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鼓励鼓励的是啥

God will not look you over for medals,degrees or diplomas, but for scars. (Elbert Hubbard, American writer, 1856-1915)

上帝并不看重你的奖牌、学位或证书,上帝检视的是你的伤痕。

——阿尔伯特·哈伯德

美国作家,1856-1915

以兹鼓励鼓励的是啥

01

朋友跟我说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在他还很懵懂的年纪,一次期末考试,他考得还不错,老师给他发了他这辈子的第一张奖状,上面写着:恭喜XX同学,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特发此证,以兹鼓励。当时的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这个奖状有什么用。看到“以兹鼓励”几个字,却找不到用来鼓励他的到底是什么。于是去找老师,询问是否忘了发他鼓励他的东西。老师和他解释了半天,他终于明白原来老师是用这张“纸”来鼓励他。然并不觉得有什么卵用。

02

以兹鼓励鼓励的是啥

电影《人生遥控器》,男主忽然得到一部万能遥控器,可以掌控时间,只经历自己感到愉快的部分,结果忽然发现,自己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妻子也离开了他,留给自己的是挣不够的钞票、大大的肚腩、空虚和迷茫感。为什么妻子会离开我呢?为什么孩子说我不懂他呢?影片中,男主是有时光机,可以后悔。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可能由于追逐更高的荣誉、更多的钞票而忽视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为什么活着。也会对内心渐行渐远的爱人、孩子感觉到不理解,不理解他们的世界,我在外面辛苦挣钱,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理解我呢?你为什么不能把孩子照顾好,把饭做好,把我照顾好呢?竟然有这么多内心没长大的孩子。

03

现在社会压力大,心理问题高发,有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人可能会想,有钱了就不抑郁了,买了房子就不焦虑了,还完贷款就不焦虑了,等还完了贷款想着再买辆车或者有2套房子就不焦虑了,结果就一直追逐下去。当然现实的问题终归是问题,追求物质方面的更好享受也不是过错。但是,也不能忽视了身边的人,以及自己是谁。

学校里,学生会讨好老师,对于老师的“口头奖励、小红花”等等特别看重,这似乎预示着学生会在学校里有很高的地位。长大了,单位里也是这样。为了追求领导的夸赞,晋升的机会,互相攀比,互相挖坑,有些甚至激烈如宫斗。

就像此岸和彼岸,记得叙事疗法传播者李明老师讲过,人生本没有此岸到彼岸,总想着彼岸更好,会活不好当下的此岸,总想着以后会好的,难道就能忍受着当下的苟且吗?人生可能忽然一下子到了终点,彼岸却一直没有到达,幸福永远在前方,似乎永远唾手可得却永远够不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体验过才是王道。

04

以兹鼓励鼓励的是啥

娜塔丽·波特曼13岁饰演《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女主,开始了边拍戏边读书的生活,之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她在哈佛校园中告诉她的师弟师妹们,“成功带来的果实并不那么值得信任。除非,你知道做事的目的。失败带来的果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如果你知道做事的目的。”

你知道你做事的目的吗?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到的东西,是否值得,是否如当初想象的那样:得到之后我就幸福了。有一个检验的方法,可能费了好几年的力气通过一个考试,得到了之后你的满足感能持续多久,选项1:短暂的满足,随之而来的是漫无目的的空虚;选项2:无感,考过之后想接下去考什么,像考试机器;选项3:不只是当下,每每想起内心都很快乐。

小结

那么多拿来鼓励我们的东西,到底以什么样的鼓励我们的内心才能更富足呢?探索自我,先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可能才会更真切地感受到快乐。

有一个问题是问自己“我是谁”后面跟着数十个选项,除了名字,工作,学历,职务,地位,你还是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