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李桂蓮「點菜成金」,羅甸菜農很幸福

“我們的新模式新技術能實現一年‘三季四收’,一畝地種出‘四畝’的效益,讓大家都能‘點菜成金’。”8月23日,在《貴州蔬菜產業科技扶貧“321”模式示範推廣》項目培訓會現場,貴州省首席蔬菜專家、省農科院名譽院長李桂蓮一句話激起了所有參訓人員的興趣。

培訓會上,李桂蓮與省園藝研究所的專家,大力推介現代高效種植模式,圍繞春白菜、茄子、南瓜等果菜品種,從栽培環境、播種、育苗、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多個角度對參訓群眾進行培訓。來自坪寨、保上、興隆、羅化、祥腳等村的一般種植戶、種植大戶、貧困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企業法人等80餘人參加培訓。

「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李桂蓮“點菜成金”,羅甸菜農很幸福

李桂蓮正在授課

“我從頭聽到尾,還作了錄音。”龍坪鎮坪寨村的劉仁禮瞭解四季豆反季節栽培技術後,表示收穫很大,準備先試種2畝土地。

“羅甸是貴州的天然溫室,氣候優勢得天獨厚。”李桂蓮告訴記者,1979年9月,她帶著自己選育的“希望一號”番茄種,第一次來到羅甸時,看到的這裡的群眾飯都吃不飽,生產生活極為艱苦。但這裡冬春熱量條件好,氣候資源得天獨厚,她在心裡暗下決心,要搞蔬菜工程,把這裡變成蔬菜之鄉,把致富的希望帶給貧困群眾。

剛開始只有0.2畝的試驗基地,取得群眾信任後面積慢慢擴展,1981年增加到766畝產量48.6萬公斤產值14萬元,1988年增加到1.45萬畝產量233.4萬公斤產值898.3萬元,2018年,全縣蔬菜種植規模達28.52萬畝次,產量達45.56萬噸,產值達14.97億元,純收入達9.98億元。

「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李桂蓮“點菜成金”,羅甸菜農很幸福

陶蓮正在授課

「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李桂蓮“點菜成金”,羅甸菜農很幸福

文林宏正在授課

“她是紅水河畔女財神。”近40年的“蔬菜人生”,李桂蓮與已和紅水河畔的人民群眾已經結下了深情厚誼。在她的努力下,蔬菜產業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沫陽鎮的胡天英成為了全國勞動模範,逢亭鎮的毛成根成了媒體點讚的“蔬菜支書”,龍坪鎮羅化村貴平合作社的負責人餘健成立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如今李桂蓮已76歲高齡,但是她仍然牽掛羅甸群眾,每年都要到羅甸開展蔬菜種植培訓,幫助群眾用科學技術種植蔬菜。李桂蓮告訴記者,蒙江電站、龍灘電站建成後羅甸縣境內許多低海拔的土地被水淹沒,可用於發展反季節蔬菜的土地面積逐年減少,現代高效農業是必經路徑,“321模式”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

記者瞭解到,“321模式”是根據不同地區海拔與溫度等不同分別採用不同的高效種植模式,可實現年畝產值3萬元、2萬元、1萬元目標。

“羅甸可以保2爭3。”李桂蓮認為,多年來羅甸縣積極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現在形成第一季度種植冬春反季節果蔬類,第二季度種植水稻,第三季度種植秋冬反季節果蔬,第一季度還可以採用“果蔬+白菜”的套種,形成了全年“2季反季節果蔬+水稻+套種白菜”的全年三季四收的高效種植模式。

“經李桂蓮老師的推薦,我們實現了高效種植,收益增加了,我們很幸福。”羅化村貴平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餘健告訴記者,2015年該合作社開始使用“果蔬+白菜”的套作模式,實現了“全年三季四收”,周邊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跟著嘗試套種模式,來自逢亭、邊陽、沫陽等鎮的7家合作社統一採用套作種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李桂蓮“點菜成金”,羅甸菜農很幸福

培訓現場

來 源 | 羅甸縣新聞辦

作 者 | 姚元梅 肖家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