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焦慮是怎麼回事?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利維坦按:“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的邏輯只能部分解釋電話恐懼的由來。更多的時候,我們所焦慮的只是電話本身。

我們焦慮於通話過程中所要求的實時性,畢竟對話框裡的東西可以刪刪改改添添 ,但誰都有說話不經大腦的時候;我們焦慮於通話過程中無法揣測對方的反應,畢竟面對面溝通我們能從對方的微表情中獲取細微的“重要信息”,有時候我們更願意相信這些而非談話內容。

第一層顧慮只能通過慎言來消解,第二層顧慮也可以用視頻通話來抵消大部分。但毫無疑問的是,電話焦慮從某種程度上是過度敏感和自信缺失的一個“側漏”,已經成為了社會人的必修課。

譯/喬琦

校對/斬光

原文/www.thecut.com/2017/02/psychologists-explain-your-phone-anxiety.html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喬琦在利維坦發佈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Wattpad

現在,手機上的通話功能當然已經成了最不重要的東西之一——排在它前面的,至少有短信、谷歌、臉書等等——但通話功能仍舊是一項你無法徹底擺脫的功能。哪怕有許多手機應用可以幫你省下一通電話,你仍舊會在某些情形下不得不打個電話:你可以通過手機線上預訂餐館或者預約醫生,但在即將遲到之時,你還是必須得打個電話。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求職,但之後你可能還是得等待一場地獄般的考驗:電話面試。你可以盡情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反對特朗普的政治議論文章,但如果你不電話聯繫國會議員,那它就沒多大用處。

對某些人來說,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拿起電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你會在通話前把自己的說辭排練上千遍,接著顫顫巍巍地撥號。然後,當你聽到對面的手機鈴聲時,你的胸腔裡彷彿萬獸奔騰,驚慌失措。

那也沒什麼!討厭打電話並不必然意味著你有社交恐懼症——這兩者確實密切相關,但也有些長袖善舞、社交能力極強的人對打電話和接電話懷有根深蒂固的恐懼。

另外,你不是一個人,電話焦慮其實很常見。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可靠數據可以告訴我們究竟有多少人討厭打電話,但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遠離電話:2011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擁有手提電話的人,當年平均每日每人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數量略高於12次;到了2015年,一項由消費者行為研究小組開展的研究告訴我們,這個數字大約下降到了6次上下。與此同時,現在網絡上到處充斥著,為那些反感打電話的人士量身打造的打電話給當地議員的指南,而推特上則四處流傳著他們的段子:

(www.pewinternet.org/2011/09/19/how-americans-use-text-messaging/)

回想當年,我手足無措地打電話給國會議員,並告訴他,我也是國會議員。如今,我們正準備共進午餐,聊聊政治以及好好談戀愛。

——vineyille (@vineyille) 2017.1.25

曾經打電話給我們這兒的議員,談一談有關ACA(英國皇家特許會計師)的事兒。當時我非常緊張,甚至叫錯了他的名字。好在電話那頭很耐心、很友好。你看,焦躁不安的兄弟們,我們可以做到的!

——Amelia The Oncoming Storm (@deserthooker) 2017.1.23

我今天打給議員的電話大部分都是語音留言。打電話時,我很緊張,完全沒有思路,不停地在說“嗯……”但我確實打了。我會繼續的。

——Laura Silverman (@LJSilverman1) 2017.1.31

然而,你至少要認識到:無論怎樣,你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打電話,大到親口抱怨那個咆哮議會的野心勃勃的獨裁者,小到想預訂一家OpenTable上找不到的飯館吃晚飯(譯者注,OpenTable是一個線上預訂餐廳的網站)。要想克服這種對打電話的恐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明白為什麼你會產生這種恐懼。

你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你也許聽說過這個被廣泛引用的統計數據:90%以上的交流都是通過非語言方式完成的。儘管這裡的具體數字有點問題,但它想表明的觀點沒有問題:語言表達只佔我們表達方式的很小一部分。而許多其他交流方式——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手語等——都只在面對面交流時才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在電話兩頭,“我們只能通過語音交流,”研究壓力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艾莉森·帕帕扎基斯(Alison Papadakis)如是說,“因此,這會讓人們有點傷腦筋。”比如說,某些聽上去很惡毒的話,在當面交流時可能就是面帶笑容開的玩笑——但在打電話時,你怎麼能知道?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Mrwgifs

另外,更困難的還不只是理解對方說了些什麼——更具挑戰性的問題在於,如何確保別人準確知曉你在說些什麼。

“當與別人交談時,我們有時會通過自己的面部表情給予對方鼓勵,”塔夫茨大學研究焦慮症的臨床心理學家亞歷山大·昆恩(Alexander Queen)如是說。

舉個例子,揚起眉毛或微微皺起眉毛,就是無聲地表達你正在傾聽,而點點頭則表示你正鼓勵發言人繼續下去(另一方面,如果傾聽者的目光忽閃不定,那就很可能意味著你得換個話題了)。沒有了這些線索,對話就更大程度上變成了一場猜謎遊戲,並且沒辦法真的確定你的猜測是否正確。(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某項簡單卻異常令人恐懼的任務會讓人如此困窘、煎熬。那就是:語音留言。)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Gfycat

對你來說,時間也是一種壓力

所以,為什麼對這麼多人來說,打電話要比發短信恐怖得多?畢竟,這些打字打出來的短信也同樣不包含所有那些非語言線索。但是,通過打字交流,至少時間站在你這邊:你有時間整理思路,有時間編輯文字,在點擊發送按鈕之前還有時間重新思考、編輯。對打電話來說,這些都太奢侈了,直到掛斷電話之前,你都必須迅速作出反應——於是,你吐出的每一個字都在某種程度上更像賭博。

打電話時,你也可以對自己說出的話做點小修正,甚至可以收回,但方式和發短信完全不同,因為說出去的話就已經在那兒了,想讓對方聽而不聞是不可能的,”帕帕扎基斯這般說道。電話交流時,停頓也承載了更多含義。當面交流時,你可以看到對方正細細思索,或是已然心不在焉。但在電話兩頭,特別是對那些有焦慮傾向的人來說,每一段沉默都可能意味著對話正偏離正確軌道。

另外,還有一個事實是,打電話要比發短信更耗時:後者可以在其他活動中插空飛速完成,而前者則要求你全神貫注,或者至少是接近全神貫注的狀態。“打電話之前,人們總會擔心,我會不會打擾對方?會不會惹人厭?”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社會壓力及情緒管理的心理學教授傑里米·賈米森(Jeremy Jamieson)說。按照這種思維模式,很容易將打電話視為一種對方可能在心不甘、情不願狀態下對你的需求的滿足。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Gladiators and Heartbreakers

你覺得,打電話時會持續受到別人的評判

你的感覺沒錯,是有那麼一點兒。如果你曾在辦公室這樣的公共區域打過電話,你便能瞭解,這種在所有同事面前一個人表演一半對話的感覺有多麼古怪。而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旁人聽到你們的對話後,會將注意力同時投向對話雙方,這就部分減輕了你身上的壓力。“但是,如果你是在打電話,對話的另一方不可能為你分擔壓力,”昆恩說,“所有的注意力都會放到你身上,因為只有你切切實實地站在了他們面前。”(而且,旁人很可能真的在關注你:研究表明,“半對話”,或者說,只能聽到一方說話的對話,要比常規對話更能吸引旁人的注意。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WordPress

不過,在更常見的情況下,勾起電話焦慮情緒的,往往不是你身邊的人——而是電話那頭的人。我們不喜歡被別人評價。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從史前時代殘酷競爭中倖存下來,都有賴於與他人的合作——我們是社會化程度極高的生物——所以,無論何時我們將自己置於接受他人評判的境地,我們身上都會揹負許多壓力,”賈米森說,“這就有點像是發表公開演說,參加求職面試,或者其他各種會步入評判階段的體驗。人們總會覺得,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下,可能無法表現出色。”

“有人可能會有這麼個印象:同與自己有關係的人打電話,出現焦慮情緒的風險會更高,”帕帕扎基斯說,“他們會擔心把事情搞砸了,或者打擾到了自己的朋友或戀人,而這有可能會對他們之間的關係造成不良後果。而如果一個客服代理和你在電話上吵了起來,那也無所謂,反正你再也不會見到他。”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Giphy

所以,當人們不得不和有關係的人打電話時,他們自我約束的力度常常會變得更強,或者更有意識地根據即時的社交環境來調整自己在電話上的一言一語。然而,問題在於,過度的自我約束實際上反而會使對話變得更加尷尬,使伴隨對話而來的焦慮情緒及其他問題愈加惡化。

“那些有社交焦慮傾向的人往往會過分關注自身、過分關注自己的作為,並且總想要確保自己沒有做會令對方陷入尷尬的事兒,”帕帕扎基斯說,“這反而會讓對話變得更加困難——如果你過分關注自己,而不專心聽對方的問題,你要想回答他就更難了。

你只是還做得不夠多

這個原因再簡單不過,而且沒什麼錯:正如你父母經常抱怨的那樣,現在的人們——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會再那麼頻繁地提起電話了。“電話恐懼症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做得太少,”賈米森說,“他們完全瞭解怎麼發短信,也完全知道那些表情背後的含義,但說到打電話,他們就一竅不通了。”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Culturalbility

賈米森把這種情況與祖父母輩的人去學習使用臉書作類比:“那可真是手足無措啊,他們不知道究竟怎麼弄,也完全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面對面交流可能更多地靠直覺,但在電話上交流,要求你對一些更微妙的禮節有更好的理解:把一通電話分成幾部分,並且你必須瞭解如何從開頭的問候優雅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瞭解何時停頓、瞭解何時直入正題、瞭解如何結束對話。這都需要練習。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圖源:Tenor

所以,要怎麼克服電話恐懼呢?

遺憾的是,克服電話恐懼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多打電話,好好在這事兒上磨礪一番。把打電話視作一種暴露療法——做得越多,就越沒什麼可怕的。昆恩建議要用一種稱為“認知重構”的小技巧去嘗試打電話,換句話說,就是策略性地換一種對打電話的思考方式。比如說,假如你擔心這通電話會深深地打擾到對方,“那你也許應該這麼想,‘好吧,如果他們實在不方便接電話的話,他們完全可以不接的。’”昆恩如是說。

又比如,如果你擔心打電話時說錯話,你就應該儘可能提前把這個錯誤放到大背景中去考慮:那天與對方交流的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而你這個錯誤也不會是對方那天聽到的唯一一個口誤。換句話說,在你看來似乎是天塌下來的大事,對方可能根本不在意。

帕帕扎基斯建議,一旦你能做到上述這些了,就可以給自己設定一些具體的目標,比如,打電話給某人並完成一次5分鐘整的線上對話(要注意,設定的目標不能像是“打電話給某某某,別緊張”這樣的,因為這很難客觀評價)。帕帕扎基斯解釋說,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從最小、最簡單的地方做起,一步步慢慢地提高難度。如果你覺得,一次想到哪兒說哪兒的隨意閒聊太可怕了,那就從一通更正式、結構性更強的電話開始,並且在打電話前給你自己寫個劇本,把大綱寫下來。甚至你還可以嘗試大聲地把其中一些話說給自己聽。這之後,如果你覺得萬事俱備只欠撥號了,那就撥號吧。

往期文章: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电话焦虑是怎么回事?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聯繫:微信號 liweitan2018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長按上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