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茂南区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粤西地区,因地处原茂名县(今主体分属高州市、茂南区)之南部而得名。地处于东经110°44′—110°58′和北纬21°32′- 21°49′之间,东毗电白,南邻吴川,西接化州,北连高州。

该区共管辖8个街道、9个镇(2017年9月羊角镇划入,另增设城南街道),共辖133个村委会和85个居委会(不含羊角镇),区域总面积达526平方公里(不含羊角镇)。截至2011年底,茂南区有33个民族成分,8千多少数民族人口。

  • 中文名称

  • 茂南区

  • 外文名称

  • Maonan Qu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中国·广东省·茂名市

  • 下辖地区

  • 8个街道、9个镇

  • 政府驻地

  • 城南街道城南路138号

  • 电话区号

  • 0668

  • 邮政区码

  • 525000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西南部

  • 面 积

  • 526平方千米(不含羊角镇)

  • 人 口

  • 户籍人口84.39万人(2011年)

  • 方 言

  • 粤语-高阳片-茂名白话、雷话、涯话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茂名森林公园,鳌头古镇,鳌头水乡桃花德岛,瓦岭福德境

  • 机 场

  • 粤西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茂名站,茂名西站,茂名东站

  • 车牌代码

  • 粤K

  • 行政代码

  • 440902

历史沿革

茂名市,秦代属于南海郡地。西汉时,设立高凉县,属于合浦郡高凉县地。

东汉时分合浦郡置高凉郡,属于高凉郡地。三国时属吴国高凉郡高凉县地。

东晋时属高凉郡地。西晋至东晋,当时这高凉地域出现一位名医潘茂名。南北朝时期,梁中大通元年(529年)置高州,陈朝置高州高凉郡,又置高州南巴郡,今茂南属南巴郡地。隋朝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隋文帝时,因民众广为传扬潘茂名的业绩,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新设置茂名县,今茂南属高凉郡(高州)茂名县地。

南北朝、隋朝时,今茂南一带地方也是冼夫人主要活动地。

唐贞观八年(634年)将南宕州更名潘州,州治所在茂名,领茂名、潘水、南巴3县,今茂南属潘水县地(部分属南巴县)。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茂名县更名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年)复名茂名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潘水、南巴两县并入茂名县,今茂南属茂名县地,后略有变动。熙宁四年(1071年),并窦州入高州,领茂名、电白、信宜三县,属广南西路,今茂南属高州茂名县地。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高州改名为高州路安抚司,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路治所由电白县(今长坡)迁茂名县(今高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路改高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高州府领茂名、电白、信宜和化州原辖县吴川、廉江。

清顺治四年(1647年)高州府属于高雷阳道,领化州和茂名、电白、信宜、吴川、廉江1州5县,府治在茂名县高州城。

明清两朝,今茂南属茂名县地。中华民国时期,撤高州府,1936年省设置的省第七区领辖8县1局的机构常驻茂名县城(1947年改为省第八区辖7县1局),今茂南区属茂名县南部的二区五区和后改的乡(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今茂南属这地区的茂名县地。1958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5月9日成立茂名市,茂名县南部的公馆、袂花、金塘、新坡、高山、鳌头、镇盛、山阁等镇先后划归茂名市,茂名县改名高州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1985年建置茂南区,属茂名市辖区。

1996年,茂南区辖:河东街道、官渡街道、露天矿街道、河西街道、红旗街道、新华街道、金塘镇、公馆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新坡镇、山阁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茂南区(辖7个街道、8个镇)常住总人口644301人,其中:红旗街道26089人,河西街道19406人,河东街道62679人,露天矿街道15634人,新华街道10815人,官渡街道99554人,站前街道30061人,金塘镇57424人,公馆镇57543人,新坡镇33586人,镇盛镇49420人,鳌头镇71818人,袂花镇41160人,高山镇22720人,山阁镇30378人,茂南开发区16014人。

2002年,茂南区辖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7个街道和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金塘8个镇。

2005年末,茂南区辖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7个街道和金塘、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8个镇。

2008年末,茂南区户籍总人口807726人。

2009年末,茂南区面积525.6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8个镇,79个社区、1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站前街道站前路28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茂南区常住总人口820821人,其中:红旗街道30888人,河西街道23849人,河东街道93590人,露天矿街道17230人,新华街道11534人,官渡街道158808人,站前街道79575人,金塘镇60774人,公馆镇63792人,新坡镇36699人,镇盛镇53847人,鳌头镇70459人,袂花镇40844人,高山镇16750人,山阁镇31037人,茂南开发区31145人。

2012年末,茂南区辖8个镇、7个街道和1个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48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4.4万人,常住人口83.6万人。

2017年9月,原属电白区的羊角镇划入茂南区管辖,另增设城南街道,至此茂南区管辖8个街道、9个镇。

风景旅游

茂南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茂名森林公园、鳌头古镇、鳌头水乡桃花岛、公馆灵惠寺、福德境、年代记忆收藏馆,恐龙蛋化石人文景观。

规划开发中的主要景点有:镇盛青年湖、山阁温泉、茂名乐天大酒店、茂南湿地公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科普旅游示范基地、飞马园椒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基地、燕山生态民俗园、丰利·鸽天下农家庄园、茂名大溪水乡风情旅游区、袂花北斗湾生态农家庄园和百里江堤生态景观长廊等。区内有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3家。[19]

主要景点

茂名森林公园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茂名森林公园

广东茂名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茂名市唯一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位于茂名市茂南区西郊,距市区12公里。公园总体规划本着“以森林为主,以引进新、奇、特南亚热带植物为主,以科普教育为主”的原则,分为森林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和文化娱乐区。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茂名露天矿,位于金塘镇东南部,是茂名市区西北角一个面积达10.07平方公里、最深处距地表超过百米——中国第二大、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坑,为共和国石油工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油页岩矿,从卫星上俯瞰茂名,在城区西北角呈现出一块巨大的“疤痕”。

2013年12月31日,茂名露天矿移交茂名市政府。2014年初,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拉开序幕。引水工程在2014年10月动工,2016年3月31日正式通水,将高州水库、鉴江水源注入矿坑湖,将持续引水200多天,到2016年10月份矿坑湖库容逐渐达到1.6亿立方米,使矿坑湖水体面积达6.8平方公里。[26]

在引水的同时,开始了修路。2017年年底,环公园路网已建设里程34.68公里,含环绕好心湖主线15.29公里、支线19.39公里。

2017年年底露天矿生态公园已初具规模,逐渐展现出碧波荡漾、苍翠欲滴、繁花似锦、鸟儿啾鸣、文化荟萃、游人如织的休闲娱乐美景。

鳌头古镇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鳌头古镇

鳌头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建制已有500多年,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也是茂名市著名的革命老区。鳌头镇文物古迹众多,现存文武帝庙、观音阁、多善堂、古井、古衙门、东南古城门、四大当铺等文物一大批。

鳌头水乡桃花岛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鳌头水乡桃花岛

桃花岛是鳌头镇风景如画的袂花江段上的一座江心小岛,桃花岛有着古老美丽的传说,而岛上有一件弥足珍贵的鳌头老区革命文物——“革命船”。据记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中共地下党为便于经常护送地下党领导和飞马武工队队员到江中桃花岛进行革命活动而造此船,此船还多次运送伤病员转移到桃花岛避敌,为革命事业立下大功。因此,该船被当地群众誉为“革命船”。随着“革命船”纪念碑的建成,桃花岛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灵惠寺

灵惠寺为唐代古刹,始建于公元714年,毁于明清,是粤西地区历史悠久的寺庙,建成后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六祖寺方丈大愿大和尚应广大信众祈请,于2004年承接重建灵惠寺。重建后的灵惠寺位于茂名市森林公园后侧,占地面积200多亩,于2010年1月1日举行全堂佛像开光法会,现已宝殿庄严,佛身成就,大雄宝殿、功德堂、钟楼、鼓楼、方丈楼、僧寮、客堂、斋堂、山门、居士楼等拔地而起,古色古香,盘龙绕柱,高大雄伟。

福德境

福德境是历代村民敬奉神灵祈福之圣地,坐落在古代瓦窑——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瓦岭村内西南部古榕树旁。相传清朝茂名县南部有个曾氏聚居烧瓦为商的地方叫瓦窑岭(今瓦岭),当地生长了一棵榕树(今古榕树),在某日树底下出现了一块疑似三角形的石块(称神石),石前点燃着三支香,从此当地居民在此敬奉神灵,从此这里祈者福荫,拜者庇佑,丁财昌盛,人才辈出,老少康宁。于是当地居民集资在古榕树旁修建了福德境庙,并将神石接入庙内敬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