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院士曾專門來南澳尋找一種叫不出聲的青蛙,可見珍貴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使南澳島成為南中國海上的一顆璀燦明珠,島上現有及曾有過的一些珍貴動物吸引了島內外的專家紛至踏來。

令人驚奇的是,數年前,在雲澳鎮的“太子樓”附近,當地村民看見過一種白頸的蛤蟆,為此還曾吸引了中科院院士前往海島尋找呢!

中科院的院士曾專門來南澳尋找一種叫不出聲的青蛙,可見珍貴

這種白圈蛤蟆產生的原因傳說與當年宋帝逃亡南澳來到澳前有關,說來還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

當年,宋帝逃亡來到南澳雲澳鎮,當在海邊的澳前(當地一地名)立足後,修建行宮安歇,當時的趙昺,稱“太子”,其住所便稱“太子樓”。

有一夜,趙昺正待朦朧入睡時,突然被一陣嘈嘈雜雜的蛤蟆聲噪醒,令他無法入睡。

他當即召來國師陸秀夫,讓其前往捉拿一隻蛤蟆王回來。

中科院的院士曾專門來南澳尋找一種叫不出聲的青蛙,可見珍貴

陸秀夫當即命軍士掌燈,好不容易在屋外的樹叢裡捉到了一隻蛤蟆王,並把它帶到太子跟前。

太子見陸秀夫把蛤蟆捉到,下旨國師讓蛤蟆停止叫喊。

陸秀夫於是把蛤蟆帶至祭壇前,在其脖子上纏了一圈白紙,叫“擔紙枷”,並燒香作法,說:“眾蛙聽著,太子有旨,命你等不要鼓譟,以免影響陛下休息。”

然後把蛙王放歸地面,蛙王跳躍幾下後鑽進了石堆裡去了。一會兒,蛙聲竟全停了。

翌日清晨,有軍士驚訝的發現,“太子樓”周圍的所有蛤蟆,脖子上都出現了一條小白圈,每到晚上,蛤蟆都只發出微弱的叫聲。

自此,“太子樓”蛤蟆“會噫不會嗷”這句俗語便在當地及潮汕沿海一帶流傳開來,人們把這種蛤蟆稱為“南澳啞蛙”。

中科院的院士曾專門來南澳尋找一種叫不出聲的青蛙,可見珍貴

幾年前,中科院二位院士專程前來南澳島澳前尋蛙,並發動當地村民廣泛搜尋。

據介紹,由於這種頸帶白圈的蛤蟆與現有的蛙類品種迥異,極具研究價值,令生物學家十分神往。

然而,時至今日,由於太子樓周圍的民居愈建愈密集,當年這種頸帶白圈的南澳啞蛙除了在村民的眼皮底下偶爾出現外,至今已十分少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