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小学生入学年龄放宽,这些省份已开始实施!

由于地方教育部门将8月31日作为年满6周岁的分界线,使得那些在8月31日之后出生的孩子,特别是那些9月2日、3日出生的孩子,出生仅晚了一两天,上小学的时间可能就会比同龄人晚一年!!这个规定让一些家长感到焦虑。

9月起,小学生入学年龄放宽,这些省份已开始实施!

于是,为了抢占“先机”,不少家长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奇招”。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踩着“6周岁”的红线准时入学,不惜拉关系、走后门、违法改动户口本,甚至在孩子出生时就“防患于未然”,提前剖腹产。

9月起,小学生入学年龄放宽,这些省份已开始实施!

小学入学年龄的限制,引发了家长群体的焦虑。不过好在有关教育部门及时的发现了这些问题,为了解决家长的焦虑问题,也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部分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有效的行动。

目前安徽、江苏、河南等省相继制定了未满6周岁孩子入学年龄弹性化制度,学校可根据剩余学位适当接收未满6周岁孩子入学。湖南省也有老师建议:适度放宽小学生入学年龄,将小学生入学年龄调整为“当年12月31日(含12月31日)之前满6周岁”

9月起,小学生入学年龄放宽,这些省份已开始实施!

调整小学入学年龄,多地已经采取了行动。相信在看到实施效果之后,会有更多的省份对小学的入学年龄进行调整,这对于家长们来说也算是一大好消息吧!

对于放宽小学生入学年龄的规定,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指导之三段论前提型

一、考情概况

三段论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一个必备的考点。但是,在真题中,该部分内容却很少以单独的形式进行考查,而是和可能性推理中的前提型题目综合考查。尽管如此,作为这场考试的主角,各位考生还是要注意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积累。

二、知识点讲解

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段论证作为基础类型,但是,并非只有三段。从逻辑的角度进行严格的定义,所谓三段论,即有两个含有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为前提,得到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比如“A是B,B是C,则A是C”,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在这个论证过程中,有两个性质判断含有“B”这个共同项,由这两个前提,便得到了“A是C”这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三段论形式,在我们考试过程中,三段论和可能性推理的结合考查是以前提型为基础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三段论的前提型解题思路。

(一)问法形式

三段论前提型题目的常见问法形式有:

1.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论成立?

2.为得到上述结论,需要以下补充以下哪项前提?

(二)解题方法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问法形式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该题测试的是对缺失前提的查找。那此时,我们就需要找到应对方法去进行解题。

对于三段论前题型题目,我们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结合。首先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进行干扰排除,再进行主谓拆分确定答案。

在这里我们提到了主谓拆分法,该方法强调的就是在缺失前提时,可将结论拆分为分别含有主项、谓项和未知项X的两个前提,将其中一个前提与题干进行比对,确定未知项X所代表的内容,再将确定的X替换到另一个前提中,从而确定缺失的前提。

逻辑判断是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觉得很难,好像和我们以前做题不太一样,按照理解能做对一些题目,但准确度不稳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做逻辑题目前应该怎样想。

一.什么是逻辑?

“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来的,它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我们学习“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或推理规则。

二.逻辑的精神?

1.严谨性

严谨性指的是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不能轻易加一些我们主观的分析。题目给的信息是明确的,除了题目给的信息外,很多东西是不能轻易加进来的。

例如:一男孩追求一漂亮女孩,表白后,女孩说:“你很好,但是我们还是先做朋友吧”。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女孩没有答应男孩的追求,但是逻辑严谨性告诉我们,题干没有明确说女孩没同意表白,就是说女孩答没答应我们是无从知晓的。

2.非专业性

非专业性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不能轻易加入非逻辑学的其他专业知识。

例如:人是不会死。

同学们在看到这句话时,第一反应是这句话是假的,但是我们在做逻辑题目时,题目如果明确告诉我们这句话的真假时,就按照题目说的为准,是不能加入我们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后认定的真假的。换句话说如果题目说“人是不会死的”是真话,那么我们在做题时就必须认定这句话为真话。

3.形式性

形式性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不能轻易加入现实中的客观判断的。

例如:胡一天一结婚,全国的胡一天粉丝就跳楼,你是胡一天的一名粉丝,胡一天结婚了,问你跳不跳楼?

很多同学会选择不跳,会分析自己是一名理性粉丝,但是题目中已经明确说明只要是胡一天的粉丝,他结婚,粉丝就会跳楼,所以应该选择跳楼。这个例子就为了告诉我们在做逻辑题目时不能用生活中或者其他方面的常识来做判断,要依据题目给定的信息进行判断。

三.逻辑体系

1.必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是指前提得到结论的支持度是百分之百的,所以称之为必然性推理。大范围推出小范围就是必然性推理。

2.可能性推理

可能性推理是指前提得到结论的支持度不足百分之百,所以称之为可能性推理。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就是可能性推理。

例如:“我爱你,你爱他”推出“他爱我”。

根据“我爱你,你爱他”推不出“他爱我”这个结论,所以是可能性推理。

例如:这是一段三角恋,并且“我爱你,你爱他”推出“他爱我”。

题干多设置了是一段三角恋的前提,就能得到结论“他爱我”这是必然性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