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沒人看樣板戲了?

用戶52910470924


想一想,年齡最小的經歷“現代京劇”和“現代芭蕾舞劇”獨佔舞臺的人,也已經五十出頭了。年齡再小一些的人,對那個年代是文藝舞臺是根本沒有記憶的。

那個年代“傳統京劇”被禁演了,只有“現代京劇”可看,後來重演“傳統京劇”年輕的觀眾們根本就興趣不大,現在連當年最小的“現代京劇”觀眾都已經老了。

“京劇”失去了年輕觀眾,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呀!


四、五十年過去了,那些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少年時光的“京劇”藝術家全都老去了。

無論是“傳統京劇”,還是“現代京劇”現在都需要有新的觀眾呀!沒有新的觀眾“京劇”就將伴隨回憶很快老去了。
我的少年偶像,童祥苓先生。真是太棒了!現在在時候還會去搜一搜童老先生的視頻來看看,童老先生的那股子精氣神真是沒得說呀!

記得九十年代末還看過一次中芭的新一代演員跳的《紅色娘子軍》,真是美好的回憶!



最愛洪雪飛和楊春霞,“風聲緊”和“亂雲飛”時常都會哼哼一下,還有“智鬥”和“家住安源”。

總之,希望這些美好的經典劇目能夠傳承下去。


阿丹151014015


實際上並不是沒人看樣板戲了,而是現在的演員基本上沒人能演,或者沒人想去演這些戲了。而且現在的京劇演員大多數都是流派傳人,自己流派的戲都不一定能演好,更別提去演樣板戲了。

現在還是有人看樣板戲的,但是多為舊時遺留下來的影片,同一部影片,也總不能翻來覆去的看吧,所以這才造成了樣板戲沒人看的這一假象。

樣板戲大多數誕生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距今少說也有四五十年了,就算當時的演員都是二十歲左右,現在也六七十歲了,他們基本上都退休了,也很難湊齊原班人馬來演出。

而非原班人馬演出的話,又很容易受人詬病,演的再好也會有人噴,演差了更是會被罵個狗血淋頭,覺得糟蹋了經典,所以輕易也沒人敢演樣板戲。

再加上現在新時代的演員,多數是跟著流派在走,很少再有當年樣板戲的那些演員,多派兼學的了,所以也很難再唱出那些富有個人特色的味道了。

可能就是因為樣板戲現在沒人演了,才導致人們覺得,是不是現在的樣板戲沒人看了?的確是有這個傾向,現在看樣板戲的人肯定要比以前少。

不過也並不是真的就沒人看了,喜歡樣板戲的觀眾還是有很多的,尤其是當年的八大樣板戲,堪稱一個時代的經典,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現在也有不少人,在懷舊的時候,會拿出樣板戲來聽聽,畢竟這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而且樣板戲集結的名家眾多,流派紛呈,聽起來也非常的享受。


魏青衣


樣板戲雖誕生於文革,但部部都是經典,是那個年代我們兒時的記憶,是我國融合傳統文化和吸收西方古典文化的結晶。當然長年上演,代代相傳。

比如我這個文藝愛好者,就收藏有京劇樣板戲和現代芭蕾舞劇的影碟。隔上一年半載的,就會拿出來再度欣賞。我是中國竹笛愛好者,還把京劇《智取威虎山》裡,孤單英雄楊子榮打虎上山的一段音樂,自己吹奏用手機錄音後,用作自己永久不換的鈴聲。

在民間,各種城鄉組建的業餘民族樂團和西洋樂隊裡,樣板戲的音樂是常有演奏,如《沙家浜》中《朝霞映在陽澄湖上》的唱段,就是文藝演出的保留節目。

在官方,如央視十一頻道戲劇欄目,也時有重播(如同老版電視劇《西遊記》一樣),而各種電視文藝晚會上,各行演員們常常跨行反串演出。經典就是經典,不象流行歌曲時過曲散,它們永遠也不會被人忘記。

向經典致敬!1964年版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一代人的記憶。下圖的“娘子軍”芭蕾舞演員,大概已經是第五代了。

中國特色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洋為中用的基礎上,融匯編創了中國民族民間的舞蹈語彙,把中國武術刀槍棍棒搬上舞臺就堪稱是一大創舉。記得當年西方的藝術家和觀眾看後,都驚掉了下巴。結果卻證明這種大膽嘗試和重新,是非常成功的。

最新一代的中國芭蕾舞演員們,身材好個子高,舞臺形象一點也不輸給他們的前輩。


默金cc


誰告訴你現在樣板戲沒人看了?你這樣說有什麼依據?做過調查嗎?統計過數字嗎?沒有的話,請不要亂講。

曾經的樣板戲,它是一種情懷,一種經歷,是一種無論現在貧賤高低,但一回憶起來就禁不住心潮澎湃的心路歷程。



《紅燈記》裡的鐵梅、李玉和,《智取威虎山》裡的楊子榮,《白毛女》裡的喜兒……。那是當時傾全國之力打造的藝術經典,豈是現在一些小小的娛樂公司所能比的。


只是時代不同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變了。但無論怎麼變,經典永遠都是經典。它是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會因為現在欣賞的人少了而被淘汰拋棄。古代的那麼多優秀文學,怎麼就沒見說當糟粕一樣清幹掃淨呢?一個道理。

得承認現在看樣板戲的人越來越少了。但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關注的人少一點,對它的破壞、歪批橫改自然就少一點。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沒有誰強迫誰去欣賞樣板戲,它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的人對自己曾經激情燃燒歲月的美好記憶。我們沒有資格剝奪他們的這種權利。


純陽命理


這個問題就太主觀了。

現在不是有沒有人看樣板戲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能演得了樣板戲的問題。

樣板戲在當時是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演員打磨出來的,每一個唱腔,每一句唸白,每一個鼓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是經過細心雕琢的,對演員來說,要求比較高。

對演出單位來說,樣板戲因為演員比較多,更加註重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像傳統戲曲那樣,對主角比較突出,而現在看京劇的人和以前一樣,都是追星,也就沒多少耐心了。

比如說樣板戲的身法,就不是傳統京劇的身法,而是融合了芭蕾舞在裡面的,這對普通的京劇演員來說,拿捏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

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強調流派什麼的,越來越傾向於所謂的恢復和繼承傳統,演員也越來越強調師承關係,用門派來給自己增光,而像樣板戲這種取眾家之長的東西,自然很容易受到冷落和排擠。

在上海天蟾劇院看過一次新排的《智取威虎山》,說實話,感覺很糟糕。因為故事情節比較複雜,容量比較大,所以,雖然演員很賣力,但是仍然給人感覺是在快進式播放,節奏特別快,基本上沒法看。

不過,相比之下,除了京劇之外,當初被改編成各地的地方劇種的那些樣板戲,倒是有些比較大的劇種還能堅持演下來。比如豫劇、秦腔,尤其是豫劇,就比較適合樣板戲,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適合現代戲的劇種。


蕭武


這個說法不準確,不是沒人看了,而是除了特定人群看的人少了。樣板戲和我國其它優秀文化遺產一樣,進入了一個儲藏期,就依八個樣板戲為例,每個劇情就代表一個歷史時期的精品,從劇夲選擇,到編劇集中了全國優秀文藝學家悉心打磨,從演員選拔也是千里挑一式的京劇骨幹,一招一式摸爬滾打,千錘百煉幾年才創一精粹,無論從作品到藝術以及演藝都是劃時代的無以論比,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否定當年這些文藝學家及演藝家的付出。

樣板戲所以在當時得以推廣,除了政治因素,還有藝術改革動力,比如在八個樣板戲中引用的西方樂器參與其中,起到了烘托氣氛的加快節奏的作用,芭蕾舞劇則顯示中國舞蹈結合西方舞蹈於一體,展現中國人體美的創新,這也是中國並不是完全閉關鎖國的一個例證,當的叫洋為中用。

因此要理性地看每個問題,一個事物的發展有自己的規律,由盛到衰,由衰到迴歸歷史理性,它是一個隨圓形過程,樣板戲在迴歸理性,作為一個歷史見證而永存於世。這也與當今社會節奏快,知識碎片化狀況嚴重,心情浮躁,難以沉下心來搞藝術創造,難出精品,有些人抱著懷舊心態,再次迴歸本位,思考如何突破當前僵局,打開藝術新局面有關。因此不是關注樣板戲的少了,而是隨著特定人群和有志於中國文藝創新的人增加,會逐漸多起來的,為的是為開創新時代文藝鋪路!


狼煙一九三一


說沒人看樣板戲了,就是個偽命題。其實我所知道的很多中老年人都想看,可也得有地方去看啊?電視上沒有播出,劇院裡沒有演出,這些年被別有用心的人汙衊的,人們談文革色變,所以即便是有很多人想看,也沒有機會去看了。個人有個想法,一些地方的小劇團,目前由於改制等種種原因,生存艱難,步履維艱,不妨嘗試一下重排樣板戲,到各地巡演?肯定會有效果的,但不排除會有人從中阻攔,設法刁難。這也是樣板戲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主要原因。


用戶6049061907


自問自答:以前在南方週末看過一篇回憶文章,說放映隊到鄉下放映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電影放不到一半,老百姓就走完,只有三個老頭堅持看完,開始還以為這仨老頭覺悟高,感動之下一問才知道:一個老頭說這電影全是啞巴演的,另一個老頭說不可能,於是兩個老頭打賭,看完電影,看這些跳來跳去的演員會不會說話,是不是全是啞巴。第三個老頭為打賭的兩個老頭作證,一直陪同兩老頭看到最後。看完之後,仨老頭一致得出結論:這電影裡面的人全是啞巴。這個事充分說明:哪怕是在特殊年代,這些遠離大眾的樣板戲,即使是強行灌輸,老百姓也是不喜歡的。哈哈哈哈


用戶52910470924


革命現代樣板戲,

我們這代有記憶。

因為我是六二年,

兒時戲劇難忘懷。

六九年時上的學,

文化革命真紅火。

紅燈記,白毛女,

威虎山,真驚奇。

沙家浜裡有傷兵,

最愛紅色娘子軍。

那時看了還不忘,

好多戲詞都會唱。

自從抓了四人幫,

樣板戲曲全封倉。

從七六,到今年,

四十二年不再演。

五十五歲以上的,

至今都是難忘的。



翼城笑星白生文



不是沒人看,是不怎麼演了,想看也看不到!樣板戲為發揚普及提高京戲,舞劇,交響音樂等,作出了巨大貢獻。很多人學會看京戲,舞劇,交響音樂,都是從樣板戲開始的。而且開創了交響音樂伴奏京劇的先河,把世界上這兩大頂尖藝術形式有機的結合了起來。不但一般觀眾能接受,連傳統戲迷都覺得耳目一新。由於管絃樂隊的音樂表現力極為豐富,為塑造英雄人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舞劇本身就是用交響樂伴奏的。她用音樂與舞蹈語言塑造人物形象,順理成章。但用在京劇上確是大膽的嘗試,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杜鵑山中柯香的唱段,如“無產者,,,,,"與"亂雲飛"。智取威虎山中的"塑風吹","今日痛飲慶功酒",都是典型的大樂隊伴奏形式!特別是"打虎上山"的前奏曲,更是交響樂隊伴奏的力作!當然沙家濱中的"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聽對岸響數槍,,,",“風聲緊","十八棵青松"及"飛兵奇襲沙家濱",無一不是交響樂伴奏的精彩唱段!

如果說交響音樂給京劇伴奏是京劇史上的輝煌,那麼用交響音樂來演奏京劇,更是交響樂的成功範例。由李德倫老師指揮,中央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音樂沙家濱",更是中國交響音樂的豐碑。勘稱不可複製的經典,樂曲規模宏大,演技高超。樂章中不但創造性的發揮了西皮與二簧的音樂特性。曹連生,梁美珍,林寄語三位歌唱家的演唱,不失京劇的韻味和歌曲的特性,可謂天衣無縫,耳目一新。還大膽的在尾聲“勝利"一場中採用了京劇"高撥子"唱腔。以大型合唱的形式表現波瀾狀闊的抗戰場景與人民勝利的輝煌!憶得一位西方指揮家攻擊京劇文武場音樂是噪聲藝術!如他聽了中國交響音樂"沙家濱"又做何感想。我料他也無法完成一偉大創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