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號:8月28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金融號:8月28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中國金融網-金融號:8月28日金融市場觀察、分析、預測與展望

中國改革開放具有全球性意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中共十九大對中國的政治秩序建設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沒有一勞永逸的政治秩序,任何政治秩序必須與時俱進。中國的政治秩序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這是一種西方之外的選擇。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顯示出對中國發展方式的興趣。儘管中國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但這一選擇的存在本身具有全球性意義。

法國橋智庫主席若埃爾·呂埃:中國改革開放獲得成功的重要一點是,中國循序漸進地推行改革舉措。中國的五年規劃從未中斷過,以這些規劃為核心,中國按既定的步伐實現了一個個發展目標。從地理區位上看,從經濟特區開始,中國的各個省區市陸續加入到改革開放中來。各省區市間人員、資金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動。中國尤其注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中國政府制定了許多創新發展規劃,由部委牽頭,公私主體團結合作,實現了許多領域的技術進步。

從全球範圍看,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也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活力。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為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韓國慶南大學教授李相萬:回望40年曆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勞動力水平,展現了中國在解放社會主義生產力及建設富強國家方面的自信心。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順應全球化潮流,積極向世界開放,引入海外資本和技術,設立經濟特區,為吸引外國製造和生產資本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重要突破,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日益寬廣,開放之門越敞越大,展現出了合作共贏時代的大國姿態。

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寬,正逐步為優化全球治理注入動力,中國也通過改革開放在國際社會擁有更多話語權。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例,這是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的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益實踐。“一帶一路”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沿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在全球範圍逐漸產生“溢出效應”,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和普遍認同。

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超5萬億美元

8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介紹共建“一帶一路”5年進展情況及展望,並答記者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得到全球積極響應和參與,經過5年的實踐,“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取得了重大進展。 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還在狠抓重點項目、強化金融支撐、密切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與沿線國家雙向旅遊人數將超過8500萬人次,旅遊消費約1100億美元。

“5年來的實踐表明,共建‘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和發展方向,國際認同日益增強,合作伙伴越來越多,影響力持續擴大。”寧吉喆說,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30%,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有利於分享相互發展的機遇。過去幾年,中國和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

——5年來,我國同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1%。

——5年來,我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年均增長7.2%,在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5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2%。同時,不斷放寬外資准入領域,營造高標準的營商環境,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

——5年來,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共82個,累計投資289億美元,入區企業3995家,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20.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

貿易保護主義將危及美元地位

近日,國際媒體密切關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最新發展。路透社和《金融時報》分別從美元體系和美國中小企業角度發表文章認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在危及美元儲備貨幣體系的同時,導致美國中小企業和消費者也“在劫難逃”。

路透社發表文章表示,美國孤立主義政策將危及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各經濟體央行外匯儲備中美元比重有所降低,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匯率估值的變化。但是,美國在國際舞臺上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可能加快這種下滑速度。

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加倍強調“美國優先”的立場,發動貿易戰、匯率戰,並加劇可能引發真正戰爭的地緣政治衝突,外國央行或許有很充足的動機來削減美元敞口。當前,美國通過限制某些國家使用美元這種全球儲備貨幣對其加以制裁。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等一些國家已經在考慮如何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避免美國對其施加的懲罰性制裁。

文章認為,美元作為全球首選儲備貨幣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但美元的地位不會一成不變。文章引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巴里·艾肯格林研究認為,美國與盟友之間的外交和軍事關係緊張造成美元“安全溢價”喪失,進而導致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大幅下降。

文章最後表示,考慮到美國當前與多數國家,甚至與其盟友為敵,國際反擊美元的能量正在集聚動能。即使各大央行外匯儲備不會出現迅速明顯的變化,但美元長期以來作為全球外儲貨幣之王的地位眼下可能要比過去幾十年更容易動搖。

《金融時報》發表題為《美國小企業在中美貿易爭端中“求放過”》的文章,表示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的做法將造成其國內消費者和中小型企業面臨巨大沖擊。

文章表示,當前幾乎所有美國經濟部門都在擔憂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多數企業需要全球供應鏈條,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產品供應。全球供應鏈條的穩定對於美國企業保持價格優勢和利潤空間非常重要。在當前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擔憂以前的好日子到頭了。

我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初步建立

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27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帶動了創業創新熱潮,但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差距。根據世界銀行評估,2017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78位,在全球只處於中等水平。優化營商環境還需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深化認識、凝聚共識,從打造全球競爭新優勢、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3個方面深化認識,切實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3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並在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選取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

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近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表示,自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調整了“逆週期系數”,以適度對沖貶值方向的順週期情緒。預計未來“逆週期因子”會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這是繼今年1月各中間價報價行相繼將“逆週期因子”調整為中性後,時隔7個月再次重啟。據瞭解,“逆週期因子”由各報價行根據經濟等基本面變化、外匯市場順週期程度等自行設定,調整“逆週期因子”可以適度校正市場供求中順週期因素對收盤匯率的影響。去年5月份,為了適度對沖市場情緒的順週期波動,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核心成員基於市場化原則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原來的“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子”。引入“逆週期因子”有效緩解了市場的順週期行為,穩定了市場預期。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從市場影響來看,“逆週期因子”傳遞了較強的通過價格方式進行逆週期調控的信號。此前“逆週期因子”的推出、調至中性,以及兩次發揮作用均對即期美元對人民幣產生較大影響,甚至扭轉了短期市場行情。

金融科技發展需找準創新與監管平衡點

金融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給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帶來了各種風險事件和監管難題。如何有效識別和防控風險,如何對金融科技全方位監管,如何把握好監管的時機和力度,尋求監管與創新的平衡,也考驗著監管者的智慧

近年來,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相關研究與應用,通過技術與場景、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推動金融產品與服務實現綜合化、智能化、移動化發展。

金融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在給行業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相關風險也日益顯現。當前,一些金融風險事件背後,凸顯的正是由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風險防範和監管難題。對行業來說,在利用各項金融科技時,需加強防範內部和外部風險,將防範風險放在首要位置;對監管機構來說,需要創新監管模式,打破體制機制約束,實行全方位監管。

有創新就會有風險。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郭為民認為,對銀行來說需要防範兩類風險,一類是操作風險,一類是系統風險。“舉例來說,金融科技讓很多業務實現了線上化,節約了借貸雙方成本,也具有便利性,但其中也存在風險隱憂。對銀行來說,很難判斷交易對象是否‘本意’操作,由此帶來了一系列風險。另外,在操作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失誤,帶來操作風險。”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與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金融科技行業目前發展仍不平衡,第三方支付相對比較發達,但網絡貸款行業尚處於野蠻生長狀態,股權眾籌發展停滯不前。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過快發展和創新帶來了諸多風險問題。

新興市場投資風險偏好持續弱化

近期,土耳其危局引發了新一輪全球性投資風險偏好調整,其中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因內部基本面因素面臨嚴峻挑戰。南非、印度等高風險國家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尼等高度依賴外部融資和自身經濟基本面相對脆弱的國家所受衝擊較大。

土耳其危局的持續發酵引發了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和大規模資產配置調整。這一避險模式即使在高歌猛進的美股市場也同樣上演,美股中的科技股和金融股成為資金撤出的重災區。

由此不難看出,防禦性的投資姿態在新興市場資產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其中,最為保守和悲觀的是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團隊。該團隊在接受採訪時說:“儘管當前新興市場總體基本面穩健,但市場進入熊市態勢明顯且面臨未來政治不確定性衝擊,建議投資者進一步削減新興市場的風險頭寸。”

摩根士丹利的評估和投資建議在國際金融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得到了印證。國際金融協會副總監埃米爾·提菲提克表示,土耳其貨幣暴跌明顯衝擊了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資產整體的持有意願,造成新興市場資產和貨幣進一步承壓。

國家外匯管理局嚴厲打擊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通報了8家銀行、5家企業、8名個人共21個外匯違規典型案例,主要包括銀行未盡真實性審核義務違規辦理相關業務、企業虛構貿易背景逃匯、個人非法買賣外匯或逃匯等違規行為。外匯局對此作出了嚴厲處罰,總計罰沒款5737.48萬元。

近年來,外匯局針對銀行、個人、企業轉口貿易等重點主體和業務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以維護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防控金融風險。

此次公佈的8起銀行案例中,銀行未盡真實性審核義務違規辦理轉口貿易及內保外貸被多次提及,成為銀行外匯業務違規主要問題。

例如,匯豐銀行北京分行2014年8月份至2017年6月份在辦理內保外貸簽約及履約付匯時,未按規定對貸款資金用途及相關交易背景實行盡職審核和調查,被處以罰沒款842.22萬元。

例如,2016年1月份,恆豐銀行溫州分行未按規定盡職審核轉口貿易真實性,憑企業虛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被處以罰沒款146.4萬元。

專家表示,這些違規案例暴露了目前銀行在執行外匯真實性審核時的風險控制“盲點”。銀行作為中介機構,應該更為有效地建立內控體系和制度,按照外匯管理法規,履行真實性審核職責,有效維護外匯市場的經營秩序。

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為貿易戰埋單

美國政府四處挑起和升級貿易爭端給美國經濟帶來何種影響?人民日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經濟學高級研究教授安妮·克魯格。克魯格認為,“貿易戰將給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雙方同時帶來打擊,美國經濟將為貿易戰埋單”。

克魯格表示,儘管美國政府表示儘量避免對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商品加徵關稅,但從長遠看,只要貿易戰不停止,消費者肯定會蒙受更多損失。隨著美國製造商的成本超過其海外競爭對手,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為商品支付更高昂的價格。

連日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華盛頓舉行聽證會,就擬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一事聽取公眾意見。聽證會上,眾多企業代表表示,加徵關稅可能迫使企業提高商品價格。紐約州傑斐遜港的充氣皮划艇經銷企業海鷹船公司明確表示,加徵關稅“必然使額外的業務成本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最終影響產品銷售,導致訂單減少”“訂單減少意味著傑斐遜港將不得不裁員,導致工作崗位減少”。

克魯格認為,當前貿易戰給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市場上有部分企業在押注,認為關稅措施最後會被取消;第二,部分企業在關稅措施真正生效之前選擇了迅速買進,或迅速賣出,導致一些數據被人為抬高;第三,部分受關稅措施打擊嚴重的企業會選擇儘可能長時間地撐下去,所以並沒有馬上將貿易戰的影響反映出來。

刷臉支付將取代掃碼支付

從掃碼時代開始,大眾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現金、銀行卡、錢包已經不需要帶了,只需一臺手機就夠了。但移動支付仍有許多不方便之處,操作時還需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平臺才能夠付錢,對於視力下降的老齡人和不甚遺失手機的人還會有資金安全風險。

在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金融展上,一家AI獨角獸公司展示了他們“雙屏刷臉收銀機”,僅靠刷臉瞬間就能完成支付,臉部特徵的唯一性保證了安全性,支付變得更加便捷和安全。現場觀眾紛紛感嘆“科技進步得實在太快了”。

上市銀行理財餘額齊降 投研人才爭奪戰打響

來自證券時報的消息稱,梳理半年報發現,明確披露表外理財餘額口徑的10家銀行中,6家下降、4家上升。值得說明的是,餘額增加的均為中小型銀行,表外理財規模較大的銀行都在有意識地壓降存量。且毫無意外的,多家銀行的理財業務中間收入延續了去年末的下降態勢。

截至6月末,理財餘額上升的有江蘇銀行、寧波銀行、成都銀行和盛京銀行。其中,理財存續規模最大的江蘇銀行,其上半年增幅超11.8%至4000億元,但其同業理財佔比僅有1.5%,主要增量來自於零售端。

“各家銀行都在壓降存量。有些餘額上升的,是因為上半年銷售增加。例如招商銀行這類規模大的銀行,存量在壓,新增也在減緩。”一位資深銀行人士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招商銀行截至6月末實現理財產品銷售額7.14萬億元,同比下降4.42%。

除了壓降存量,理財業務中間收入下降也是目前大多數銀行的共同點:未披露理財餘額增減的華夏銀行,上半年實現理財業務中收15.61億元,驟降58.1%;而即便是理財餘額較年初增長4.54%的盛京銀行,理財收入也同比滑坡了27%。

除了調整理財結構、加快淨值化轉型,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批量謀動。銀行在籌建資管子公司的過程中,一個必然要面對的問題是——補充人才缺口。

國內銀行內設的資管部門往往不足百人,卻要管理上萬億的客戶資產。“此前資管部門在銀行體系內專注於投資端,銷售、運營、後臺這些內容都是由行內其他部門和分支機構來協助,但獨立子公司後,這些崗位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自行解決。”一位華東股份行資管人士表示。

與之對應的是,國外銀行資管子公司全方位的人才體系建設。以摩根大通為例,去年公司資管板塊共有超過2萬名員工,其中近千名員工專注於研究分析、組合管理、市場策略等。

交易銀行的業務勢必向廣度和深度方面發展

2018中國交易金融服務創新論壇(TFIF)暨第10屆中國商業銀行財資論道上在杭州舉行。在同業論道環節,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裴奕根與幾位大咖就中小型銀行推進交易銀行建設的方法和路徑展開討論。

中國不僅是一個產品製造大國、貿易輸出大國,還成為了資本輸出的大國,未來也可能發展成為金融大國。中國成為金融大國比較容易,但要成為金融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其中商業銀行的轉型和升級尤為關鍵。有兩個趨勢值得注意,一是交易銀行的崛起,二是客戶經理的角色日益重要。這一方面反映了隨著客戶資金來源的多樣化,以信貸為主的傳統粗放式經營的銀行模式的日漸式微,銀行必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依託技術進步和各種先進的電子手段,圍繞客戶日常的財資和流動資金的管理提供涵蓋支付、結算、貿融和流動性管理及理財的全方位的方案。另一方面,原來簡單的信貸員模式必須為更能全方位服務客戶需求的客戶經理模式所取代,他們是銀行和客戶的連接點,涵蓋KYC,授信、產品銷售及服務的各個方面,且隨著供應鏈金融、集中收支付和共享服務中心業務的興起,他們所接觸的企業人員,也從財務擴展至企業的採購、銷售、人事、稅務和技術等各部門,因此對銀行的客戶經理從業人員有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展望將來,隨著中國的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的發展、企業走出去以及國內Fintech在各種場景的衝擊,交易銀行的業務勢必向廣度和深度方面發展,相關服務模式也必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