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会扩容到深圳吗?

湾区壹房产


大亚湾扩容应该不会到深圳,大亚湾和深圳接壤的是大鹏新区,有生态红线,应该不会被纳入,大兴土木的。

如果划一部分大亚湾纳入深圳,需要中央决策。深圳喊了直辖这么多年,还没有具体动静,也许深港一体化会来的更早。


流沙之泪


大亚湾会扩容到深训的。深圳是特区,地盘本身不大,把大亚湾收进是早晚的事。




Z一G一M


2020年大亚湾已经走过了27年岁月。从曾经的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今天的湾区引擎,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落地和深圳东进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大亚湾.相信大亚湾未来的发展必定欣欣向荣。

深圳东进及深莞惠同城化发展战略落实需要时间。“东进战略”的利好是无疑的,但是真正的带动作用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投入,会有多少项目落地完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相关的配套建设起来了,才可以提升区域的吸引力,带动企业和人口的进驻。其次,从时间上来讲,交通是该战略中的重点,尤其是最为重要的连接东部和中心区的轨道交通,非常重要,但是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东进战略”促进了深莞惠经济圈(3+2)全方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更有力地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为深圳以及粤东粤北未来打开富有想象力的发展空间。其实质已经画好一个圈,让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乃至深莞惠同城化协调发展,既然已经确定这样一个大方向,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大亚湾被并入深圳几乎可能性为0,因为已经失去了大亚湾并入深圳的的概念上的意义。深莞惠已经作为同城化战略在发展了,反而把大亚湾并入深圳,只会产生负面和不必要的麻烦,与其如此,不如大力借助粤港澳生态圈去发展。

并入深圳没有可能性。首先行政区划需要中央政府决定,需要研究多年,难度很大。目前时机尚不成熟,行政区划并入意义不大。

其二:深圳相连的物理空间会使产业梯度转移。产业发展空间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划。产业转移将使大亚湾受益,但是大亚湾准备还了吗?

从产业来看:深、惠两城的产业互补整体综合来看,深圳和惠州之间的产业是错位发展,未来或将达到协同共进发展,比如云计算、电子信息或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等。深、惠两城的产业也形成互补

其三:土地、房地产价格、劳动力、人才等要素,大亚湾有绝对优势。自身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打造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大亚湾片区有一个让人诟病的标签:缺乏人气。缺乏人气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缺乏承接人口的产业和配套。人才愿意往哪走?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必备的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引进并培育产业发展,建设更好的配套,才能吸引人口流入。比如:松山湖新区的发展历程,松山湖新区通过打造产业基地和招商引资,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引进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等科技企业。目前园区拥有上市、挂牌企业20家,上市后备企业14家。这些企业在松山湖新区乃至东莞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随着深圳都市圈规划的编制、大湾区城际铁路的推进,深惠同城的时代逐渐开启。随着深圳、惠州互补型产业的发展,大亚湾要素资源禀赋有相对优势。


深圳东扩战略来分析一下大亚湾的未来

一、深圳需要走出空间狭小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和产业大规模集聚,深圳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是我国内地空间最狭小的大都市,人口和经济密度远超其他副省级以上城市。深圳市“十三五”规划2020年人口将增长到1480万,人口密度将超过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大都市香港。(一)空间狭小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最突出矛盾。深圳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由于空间狭小,土地供应少。空间狭小还制约深圳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缺少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最薄弱“短板”。要补齐“短板”,也需扩大城市发展空间。

(二)高速发展的深圳要突破空间狭小困境需构建深莞惠大都市圈

  深圳与东莞、惠州山水相连,共建大都市圈有深厚基础。东莞土地面积大于深圳,惠州更是深圳的6倍,人口和经济密度远低于深圳。深圳要突破空间狭小困境,必须构建深莞惠大都市圈。从经济总量来看:1980年,深圳的GDP总量约2.7亿元;到了2019年,GDP总量约26927亿元,在

40年间实现GDP增长了近1万倍。目前已经超越香港!2019年深圳增加的常住人口约40万。以3人为一个单位计算,住房需求增加了约10.3万套,而新增住宅约4万套供求关系不平衡。

二、深圳正构建港深莞惠世界级大都市圈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亚洲东南部的核心部位,现有人口6672万,GDP 1.36万亿美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深化,未来综合实力将超过东京、纽约大湾区,占据“亚洲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其中港深国际大都会可成为联系70多个英语国家、50多个亚太国家的国际交流枢纽,澳门―珠海国际大都会可成为联系近10个葡语国家和80多个拉丁语系国家的国际交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辐射全球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

深圳东扩与大亚湾发展的关系需要找到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都市圈空间体系下的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网络化、政策协同化、治理跨城化这五大关键“点”。而不是简单行政物理空间的合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极核区裂变漂移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