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一下立秋後的養生攻略

pick一下立秋後的養生攻略

  立秋至處暑時,雖然大自然陽氣開始下降到地下,但是依然處於三伏天末尾,人體時常感受到熱燥,尤其北京今年八月以來高溫酷熱,下雨天增多,出現了悶熱潮溼的桑拿天,讓多數人都覺得身上黏膩不爽,今天就從中醫視角出發瞭解一些立秋後養生的法子。

防暑降壓是重點

  桑拿天應格外注意防“空調病”,避免長時間在空調溫度較低的房間,尤其是老年人或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波動不穩,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病。同時要提醒大家一定要預防熱中風,不在烈日下久留,少去悶熱公共場所,多飲溫開水(可加少量鹽)或茶水,切忌飲食過飽過膩,出門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等降暑藥品以及相應的急救藥品。

溫養脾胃加祛溼

  立秋到白露這段時間暑熱並未消除,暑溼邪氣較重,而脾又具有喜燥惡溼特徵,故而脾臟最易受到傷害,所以這個時候不但要做好祛溼工作,養生也要注重溫養脾胃,《法天生意》中有說:“立秋後十日,瓜果少宜。”就是告誡人們這個時候儘量避免進食西瓜、香瓜等涼性的蔬菜瓜果,如果食入過多陰寒食物,易損傷脾陽。除此之外,可以堅持早晨喝粥,最好是素粥,經常食用可以達到滋養脾胃的作用。

護肺及早防秋燥

  《黃帝內經》中有說:“西方生燥,燥生金。”五行中認為燥是秋天的主氣,而秋季對應西方和金,很多人到了秋天,秋燥之氣開始盛行,會容易出現口乾唇乾,皮膚瘙癢,大便乾結的現象,而秋季的各種燥症多與肺功能不足有關,《黃帝內經》曰:“肺主宣發肅降,肺為水上之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氣憤鬱,皆屬於肺,在志為憂悲,在液為涕,在體和皮毛,在竅為鼻。” 所以從“肺主皮毛”和“在體合皮毛”可知身體瘙癢等秋燥之症多是由於肺臟的關係,因此立秋之後護衛肺臟也甚是關鍵。此外,除了我們常說的通過食用可以緩解秋燥的蓮藕、梨、白蘿蔔等清熱生津護肺之品外,也可以通過穴位按摩的方式緩解秋燥:如經常按摩曲池穴和三陰交穴可以活血滋陰清熱,改善皮膚乾燥狀況;另外按摩合谷穴和迎香穴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擁有健康好氣色。

養生飲食可堅持

  宜多吃蜂蜜、芝麻、百合、蓮子等健脾益氣之品,而豆類、菌類、山藥、紅棗等開胃消食之品也可常食。

推薦食療:

【百合蓮子湯】

用料:幹百合100克,幹蓮子75克,冰糖75克。

製法:百合浸水一夜後,沖洗乾淨。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乾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中藥代茶飲:

【玉竹麥門冬湯】

《溫病條辨》

麥門冬15g,玉竹15g,沙參10g,甘草5g,泡茶飲

功效:養陰潤肺生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