的大病一月,後來就辭去了先生之職!

汪才俊卻毫無悔意,這天,他獨自在書房溫書,有些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故事:少年考中秀才後對先生不敬,這天讀書睡著後聽到有兩人對話

迷迷糊糊聽到兩耳朵裡有嗡嗡的聲響,先開始還很小,後來仔細聽像是有人在說話,自己的身體卻動彈不得!左耳有個小人問:“明智心,你要走了嗎?”

這時聽到右邊耳朵傳來嘆氣聲:“唉,這裡實在待不下去了!你倒是好了,痴愚心。”

左耳小人笑著說:“那是,現在吃的多了!”

右耳又悲聲道:“小秀才當初對先生恭敬,讀的書,識的字都是乾淨的,我住在心竅裡也很開心,後來他開始頂撞先生,這些學到的文字就變得渾濁了;後來他出口謾罵先生,這些文和字就變成了又黑又臭的,而且塞滿了心竅,我已經喘不過氣了!現在只能走了!”

“那你走好!反正我是痴愚心,又沒有眼睛,看不見,這些黑臭文字挺好吃的!”

汪才俊這時只感覺心口一陣湧動,漸漸的右邊耳朵一陣劇痛,像是有什麼東西鑽了出去!

故事:少年考中秀才後對先生不敬,這天讀書睡著後聽到有兩人對話

​過了片刻汪才俊忽然醒來,使勁揉了揉腦袋,緩了一陣,再拿起書看的時候,驚奇的發現自己竟然連一句話都看不懂,許多字也不認識了,就像是睜眼瞎!又過了一個多月,汪才俊認識的字只剩下幾十個,人也變得有些痴傻,汪財主請了許多郎中來診治,都不見好轉!

兩年後,汪才俊就變得更加痴呆,穿衣都難,還流口水,在街上瘋跑。

經常被鄉人們嘲笑,有萬貫家財也不過是個不敬先生的“痴呆秀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