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將爆發信任危機?小鳥云:未來可以改變!

專家預測:雲計算信任危機將爆發你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雲計算”這個術語是什麼時候嗎?在2006年,谷歌公司當時的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在一次行業會議上使用了這個術語,而在同一年,亞馬遜公司創建了子公司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AWS)時,並推出了其彈性計算雲(EC2)。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在那時聽說了“雲計算”這個術語。

到目前為止,雲計算發展已達白熱化,雖然網絡服務商、應用程序服務提供商、存儲服務提供商以及SaaS提供商都已經走了很長的發展之路,但似乎只有在過去的三四年中,大多數企業才開始急於採用雲計算。

然而,雲計算在得到充分應用的同時人們對雲計算的信任危機也逐漸爆發。專家預計,人們對“雲計算”的信心在2019年達到峰值,甚至可能在2020年崩潰。

雲計算將爆發信任危機?小鳥雲:未來可以改變!

為什麼會爆發雲計算信任危機?越來多的企業將其開發測試、核心生產等工作負載遷移至雲端,在充分享受到雲計算帶來的按需所取、彈性分配等好處同時,大型雲提供商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故障事件,也讓用戶看到了雲的負面影響。

首先,公有云故障帶來的系統宕機,數據洩露或丟失,能給企業正常運營帶來沉重乃至致命的打擊。曾經有人計算過,AWS每宕機一分鐘,對亞馬遜自身造成的損失是66240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使用AWS服務的用戶的損失。

其次,雲計算數據洩露帶來的後果也十分嚴重。《2017數據洩露的成本》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條數據丟失為公司帶來的損失為141美元,如果該行業運行著關鍵數據,損失將會更高,如教育行業數據丟失的成本高達246美元/條。更令人擔憂的是,統計顯示,全球每年有近百萬企業因數據丟失而倒閉。

此外,層出不窮的網絡攻擊也在消磨著人們對雲計算的信任值。2017年,蠕蟲勒索病毒“WannaCry”在全球範圍大爆發,“壞兔子”在歐洲多個國家攻擊交通及政府組織,2018年,Facebook數據洩密事件涉及多達300萬用戶隱私,甚至波及總統大選。層出不窮的網絡安全事件,令人至今都心有餘悸。在全民上雲的時代,來自網絡威脅對雲安全帶來了挑戰,數以千萬計的雲服務器中存儲著大量個人隱私數據,一旦為他人所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種種負面影響都無時無刻不在消磨著人們對雲計算的信任值,專家預測的雲計算信任危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小鳥雲表態:雲計算信任危機可待解除結合上文所說的種種情況,人們對雲計算出現大規模的信任危機彷彿成了未來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事實上,人們對雲計算所產生的信任危機是可以解除的。

引發人們對雲計算的信任值降低不外乎與當前頻發雲故障事件所造成的。頻頻發生的雲故障並不說明雲計算不可靠,僅僅反映了在當前雲計算行業的發展仍不成熟。由於技術、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及制約,雲商出現的雲故障的情況也是正常,為了消除“雲”的負面影響,提高人們對“雲”的信任度,目前各大雲商也一直在努力。

國內愈來愈多雲廠商紛紛開始了變革,為解決雲的負面影響,基於雲的穩定架構同時更加註重雲安全生態的建設與完善,並開始研發針對互聯網行業的安全技術、創建自適應安全態勢感知預警系統、攻擊警告實時可視化等等新的技術手段保證雲上安全。以小鳥云為例,小鳥雲的“雲安全”由其安全服務體系構建而成,該體系實質上是技術與服務相結合的安全監控系統。

小鳥雲在成立三年來,一直不斷根據用戶需求調整自身雲服務,以便更好地為用戶提供雲端體驗。自從察覺到用戶對雲計算的信心下降後,小鳥雲也在積極做好雲端安全防護措施:提供5G-20G免費的DDoS攻擊流量清洗,通過專業的DDoS防護設備來為用戶互聯網應用提供精細化的抵禦DDOS攻擊能力;還設立了全面監控及告警機制,面向小鳥雲全線產品提供監控服務。從各個方面做好用戶雲端安全的防護工作,維護用戶雲端業務、數據安全,提高用戶對雲計算的信任度,致力於解除信任危機。

我們也有更多的理由相信,隨著未來雲計算行業以及技術的發展,雲端的安全問題、突發故障等情況也會也會越少出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用戶的雲安全將會得到切實保障,專家預測的雲計算信任危機局面未來將不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