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追了一個多月的《延禧攻略》終於曲盡人終。

相信每個追劇的人都各有不同的感受。大女主一路開掛打怪的人生甚為愜意,讓人嚮往;溫婉賢淑的正宮娘娘成為N多人心中那道不滅的白月光;面慈腹黑的繼皇后由愛生恨、由恨生怖的心路歷程也招來一聲嘆息……

有多少女人,就有多少故事!一點兒都不假!

不過,這些環肥燕瘦、風姿不同的娘娘們,除卻厲害無比的攻心計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母妃”。是的,不管從哪種角度來講,她們都非常樂意成為母親,對自己的孩子也都抱有莫大的希望和幻想!

但是,母親的不同格局和教育,也就造就了孩子的不同人生軌跡。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心術不正的媽媽】

代表人物:嘉嬪

其子:四阿哥

在劇中,嘉嬪作為“認真宮鬥”的高貴妃的謀士,真的是出謀劃策了不少損人的陰謀詭計。在不動聲色間,將懷孕的愉貴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又是派藥、又是暗殺、又是恫嚇……極盡所能!

若說高貴妃不過是為了爭寵,那麼嘉嬪則完全是為了一己私慾。在她心中,但凡有可能影響到四阿哥的前途的事情,她都無法容忍。即便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孩子資質平平。

後來,當一切陰謀被拆穿,嘉嬪也被剝奪了四阿哥的撫養權。

結果她不惜用四阿哥的健康作為籌碼,為自己進行最後一搏,當然慘敗告終。


這種類型的母親,在現在的社會中並非沒有。雖然不至於因為皇權而鬥爭,但本質上目光短淺、行為有失、貪佔眼前利益。熟不知言傳身教間,讓自己的孩子會受到多麼大的影響。

簡單的例子:在超市裡明顯位置寫著“禁止品嚐”,卻旁若無人的任由孩子在物品間隨意取拿、試吃等等。

看似小事兒,失去的卻是“德行”。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未來,真的是岌岌可危。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溺愛縱容孩子的媽媽】

代表人物:裕太妃

其子:乾隆帝的弟弟弘晝

裕太妃不能說沒有智慧。在皇位的爭奪上,她明知不可為,則直接要求弘晝掩藏鋒芒,明哲保身。而裕太妃本人,在人前一副慈悲心腸,修身禮佛。

其實她一直無法逃脫自己內心對孩子的那份歉疚之情,傾其所有對弘晝百般溺愛、縱容。

導致弘晝在百般痛苦中,一邊苦苦煎熬做戲,一邊肆意放縱,毆打重臣、戲弄同宗……

直到裕太妃過世之後,皇帝與其推心置腹之後,他才收斂些許。但依舊無法擺脫在長久壓抑中養成的陰霾個性,最終走向不歸路。


這種類型的母親,在現在的社會比比皆是。愛孩子,卻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作為媽媽,有自己獨特的處世之道、有理智也有智慧,但卻無法真正的理解孩子,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長此以往,當孩子成長起來,母子間的代溝越來越大,溝通越來越少,母子間的親情越來越淡,爭執越來越多。

簡單舉例:在孩子尚小的時候,明明知道吃糖多對孩子牙齒不好,卻耐不住孩子的百般哭鬧,屢屢“投降”;漸漸地,孩子知道了哭鬧就是他最好的武器,而媽媽卻還在暗自安慰自己:寶寶還小,長大就好了!

其實這樣下去,媽媽越來越沒有原則、寶寶越來越沒有顧忌,好可怕!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善良軟弱的媽媽】

人物代表:富察皇后

其子:無

富察皇后的善良與隱忍,寬容與大度,讓她成為看劇的大家心目中美好的白月光;卻無法贏得劇中人對她同樣的回饋。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長子,聰穎無比,可惜夭折。後來她的第二個孩子,因遭高貴妃的算計,胎死腹中;而第三個孩子,在除夕夜又遭順妃使壞葬身火海。

眾叛親離、奸人當道的世界,用最後一顆稻草壓倒了富察皇后,她選擇自戕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這裡我們不去追查歷史,只說劇中人、劇中事。


這種類型的媽媽,太過於軟弱。雖然說現在的社會的確很多時候“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是言傳身教間,孩子難免會唯唯諾諾、在眾人中屬於軟弱可欺的類型。因為媽媽過多的給他導入了“隱忍”的觀念和言行,從而孩子不敢出頭、內心怯懦。

在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難免會因為自己的性格而喪失很多的機會。

簡單舉例:孩子面對壞人要自保沒有錯,但是太多的“校園暴力”總是會發生在這類孩子身上。因為他們的軟弱可欺,讓霸凌們有了更堅定要欺負他們的信心。

倘若再攤上軟弱的家長,用息事寧人的態度處理類似的情形,孩子的內心將會多麼的無助、恐懼,同樣帶給他們未來成長中更多的心理傷害。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工於心計、狹隘的媽媽】

代表人物:繼皇后(還有一位純妃)

其子:十二阿哥

其實劇中十二阿哥不可謂不努力,往往五阿哥舉手之間就做好的事情,他卻需要百遍的練習。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勤能補拙並沒有錯。但作為一個皇位的繼承人來講,他的確在天資方面略有欠缺。

但作為十二阿哥的媽媽繼皇后,本不管是任何皇子成為新帝,她都將是皇太后的待遇,沒有什麼不好的;卻在自己本心的狹隘中、小人的慫恿下,越來越無法容忍嫡子不能繼承大統的結果。從而悲劇展開……


在現實社會中,有些很聰明的女性卻無法取得自己內心的幸福和寧靜,無外乎就是本心使然,沒有學會適當的放下而導致。

當有了孩子之後,更是把自己的希望以及未達成的心願寄託在孩子身上,從而不但增加了孩子的負擔,也造就了孩子的不幸福感。

簡單舉例:網絡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母雞下了個蛋,卻總想讓孵出來的小雞仔學會飛翔。對於孩子有了過高的希望,總想讓孩子做的更好、成就更完美的人生,其實對於孩子來講無異於拔苗助長罷了。

動輒把孩子拿出來做各種的對比和攀比,總是用自己的弱勢去對比別人的長處,又糾結於每一次的成敗得失;於是生活中充滿了“別人家的孩子”,心中無限煩惱徒生!

要知道,靜待花開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美好和智慧。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頗有遠見的媽媽】

代表人物:愉妃

其子:五阿哥

愉妃在劇中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本以為是為了孩子的她也開始“黑化”,跟隨順妃,處處給女主“小鞋”穿的反派,結果卻是忍辱負重、剝絲抽繭的為先皇后復仇、為女主鋪路的一角。

愉妃在事情敗露的前後,都有口口聲聲交待五阿哥:聽令母妃的話!

對此,愉妃還是能夠認清時局、頗有見地的媽媽。

在她內心深處,有善良的種子、有對未來時局的判斷、有明哲保身的智慧,還有為達目的的隱忍。

所以得其基因的五阿哥,當然在成長過程中一定也從女主那裡受教很多;在長大後處處高人一手,出類拔萃;即便是面對自己突發的事故,多少人都會為此崩潰,他卻可以從大局入手選擇息事寧人。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作為媽媽,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要見招拆招,更要從根本出發,懂得孩子成長的規律,知其所需,知其所以然,更能夠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和經驗值,準確的判斷時局和變數,能夠為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

簡單舉例:現在我家外甥女提起她的媽媽,總是有無盡的抱怨。事情的起始是當初外甥女報考,她堅持讓外甥女報自己認為的好專業財會,而外甥女更喜歡計算機。作為媽媽卻認為計算機都是男生所為,不適合女孩子。結果外甥女自己學的不開心,在本專業上絲毫沒有興趣,更不願意深入學習。

畢業之後,找工作更不願找對口專業的,所以只好一直在各行業打混。每每提及自己曾經輝煌的高中生涯,總是忍不住抱怨當初的選擇以及媽媽的堅持。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為母則剛的媽媽】

代表人物:慶妃

其子:養子十五阿哥

劇中的慶妃是十五阿哥的養母。慶妃從入宮開始,就一直是一個懦弱的擺設存在。長相一般,得不到皇帝的垂憐;才情一般,得不到宮中貴人的賞識;家境一般,得不到有力的後臺支撐;無奈間總是跟在別人的身後,唯唯諾諾。

但是唯唯諾諾之人並非軟弱之心,善良驅使也好、智慧所致也罷,她在女主最為落魄的時候適當示好,從而開啟另一段人生。

沒有皇帝垂青又如何?自己撫養了後來的皇帝是不是也很牛?

當然,為母則剛是她的真實寫照吧!當十五阿哥出現一點狀況的時候,她不再是往日裡那種逆來順受的感覺,而迸發出為母的那種剛強,“敢欺負我的孩子,就是欺負了一頭母獅!”渾身上下洋溢著母愛的光輝,那種強大的光芒就是母親的力量,令人折服!


簡單舉例:前段時間網絡上那位平凡的母親,為救治患有皮膚病的孩子,割光了整個腹部、兩肋、臀部皮膚為孩子植皮,共2000多平方釐米。 她的家庭並不富裕,為了把錢全部省下來給孩子做後期治療,這位母親術後不用止疼藥,輸液4天就堅持停藥治療!

生活中還有多少媽媽,孩子生病可以不眠不休的照顧幾天幾夜,突破自己的身體極限,為孩子創造出自己的N多不可能和奇蹟。

《延禧攻略》結束,娘娘們都散了;但她們所演繹的媽媽類型真經典

圖片源自網絡

【智慧通達的媽媽】

代表人物:女主令貴妃

其子:十五阿哥、七格格、九格格

《延禧攻略》裡大女主的一生真的是太幸運了,可謂求仁得仁。當然這與她的性格是無法分開的,有智慧、不怕事兒、人生目標明確,又懂得抓緊機會、審時度勢;否則她在第一集裡大概就“掛”了。

令貴妃的聰明在於,懂得如何讓自己舒適;比如和皇后攤牌:自己從未想過做皇后,寵妃才是最愜意的生活,皇后太累,做不了也做不得!

同樣她清楚地知道怎樣做對孩子是最好的,所以她敢於將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撫養;她知道皇子爭儲的可怕,所以她讓十五阿哥學會放鬆、擁有強壯的身體、抓住幸福的感覺最為重要;她清楚皇室公主的宿命,所以她努力為孩子營造快樂的生活瞬間……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媽媽真的是孩子的福氣!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清楚自己的需求,明白自己的目標,不盲從、不攀比,知道孩子的強勢劣勢從而取長補短……

呵呵,沒有例子可列舉。大多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會有優秀的父母。我們不妨多看看身邊那些時時洋溢著快樂和幸福的孩子,多向這些孩子的父母取取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