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這裡有大佬們不想讓你知道的事,趕緊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吧~

差友們,聽說過 “ 趣 頭 條 ” 麼?

沒聽說過?正常,因為差評君也是去年年底的時候才知道有這麼個平臺。

就是這麼個你可能聽都沒有聽過的資訊類聚合平臺,卻搶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天天快報之前,早早將招股書遞到美國納斯達克,大概率會成為資訊聚合平臺第一股。。

8 月 17 日的招股書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這次趣頭條將以 30 億的估值,尋求 3 億美元的融資。半年以前,騰訊等花 2 億美元投資時,趣頭條的估值才 16 億美元。

沒想到吧,名不見經傳的趣頭條,半年估值就能翻一翻,而且,它成立才剛兩年。

看看它在招股書上的運營數據,裝機量 1.54 億,月活 4880 萬,日活 1710 萬,每個日活用戶每天會花掉 55.6 分鐘,是國內第二大移動內容聚合平臺( 存疑 )。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它的名字雖然叫 “ 趣頭條 ”,但除 APP 模式向今日頭條靠攏,運營方式和今日頭條相距十萬八千里。

它最像的,是前腳剛剛上市的拼多多。

同樣的下沉三四五線,同樣的社交裂變,同樣的被精英們看不起,同樣的在同行們重重威壓下殺出一條生路,同樣的受到騰訊青睞,甚至同樣的紮根在上海。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它獲取用戶的方式非常簡單 —— 給錢。

註冊給錢,看文章給錢,拉新用戶註冊再給錢!

當你註冊為趣頭條的用戶,它會獎勵 10000 金幣。

如果你在文章上看的時間足夠長,而且閱讀速度正常,它就會計時給金幣,用算法來排除非正常閱讀,根據差評君的測試,大概正常閱讀 2 分鐘,你會獲得 108 金幣左右的樣子。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只要累計有 10000 的金幣,你就可以提現,每 10000 金幣 = 1 元。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賊坑爹,看一個小時,加上閱讀激勵,撐死了也就 4000 金幣,換算下來才 4 毛錢,誰沒事做這種事情?!

別說,還真的有。

那些在邊緣城市有大把時間的人,他們也許連微信功能的一半都沒摸清,但是他們知道每一個能讓趣頭條金幣迅速積累的方法 —— 簽到、閱讀、分享、評論、拉人頭。

嗯,閱讀賺的少,但是拉人頭賺的多啊。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每拉一個人頭,只要保證他能閱讀保持 3 天,就能拿到 9 元以上。

所以,知道為什麼趣頭條的用戶增長這麼快了吧~

曾經有個大牛,就靠著拉人頭收入九萬多。。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而且,它為了刺激用戶活躍度,當你有幾天不看趣頭條了之後,會不斷給你發短信提醒你去看文章賺金幣,還會提醒你的好友喚醒你,當然,只要你的好友喚醒成功,他就能拿到 6000 金幣的獎勵。

這幾招,是不是跟拼多多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就是開發下沉用戶的優勢,只要你肯讓利,就絕對不愁用戶量,別看他們平時在網上不發聲不主動一個個跟個小透明似的,就是這些星星之火,分分鐘燎原。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不過,有用戶量可不是成功的全部條件,想要屹立不倒,趣頭條還差點火候。

趣頭條在內容生態方面有著天然短板。半年前差評君曾經下載過一次趣頭條,怎麼說呢,震驚部標題黨,大概就是早期的今日頭條的感覺,基本獲取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廣告奇多還辣眼睛。

改版前的趣頭條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國家發佈了好多政策,規範化資訊類平臺的內容,當時的今日頭條几乎天天整改,三天兩頭被處罰,甚至在 4 月的時候還被下架了 3 周。

但是,那時的今日頭條,已做到 2 億月活,150 億元的營收,有著 90 萬的自媒體數,頭條號 110 萬,專業媒體進駐 5500 個以上,還有國家機構及相關組織 7 萬個,早已建立了別的 APP 難以企及的內容生態壁壘。

即使在政策重重重壓下,今日頭條也可以迅速轉身,找到新的生存之道,甚至越活越健康( 不信你看,最近批評今日頭條低俗的少了很多,以前瞧不起今日頭條的媒體也都在陸續入駐 )。

1 月今日頭條急招兩千名內容審核員,

黨員優先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反觀趣頭條,權威優秀的內容很難被算法推薦上去,主流還是一些娛樂八卦養生的內容。

隨著趣頭條下載量增多,影響力變大,監管部門早晚會注意到這個迅速成長的 APP。為了避免自己被扼殺在搖籃裡,趣頭條不能再像以前走獵奇色情抓眼球的老路。

內容素材被限制,優秀稿件供應不足,而且有未經授權搬運的現象,作為資訊聚合平臺的後輩,趣頭條很脆弱。。

今天差評君居然在頁面上看到了同一篇的文章。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何況趣頭條為了讓自己的財報更好看一些,加大營收收入,在平臺的各種地方塞廣告,閱讀體驗實在有點差。。

幾乎每三篇文章就有一個是廣告,前兩天差評君在尋找素材的時候,甚至能看到一整屏廣告的情況。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內容生態沒有壁壘,如果未來有一天錢燒不動了,或閱讀金錢激勵競爭不過競品,用戶流失分分鐘的事兒。

這就是趣頭條每年燒的錢都越來越多,虧損加大的原因,不僅要獲取新用戶,還要留住老用戶。

不斷有新平臺在學趣頭條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趣頭條自己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它自己在招股書裡面列舉類似的風險有幾十條。。

它想要融資簽約更多的優質內容,學抖音推出短視頻應用趣多拍,推出更多獎勵花樣刺激用戶。。

能不能成功呢?差評君不知道。

但差評君知道,單純靠燒錢燒出來的,永遠不能稱之為壁壘,想要真正留住那些下沉用戶,現在的這些,遠遠不夠。

差評

科技每日推送

愛範兒

CNNIC

1.《4款APP被下架 今日頭條暫停下載3周》,新京報

2.《十張圖帶你瞭解今日頭條2017年業績看點》,前瞻產業研究院

3.《趣頭條究竟是怎麼崛起的?》,36Kr

“ 下沉用戶的力量。 ”

趣頭條:資訊界的拼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