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前面十篇關於多汗症的文章已經從多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多汗症(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現多汗症的九大體質探析及調理方法,現在醫學對於多汗症的認識),也提到了營衛不和是多汗常見體質之一,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治療營衛不和多汗症首選方劑桂枝湯該如何運用。桂枝湯首見於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被後世譽為“經方之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仲景是如何認識桂枝湯以及該如何應用桂枝湯治療多汗症。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傷寒論

前面關於多汗症的九大常見體質裡面已經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營衛不和,因為很多沒有學過中醫的朋友可能很難理解這個詞,所以今天再給大家簡單講一遍。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中記載:“人受氣於谷, 谷入於胃, 以傳於肺,五臟六腑, 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告訴我們衛氣、營氣都來自於食物的轉化,食物中最清純、最精華的部分轉化為營氣,食物中較為混濁的部分轉化為衛氣,營氣的主要作用是化為血液營養四肢臟腑,衛氣的作用是溫煦皮膚、守衛肌表、管理汗孔的開合。這樣大家能夠簡單的理解什麼是營衛不和了。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湯組成

仲景《傷寒論》太陽病篇第12條詳細描述了使用桂枝湯的主症:“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這裡桂枝湯主要是治療風寒表虛證的,典型表現為一陣陣怕冷、怕風,發熱,自汗出,頭痛,鼻塞流清涕,乾嘔,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桂枝湯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薑5片,紅棗12枚。以上給出僅為常規劑量,劑量可以根據病情調整。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湯風寒表虛主症及藥物組成

並且在方後仲景詳細介紹了桂枝湯的煎服方法,服藥後需要喝熱稀粥以幫助藥物發揮作用,而且喝完後需要蓋被子發汗,需要使全身微微汗出,以使風寒從表而出,不可讓汗出如水,這樣不僅不利於病情恢復,反而可能導致體虛。如果服藥後微汗出病癒就可以停藥了,如果喝藥後不出汗,繼續依照上法再喝,如果還是不出汗後面可以縮短服藥時間,半天時間可以喝三次把一天的量喝完。如果病情較重的可以服用2-3天,服藥時禁止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刺激性和腐敗的食物。文後仲景詳細介紹了桂枝湯的服用方法,按照此方法效果會明顯提高。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湯服用方法

後面仲景又提到了風寒表證雖然使用了發汗的方法,但是發汗太過,導致了出汗不止,怕風,小便量少且不通暢(發汗太過津液不足所致),四肢痙攣、屈伸不利(發汗太過導致陰陽兩虛,經脈失於濡養所致),可以用桂枝湯加制附子治療,一般來說制附子先煎半小時可以減少毒性,並增強效果,制附子常用來6-15g。就算沒有表證,對於陽虛兼有營衛不和的出汗桂枝加附子湯還是很好的方子。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加附子湯

本段提出,不管是風寒表虛自汗,還是營衛不和所致自汗,都可以用桂枝湯治療。第53條提出復發其汗,通過發汗的方法使營衛調和,從而止汗;第54條提出病人臟腑功能正常,僅僅是營衛不和,有時自覺發熱(此處不是風寒表證,體溫應該正常,只是病人自己感覺發熱),這裡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先其時發其汗”,就是在每次定時發汗燥熱之前先用桂枝湯發汗,從而使營衛調和而止汗。這裡醫聖仲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提示,很多醫生一看出汗過多就用一堆的止汗之藥,有時不僅達不到止汗的目的,並且容易使病邪鬱遏在體內不能被排出,導致多汗症長期不好,此處53條是經常自汗出,這個時候用桂枝湯發汗則愈,沒有特定時候;第54條是有時燥熱伴有汗出,而大多數醫生在這個時候會想到陰虛內熱的可能性大,用滋陰清熱的藥,結果可能由於藥物較涼,導致病邪鬱遏在體內不能被排出,導致多汗症長期不好,而仲景在此告訴大家可以在病人每次燥熱發汗之前提前用桂枝湯發汗,使營衛調和了出汗燥熱自然就好了,當然此處燥熱出汗肯定和典型的陰虛內熱症是有區別的,典型的陰虛內熱證有口乾舌燥,大便乾結,小便黃赤,手足心發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而營衛不和證雖然也有燥熱出汗,不過病人多半沒有陰虛內熱的其他表現,舌苔一般也是淡紅舌薄白苔,脈緩為主。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郝萬山老師講《傷寒論》時候給大家講的一個桂枝湯治療定時發熱汗出的病例,郝萬山老師年輕的時候碰到過一個病人,年紀56歲,吃了3個月的中藥沒好轉,症狀就是每天下午1-3點身上一陣燥熱,熱完一身大汗,到4點汗就出完了,一般衣服會被溼透,之前用的藥基本都是益氣固表、清熱、止汗的,基本能用的止汗藥都用了也沒有效果,而且像麻黃根、浮小麥、端牡蠣、分心木、金櫻子這類具有止汗作用的藥量都用的很大,效果也不太好,吃完藥汗確實不出了,但是患者燥熱明顯加重,過去出完汗換完衣服還能正常工作,吃了這個止汗藥之後患者煩躁的連工作也不能做了,所以患者不敢吃了。郝萬山老師給病人說,既然出汗不行,就給患者發汗,患者聽了之後半信半疑(因為那個時候郝萬山老師比較年輕),就問如果吃藥沒效怎麼辦,郝萬山老師就給病人說如果吃藥沒效就帶病人去找他的老師胡希恕,胡老那個時候是比較有名的老中醫,不出普通門診,只給部分高級幹部看病。病人吃了3天覆診的時候說沒有效果,郝萬山老師就帶著病人去找胡老看病,郝萬山老師跟胡老說給病人用了桂枝湯3天沒有效果,胡老問完病人病情後問病人中藥是怎麼吃的,病人才吞吞吐吐的說是早晚各一次,郝萬山老師覺得病人可能並沒有吃他開的藥,就等著他幫忙找胡老看病,胡老說方子開的沒錯,桂枝湯是對症的,只是吃的時間要注意,胡老囑咐病人在每天定點發熱之前服用桂枝湯,然後多喝電熱水幫助發汗。患者吃藥之後反饋療效不錯,說每次喝完桂枝湯後就潮潮的出一點汗,到了1-3點的時候就沒有燥熱出汗的症狀了。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郝萬山老師

所以說仲景的《傷寒論》裡面每句話都需要在臨床體會才有深刻的感悟,比如說這裡所說的“先其時發其汗”,平時讀的時候可能不會有太深的感覺,到用的時候才覺得確實很有道理。

從以上我們可以瞭解桂枝湯可以用於治療風寒表虛證、營衛不和所致的自汗證,如果陽虛明顯可以加制附子增強溫陽止汗的作用,其實桂枝湯的作用不止於此,桂枝湯加飴糖是小建中湯,是治療中焦虛寒證的良方;桂枝湯加龍骨、牡蠣,又稱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可以治療多汗、男子遺精、早洩,女子夢交,遺尿等;還有桂枝麻黃各半湯,就是桂枝湯和麻黃湯各一半劑量組合的方子,發汗之力強於桂枝湯而弱於麻黃湯;還有柴胡桂枝湯,是小差胡湯和桂枝湯合方變化而來,治療太陽和少陽合病的良方;類似桂枝湯化裁而來的名方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湯

上面介紹了桂枝湯的適應症,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桂枝湯的禁忌症,仲景在《傷寒論》中明確提出桂枝湯三大禁忌,大家一定要注意:

1. 桂枝湯是治療風寒表虛證的,典型症狀是怕風,發熱,自汗出,脈浮緩,如果出現發熱無汗,脈浮緊,是風寒表實證,禁用桂枝湯,此時一般用麻黃湯;同理如果發熱汗出千萬不可用麻黃湯。

2. 長期飲酒的人禁用桂枝湯,因為桂枝湯是辛溫發散的藥,長期飲酒的人一般體內溼熱比較重,如果用桂枝湯會加重內熱,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舉一反三,不僅長期飲酒的人,體內溼熱較重的人都不適合用桂枝湯。

3. 提出服用桂枝湯吐的人,其後必吐膿血,其實還是說溼熱重的人不適合喝桂枝湯,桂枝湯風寒表虛證本就有乾嘔的症狀,但是僅僅是乾嘔,一般是沒有食物吐出來的,一般風寒侵襲導致的乾嘔服用桂枝湯後就好了,但是如果溼熱重的人喝了桂枝湯會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嚴重者還有可能導致吐膿血。所以古人反覆告誡“桂枝下嚥,陽盛則斃“,陽熱亢盛者千萬不能用桂枝湯。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

桂枝湯禁忌症

本文給大家詳細講解了一下《傷寒論》中關於桂枝湯治療風寒表虛證的典型症狀及服藥方法、治療營衛不和自汗的方法以及桂枝湯的禁忌症,到這裡,已經有11篇文章從不同的側面給大家介紹多汗症,後面還會繼續給大家介紹多汗症其他的良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