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黄教主无责任?罚款or反思?

近日,黄晓明卷入18亿股票操纵案的震动了娱乐圈和财经圈,证监会已对“高勇案”做出判决,黄晓明微博发表声明:本人并未参与股票操纵,他表示自己“不认识高勇,只是委托路某理财”, 也从未参与过“长生生物”股票投资。

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黄教主无责任?罚款or反思?

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黄教主无责任?罚款or反思?

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黄教主无责任?罚款or反思?

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黄教主无责任?罚款or反思?

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

在这份声明中,仅仅是对黄晓明并未参与股票操纵、接受调查及受到处罚做出回应。对于“黄某明是不是黄晓明”却选择回避了。

不过在黄晓明工作室发表声明的两天后,据财新报道(8月13日),证监会公布的获利近9亿元、罚没款高达18亿元的高勇股票操纵案中的自然人账户之一确实为影视明星黄晓明名下账户。

虽然黄晓明工作室随即发声明,否认操纵股票,但此后又有包括财新、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确认,处罚书中的“黄某明”和“张某霞”的确是黄晓明和张素霞二人。

① 不认识高勇挺正常的,因为通过他母亲也可以,不用事必躬亲,处罚通告说的挺清楚了;

② “没有参加操纵股票行为”,这个就更正常了,毕竟,这事挺难的。

不过他回避了出借账户给其他人这一点,因为这些是有记录的,抹杀不了。

证监会对高勇严惩,那黄晓明会承担什么责任? 可能间接缴纳罚金

对黄晓明的影响,可能真不大。从法律黄晓明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来说,惩罚是针对“控制账户和资金进行证券交易操纵市场”的主体,而不涉及这些账户的所有人和资金来源,除非有证据证明“账户所有人明知是为了操纵还提供了账户和资金”,那就构成共同操纵,但黄教主应该不会这么笨,代客理财就是省心省力的赚高收益,关心结果不怎么关心过程,退一万步说,即便有,这个证据也是很难获得的。

当然对于“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和出借本人证券账户的主体”是有处罚案例的,一般会有为期6个月的限制新开证券账户措施。然而令人意料之外的是,黄晓明的出借账户并未冻结,从监管层人员了解到,如果仅仅是出借账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进行市场操纵,是不会被冻结的。由于黄晓明平时比较忙,其账户一直由母亲来操作,现有证据并不能证明其参与或知悉股票操纵行为,因此不会对其追责。

据了解,对于此次证监会的18亿罚单,目前高勇尚未缴纳罚金。如果高勇无力缴纳罚款或者逃避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时高勇可能会面临资产拍卖、限制出镜、限制高消费等后续执行措施。

而对于18亿的巨额罚款,并不一定全部由高勇缴纳。倘若违法所得已经进入了这16个账户中的一部分账户并形成了获利事实,相应部分的罚款应向账户所有人追讨。正因为如此,黄晓明即便可以逃脱担责,但其很大可能需要间接缴纳罚款。“罚款的资金是从十几个账户里出来的,所以账户的实际拥有人才是缴纳的人。最后就是扣除14个账户里的资金,谁拥有账户谁就要承担责任。”

黄晓明等艺人的反思 证监会需完善相关法规

黄晓明自己的反思是投资不谨慎,愿意替母亲承担舆论责任。在明星资本化浪潮下,众多一线明星都开始纷纷涉足投资、理财等业务,因其特殊的身份,一旦有风吹草动都会被市场放大报道,从而引发舆论风波,这样既损伤明星品牌,也损耗社会资源。

因此像黄晓明这样的公众人物,在投资理财等容易涉及公众敏感神经和法律监管重灾区的事情上一定要谨慎对待,在合理合规合法地前提下,慎重对待自己的财产账户。而在爆发危机的过程中,遇到舆论热炒的“黄晓明操控18亿股票”“组团操作长生制药”等耸人听闻的消息则让事件陷入了违背事实的网络暴力与“仇富情绪”中,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外界坦诚沟通,消除误解,将谣言扼杀在萌芽阶段,这未尝不是另一个值得警惕的教训。

当然,由于A股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原因,“黄晓明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许并不大,有可能只是挠痒痒,但这痒痒该挠还必须得挠,这是对法律法规本身的一种尊重。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已是顶格处罚,但处罚决定力度过轻,对于犯错的人员起不到警戒意义,“一旦成功,明星身价可翻数番,而失败了也仅是‘罚酒三杯’,明星们凭借一副光环在资本市场玩的风生水起,罚款金额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犯错误的门槛低,会造成大量的明星效仿,对于正能量的社会风气无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