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西藏:给我心灵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摩旅西藏:给我心灵最大的触动是什么​二十天的摩旅之途,让我看到和听到了很多人和事,而这些都是我坐在办公室里,蜗居在舒适的家中所不能接触到的。所以本次摩旅的意义,我想与其蜗居家中,与其一天休闲渡过,倒不如出来磨砺自己,过一种自己没经历过的生活。就像马云说的,青春就是用来折腾,用来拼搏的,如果用来刷手机,聊微信,逛淘宝,干着80岁老人都能干的事情,那要青春干什么呢?同时也标榜下自己,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感触最深的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教育学生,应该更关注他的素质道德,淡化成绩。沿途看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驾车的,更有人性卑劣的,这一小撮人虽然少,但危害很大,他们身上充满负能量,谁遇上谁倒霉谁晦气。他们肆意破坏着美好的景色却还垃圾理论一套套,说什么他不扔垃圾,环卫工人就没工作。驾车粗野而且烦躁鸣笛,有的更是恶语伤人。我们为师者,确实在平时教学中对学习好的学生有那么一些偏爱,但至此,我慢慢明白,学生的品行为人处事才是最关键的。一个好品德或许对社会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但一个坏品行那真是这个社会的垃圾。一个孩子学习不好没什么,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会给他更多的机会,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给予,而学习好的学生,品行却出了问题,那真的是这个社会的危险人物。正如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下来,后来做了校长的那位智者所言: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杀人的设备和技术都是那些掌握高科技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所发明和推广的,我们要求老师,那个品德不好的学生,更应该成为关注的对象,更应该向社会提交他的危险档案,防备他成才后危害人类。很多学生在校园随手扔垃圾,那将来走向社会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在景区随手扔垃圾的垃圾人。一个对老师不敬畏对同学不友爱的学生,他将来很有可能对别人的生命冷漠甚至还成为杀人的帮凶。在波密县宾馆前台和服务员聊起墨脱县飞石砸中车,三人全部坠江溺亡的事件时,进来两位自驾游客,他们笑着说:那还捞上来干什么,在江里还能喂喂鱼!这样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没有悲悯情怀的垃圾人,才是这个社会的蛀虫。而这样的人,缺的就是教养,这也是做父母做老师的失职。教育学生,要坚守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水准,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不说对社会贡献,但至少不要作恶,不要危害他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这样再去培养他的学识能力,才是教育关键所在。当然这次摩旅,很多人觉得很佩服我,起初我也觉得自己可以牛气一把了,但当我面对那位截肢的“老兵”时,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狂妄和滑稽可笑。他年纪比我长,骑的是自行车,而且是一位残疾人,更重要的是他为这个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都没有丝毫的虚妄,而我,骑着摩托车,四肢健全,自私到只为自己而活的一个普通人,怎么好意思拿这个虚晃?这个老兵的敬礼,更让我明白:自己的付出,不要期望每个人都能回报你,但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再远的路不要急不要燥,一步一步坚持的走,坚定的走,终究会到达。很多人觉得5000多公里的路,我骑摩托车居然能到达,别说摩托车,就是自行车,甚至很多徒步的,他们都能到达。关键在于我们不要着急,不要烦躁,更不要停止和放弃,只要眼睛始终朝前看,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那就稍微修整一下,或者再坚持一下,很多人成功了,就是因为比别人多坚持了那么一点点而已。而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的坚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足够相信自己,每个人都能到达拉萨,到达心中的成功圣地。当然为何我喜欢这样的长途摩旅?我觉得摩旅于我而言是件简单的事情,是能给予我成就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总是不能很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基础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在这个工作中我简单的方法,诚心的付出,很难让我有所收获或者得到肯定。但长途旅行,我每走一步都算数,每向前一步,自己距离目标就近一步,这个过程只需要坚持,而坚持的精神我可能比别人更多一点。我相信自己吃过的苦流过的泪,遭受到的不平,终究会化作我前行道路上的奠基石,让我走的更远更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