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不少微友們總是說:“經常看見你們發橋南這邊的事情,這裡在整改的,那裡會調整的。為什麼不寫寫橋北?難道橋北真的是後媽生的?”為此,

一網君特地抽了一天時間,在橋北的大街小巷裡穿梭,看看這“後媽生的”橋北,究竟是怎樣一副光景。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曾經的橋北步行街

隨著夜幕漸漸落下,橋北開始展示出它生龍活虎的一面。廣場上圍坐著一大群人,中間一個戲班子唱著戲,旁邊的嗲嗲娭毑跟著輕輕合著節拍,沿著一橋一直走,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好一派和諧景象。

撲面而來的燒烤香味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然而走到一橋橋下後,一陣烤肉味撲面而來,那味道讓一網君生生打了好幾個噴嚏,定睛看去,一條街滿是燒烤、水果攤和擁擠的車輛,竟長達數米,熱鬧的叫賣聲和隨處飄散的燒烤味讓一網君彷彿是進了一條夜宵街,如果一網君沒記錯的話看,這條街應該是橋北步行街的入口。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少時,一網君曾與兄長在此購物,那時候這條街剛剛建成,各大品牌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那時候,兩邊街道乾淨、店裡都開著充足的冷氣,來往之人絡繹不絕,街面上一塵不染,彷彿是如今購物廣場的雛形,沒有現在的這般煙火氣。現在的橋北步行街已經不復往日到處是購物的人群了,變得有些沒落,大量的人流聚集在步行街入口,而非步行街本身。

密集的“漫酒攤”和流動攤販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一橋橋下聚集著大量的小攤小販,多數是做夜宵生意的,有烤串、龍蝦、簡易餐桌浩浩蕩蕩的擺滿了橋北步步高門口的空地。不僅有做燒烤的,還有水果、飲料、綠植等商販。對於喜愛夜宵的人,這裡的確是相當方便,想吃什麼應有盡有,是吃貨的“天地”。

橋下這塊“美食天地”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步行街的人流和生意,不少在這吃了東西的人抱著散步的心態,慢慢逛逛步行街,買些東西也是有的,也有逛街累了的人,坐下來吃些烤串、喝杯飲料,不甚愜意。

“橋下天地”有利也有弊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但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與固定的燒烤攤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開著車移動的流動攤販,一網君看著一輛滿載水果的車在人群中緩慢的行駛,然後在橋下路邊的一塊空地上停車,之後便將水果切開任顧客品嚐,但切下的果皮就隨地丟棄,行人走過踩成滑溜溜的果泥粘在地上,給環衛工人的工作帶來麻煩。

同時攤販隨意的停車對於把車停在橋下的車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車主將車開出時還要避免與商販的車發生剮蹭,一網君隨機詢問了一個車主,他說:“我們停車還是要收費的嘞,你看他們一把子堵起,我車剛剛出來的時候,差點就碰到人噠。”一到夜晚,這裡的通行狀況就非常糟糕,賣水果、烤串的攤位滿滿的擠在道路兩旁,過往車輛需小心翼翼的通行。

這裡能否成為第二個“秀峰夜市”?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橋南有秀峰夜市,可以供市民休閒吃喝玩耍,然而秀峰夜市是晚上開在人行道的,而橋北這片“漫酒攤”卻還佔據了大半邊的馬路,由於是在橋北步行街入口,人流量也非常大,不難看出它已經有了一個“夜市”的雛形,如今缺乏的只是一些規範和調整,例如將擺在馬路上的攤位往後挪挪,將馬路還給需要通行的車輛,規範好攤位,不要讓流動攤販來回沿街叫賣,在一網君看來,這個地方還是非常有潛力能夠成為橋北的“夜市”的。

關於此處攤點的三點小建議

為何?橋北步行街如今這樣卻無人理!如此“夜生活”,到底該不該

1.攤販能夠採用無煙設備,不要油煙直排,對空氣造成汙染,給行人造成不適。

2.相關部門能夠規範攤位,不要讓商販亂停亂放,給市民出行造成不便。

3.多放置垃圾桶、垃圾箱。這段是步行街,來往人流量非常大,加上攤販大多又是以“吃”為主,多放置些垃圾桶就可以減少隨地亂扔的情況,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

橋下這片天地,說實話,既讓一網君看到了益陽人生活的悠閒和舒適,生活的愜意和滿足,同時也看到了賺錢的辛勞和苦楚,在這裡,一網君並不想去評判一個對錯,一個事物總是有利也有弊的,重要的是你怎麼去改進它,只要你有要變好的意願,何愁這地方不能好好發展呢?

若是按現在的樣子繼續發展下去,一網君生怕有一天這整條步行街都要被“漫酒攤”佔領,但是如果現在開始規範,讓其能夠形成一個固定的“夜市”,其實也是不失為一件美事的。

本文由“益陽一網”撰寫發佈,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益陽資訊,敬請關注【益陽一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