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十朝古都,为何很难成为大一统政权的首都?

木沐_Y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几朝古都的问题,南京表示心好累,因为有说“六朝古都”的,有说“十朝都会”的。但无论怎么说,南京很难成为大一统首都或者作为大一统首都时间短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南京位置太偏

我们可以以唐朝为界,划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唐朝前,包括唐朝,我国封建王朝基本都以长安和洛阳为都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邯郸临漳县的邺城成为新的都会,但是后来被隋文帝彻底焚毁。因此长安或者洛阳基本都是各政权定都的首选。

甚至在北宋和明朝,赵匡胤和朱元璋还想将都城迁到其中一个城池。

唐朝之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西北方向,比如匈奴、鲜卑、突厥等都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政权,这些政权不仅占据了蒙古高原,还将势力延伸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地区。

而同时期,中原王朝的丝绸之路逐渐兴盛,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发生了直接的冲突。从汉朝开始,中原王朝开始经营西域,一直到唐朝中期,此时的中原王朝,主要的扩张方向是东西方向,因此长安和洛阳组成了梯次防御的形态,所以隋唐时期开始实行长安洛阳两京制。

此时的南京,相比于长安和洛阳,位置太靠东!

唐朝灭亡后,丝绸之路开始走向衰落。宋朝开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起来,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形式。这种经济形态的转换带来的是都城的不断东迁,长安和洛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北宋以汴梁为都,元朝以后以北京为都,都比长安和洛阳位置偏东。

南京不是也偏东吗?为什么不能成为都城呢?这是因为除了经济形态的变化,中原王朝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变。

唐朝灭亡后,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开始转向东北方向,辽金等政权都是发源于东北地区,对两宋政权造成巨大威胁,清朝也是起源于东北,进而统一中原。

所以这时候的中原王朝想要固守中原,就一定要将都城设置在北方,因为我国的地形是自北向南倾斜,如果定都南方,对北方的控制势必十分微弱,只有将都城设置在北方,才能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同时控制南方的广大区域。

从这样的南北方向看,南京的位置是太偏南了。

概括起来,南京之所以难以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是因为它的位置决定了对西东北等地天然地缺乏控制力,所以难以成就大一统事业!

2、南京起步较晚

最早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具体来说就是中原地区。

当时的南京,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直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南京才开始发展。

因为经济的起步较晚,所以在南北朝以前,南京从来就不是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备选之地。

而在唐朝之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出现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的现象,而此时的南京所在的苏浙地区,恰好成为中原王朝的赋税重地,所以南京也成为中原王朝的经济中心。

之所以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要出现分离,是因为统治者要平衡南北的发展,一旦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都南移,那么势必导致北方地区失去控制。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南京更不会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南京,六朝古都,而且多是半壁江山的首都。两个最明显的例子,朱元璋定都南京,最后朱棣又迁都北京,虽然与北京是他大本营有关,但也是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蒋介石定都南京,实际上是以江南六省作为自己的基本盘,对北方尤其是东北控驭不够,最后被共产党从东北带来的百万雄师给逐出大陆。

所以都城,对一个国家影响巨大。在山岳时代,都城一定要在地形开拓,具有重大政治、军事和经济意义的地方,依山傍河,比如长安和洛阳;在运河时代,都城一定要在水运方便的地方,比如南京、北京和汴京;在海洋时代,都城一定会靠海。尤其对大国的首都来说,一定要考虑军事因素。新中国把首都放在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了苏联因素。

从这些方面考量,南京有很多先天不足,虽然有钟山、长江之险要,但只可号令东南,对西北、东北影响不足。


青年史学家


古时候,南京确实做过很多次都城,但是其政权大多不长久。一次算是偶然,但是每次定都南京的政权都很少有成为大一统政权的,这里面,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我们大概回顾一下历史。

南北朝的历史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彼时宋齐梁陈在南方,定都南京与北方政权割据对立,但是,我们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南方定都南京的基本上综合实力都不如北方政权,唯一出色的时期,就是刘裕北伐,但是人为因素更加显著。

还有就是隋朝初年,南陈的灭亡,宋朝初年,南唐的灭亡,后来南明的灭亡,近代的就不多说了。明朝虽然前期定都南京,后来靖难之役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综上,南方政权定都南京,很难大一统。我觉得,首先是地理因素,南方水网密布,民财殷实,但这些只适合偏安一方的小朝廷,不适合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南方多水,少马,没有多少适合养马的地方,而在冷兵器战争时代,骑兵是非常重要的兵种,两相对比,盛产战马的北方优势很明显。


再者,南京对于大一统政权来说,位置不佳,虽然有富庶的东南供养,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很难实现对北方和西北的控制,只能做起家之地,不能做长久的国都。

【我是颍州小史官,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颍州小史官


南京准确的来说是六朝古都,其中三国中的吴国、东晋、还有五代十国中的宋齐梁陈等都在此建国,除这些之外呢,还有一些政权或多或少都在这里有过历史,比如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还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再者之后老蒋的国民政府,而除老朱外,其他人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建立形成大一统政权,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南京从自然环境上来说在古代还是颇为有利于建国的,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又有长江天堑,既能震慑南方,又可阻挡北方之敌,当然了这也仅仅限于古代。而古代在这里建国的虽多,但除大明朝朱元璋一帝之外,几乎没有那个大一统王朝的君主选择立国于此,这其实原因在于古代南北方的差异。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经济中心是北方地区,包括现今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相比于南方错综复杂的水路地势,北方无疑处于交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达地区,而古代科技的落后就限制了南方各地的发展,而南京虽说有紫金山之险,朱元璋更是认为有帝王之气,但是最后大明朝也迁国都于北京,这就说明了南京可作为一方诸侯之都,却不能辐射整个中国。



而步入近代,因为科技的发展南北方实力对比出现了差异,但南京毕竟是处于平原地带,几乎无险可依,而之后在南京保卫战中,面对日军的进犯国军更是手足无措,死伤惨重,短短数日便沦陷,因而地势地形所构成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这里不能成为大一统政权的首都。


历史之绝唱


郁郁王气镇金陵!南京作为我国十朝古都,自是它地理重要,王气所聚。

南京地理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上可达巴蜀,下可出大海,北通江淮,南连浙水,形势天成,钟灵毓秀,素有“龙蟠虎踞,王者之气”干古帝王都之称。

然纵观古代定都南京的王朝,没有一个国运长久。自三国东吴孙权开始,历东晋,刘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初,大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十朝帝王,历经一,二代,匆匆几十年,就国破人亡了。这始终是个历史之迷,令人们猜测,狐疑上干年,成为后人对帝都议论,颇感兴趣的话题。

有一种传说,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最后一次东巡到达南京,随身方士对他说:南京山势不俗,地势险峻,五百年后会有天子气。始皇帝一心想帝业传之万世,这里的王气不就终结了他的万世帝业梦想了吗?于是派人凿断了方山地脉。

方山地处南京东南,山顶平坦,犹似官印,是上天赐予南京的一座吉祥命运山。秦始皇凿断方山龙脉,令秦淮河与长江沟通泄去了南京的王气。

定都南京国运不长,自有它的宿命。其中真正原因令人费解,或将成为干古之迷。

欢迎共同探讨!


老贾😀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成为什么历史上北伐战争多以失败为主?在下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和经济。南宋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是在北方,虽然北方战乱不断,但人口总是高于南方,古代战争胜利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口数量,而战争就是烧钱,所以经济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二是地理形势和军需运输。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行军打仗,士兵集结,粮草运输,北方因交通便利会更快的集结兵力,囤积粮草,而南方需要的时间更长,奔赴战场,北方早已枕戈待旦。三是军队战斗力。为什么大部分的时候北方战斗力强于南方,这是因为北方政权要时刻提防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而且北方产马,骑兵精良,战乱不止,使得军队战斗力一直保持强硬,一旦出现英主,统一北方,那整体战力是真的强,反观南方,多江水,善水战,北伐无用,而且南方局势相对北方平和,军队整体较弱,民不识兵的情况常有,萧梁时甚至出现不知战马为何物的情况。所以历史上也有北出将,南出相的说法。

历史上北伐成功应该只有朱元璋这一次,民国那次应该也算失败吧,不是很清楚,隐约记得北伐失败后期又来了一回二次北伐。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北伐成功,一方面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高明之策,使得自身实力得以发展,并避免了无畏的战争,相对应的张士诚,陈友谅等人皆称王称帝,引得元朝大力进攻。另一方面元朝内部的分裂,多个党派相互攻击,削弱了援军战斗力。再一方面就是元朝对人民的剥削政策,这使得各地起义不断。朱元璋先同意江南,然后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万击破元大都,元朝君臣出逃元上都,自此,中原重归,燕云重归。


方山中人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虎踞龙盘,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为什么这么好的地方很难成为一统天下的政权首都呢?


难道真的是秦始皇斩断了地脉,断了龙气?其实未必,南京为什么不能成为大一统的政权的首都呢?孟子已经回答过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正是因为南京城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帝王不太昏庸,北方势力都不可能短期内打进南京。因此安逸的南京最容易滋生奢靡享乐的风气,国家上层建筑就容易腐败。

南京周边地区也就是江苏自古都是鱼米之乡,生存环境极佳,民风淳朴远比不上北方边境地区民风强悍。因此江苏地区并不是兵源地,更多的是文人政客。冷兵器时代没有稳定的兵源国家自然不能长治久安。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是明君“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道理都懂,因此都很少定都南京。


张野禅


因为短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275586b3af8da187a0b2307120244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