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大神的國考和省考經歷

第二次經歷談一談理論哈

我是中一,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大神,輔導300位學生入職吧,下面我繼續講故事!

接下來是我第二次公考的經歷,我曾經說過,申論四個框,每一個框代表一個階段,那麼我們每一位同學以及每一位考公務員的同志們而言,都要走2到3步甚至四步,包括你的前一次到兩次的公務員考試,讓你成為一名公務員,那麼後幾次讓你在平臺之間逐漸往上跳躍,讓你的才能有一個更大的平臺去發揮發展。所以說公務員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一個工作,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就可以給自己,一個,長足的進步,這就是收穫吧,我曾經很喜歡一句話叫做成功不是將來有的,而是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逐漸積累而形成的,正是如此,我們的成功也是這樣,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奮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告知我們要有一個堅持的心態,那麼,同樣能成功,是有99%的汗水和1%的靈感,那麼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加重要,這就告訴我們,一定要講究方法,獲得靈感,而這個靈感是什麼呢?就是方法論,包括申論和麵試,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主要講課的內容就是申論以及面試的相關內容,。現在其實啊,所有的學習,本質的核心都是出於我們的材料,因為它我們要有一個逆向的思維,就是我們的分數最直觀的,取決於什麼?其實就是取決於有沒有猜到題目的關鍵點,如果猜到了題目的關鍵點,閱卷人看到有這兩個字,或者有這句話,那麼就得分,如果沒有猜到題目中的關鍵點,即便使用相似或者相同的語言來進行附屬,那麼分數都得不全,這就是我們申論的一個侷限之處。那麼正因為有這個侷限之處,導致有一些水平比較差的人踩到了關鍵點得分,比沒有踩到得分關鍵點水平比較高的人,得分要高很多,也就是我上一次申論並不是一個爆炸分數,與我的作文水平和寫作功底難以相匹配,那麼這個時候我想說的,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了,我們無論說底子好與壞,是不是都要學習一種方法去講申論做好,你的語文水平高與低,都可以在申論方面得高分。這就要求我們精準的找到題目之中的轉折語句,而數據依據,例證與觀點語句等等,根據這些語句找到我們所要提煉出來的內容,把得分點給找出來,最終得有高分。

好啦,今天我主要想說的。其實是我第二次公考的一個經歷哈,第二次的公考絕對是一個高分經歷,當然在期間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因為基本上畢業了,面臨的找工作的階段,而我第一次,又與部委的工作失之交臂,只能參加省考了,,在這種情況下,我迫不得已,報了一個輔導班,其實我個人感覺自己的水平,無需報班,但是,在我看到了宣傳單頁之後發現,申論竟然有這麼多好的方法去寫,以及說行測有一些方法,假使我是博爾特,而別人騎著賽馬,我依然跑不過別人,假使我騎著賽馬,但是別人開著汽車,我依然追趕不上別人,所以說我想要去獲得賽馬甚至汽車。賽馬指的是什麼優勢,輔導機構給我的這些,嘗試一些說一些小的技巧的方法,而造出的汽車,就是唯我獨尊的一種關於自己適合自己的一種思維邏輯,只要使用這種思維邏輯,那麼就進入了天人合一的狀態,那麼我就與筆融為一體,想要得高分,輕而易舉,也就是我公考的最終分數非常之高,也就是如此得來的。於是我給自己,進行了相關班次的一些學習,其中行測班級,我個人感覺老師的水平也就那麼回事兒了,他講的內容我基本上都會,那麼申論班級,引起了我的一些興趣,因為我在課上一直積極的發言,把自己對於生活的看法與老師與其他同學,來進行交流,以至於在我面試成功以後,某個機構的老師直接對我發出了邀請函,讓我去接收他們機構的相關培訓,為他們的機構培養學生。肯定我是拒絕的,因為我已經成功入職了,沒有那麼多時間也沒有那些精力去培養學生。

好了,故事就那麼多,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我第二次成功的入職了。

中一大神的國考和省考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