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我们常会将鼓励和表扬混为一谈,或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或像多数父辈一样认为,绝对不能惯坏了孩子,就得棍棒底下出孝子,稍加夸奖,孩子就会骄傲、自满,然而下面这个实验的结果会改变你的三观,鼓励与表扬带来的结果真的大相径庭。

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五年级的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也同样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相当出色的完成任务,测试完成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们,并附上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的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努力的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个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维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奖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的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表达说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测试。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这一轮测试中德维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都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维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同样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维克还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的孩子不自觉的就会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这个实验重复了很多次,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是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比如“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高兴。”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绩,比如“爸爸看到你得了第一名为你骄傲。”这个研究再次证明了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观点:表扬会妨碍孩子承担风险挑战难度,它会造成孩子患上寻求认可上瘾症,鼓励使孩子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所有正面管教的系列书籍里都教给我们鼓励的价值而不是表扬的好处。

科学教育,“鼓励”与“表扬”,二者差距竟如此之大!

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不会立刻“死”,但他们会枯萎。表扬就像糖只能偶尔吃一吃,吃多了就会蛀牙。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成年人也是一样的,我们都愿意尝试那些受我们主导和控制的事情,而避免那些注定改变不了的尝试。比起听到赞美自己聪慧,我们是否更愿意听到对自己勤奋努力的肯定呢?

那些想将表扬变成鼓励的人在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时,就觉得在说话前停下来想一想是很尴尬的一件事,如果不确定自己说的话到底是表扬还是鼓励,记住下面的几个问题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