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糖友吃飽,血糖不高的幾個小技巧

許多糖友都有同感,就是飲食對血糖的影響真的非常大,只要哪一頓飯稍微吃得多一點,或者油膩一點,餐後血糖立馬就高了。但是嚴格控制血糖的結果是總也吃不飽,總覺得餓。

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讓糖友吃飽,血糖還不高呢?下面幾個小技巧你可以試試。

拉長吃飯時間

科學發現,吃飯慢容易產生飽腹感。午餐和晚餐的用餐時間最好在20分鐘以上。吃飯時可以提醒自己每一口飯咀嚼15次以上,以延長吃飯時間。

讓糖友吃飽,血糖不高的幾個小技巧

每天吃夠20種食物

食物種類攝入越多,它們在腸道中通過的時間越長, 升糖速度也會相對變慢,餐後血糖更容易控制。

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吃夠20種食物,包括油、鹽、醬、醋、主食、水果、蔬菜等,做到葷素搭配、幹稀搭配、粗細搭配。

如把日常飲食中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精白米麵換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應低的食物,如燕麥、蕎麥、青稞、藜麥、芸豆等,食物種類就多了好幾種。

主副食巧搭配

建議先吃菜,後吃飯。比如吃飯之前先吃一碗焯水的綠葉蔬菜, 然後再吃飯,每吃一小口飯,可同時搭配一大口其他菜餚。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搭配富含蛋白質的魚、肉、蛋、奶、豆漿、豆製品等。

讓糖友吃飽,血糖不高的幾個小技巧

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餐後高血糖的有效措施。從全天總能量攝入中勻出一部分用於加餐,推薦糖尿病病友加餐選擇堅果、水果、豆漿、蔬菜等,儘量選擇正餐中沒有的食物種類,以滿足人體對不同營養素的需求。在10:00~11:00、15:00~16:00之間,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當成餐間零食吃。

帶著快樂心情用餐

吃飯之前調整心情,先做個深呼吸,排除腦子裡的工作和雜念專心吃飯,認真數數自己一口食物咀嚼幾次,好好體會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粗糧不能少

粗糧相對精米麵來說都是膳食纖維含量高,而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食物。 包括全麥製品(大麥、小麥、黑麥)、豆類及其製品、各種薯類、雜豆類、蕎麥、莜麥、青稞、藜麥,均是適合“糖友”的中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

文章來自:

糖醫生(微信號:Diabetes_doctor),關注公眾號,加入糖友群、諮詢醫生,獲取更多糖尿病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