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外用戶的福音:趣頭條


五環外用戶的福音:趣頭條



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迅速衝擊人們的生活,可能在你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顛覆了。

上週趣頭條還沉浸在趣頭條美股上市首日暴漲128%的狂歡中,然而第二個交易日,翻雲覆雨,趣頭條股價暴跌40%多,市值相比最高點近乎腰斬。

與上週強勢上市對比,有吃瓜群眾表示,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撰文 夏立

熔斷

01

上月,趣頭條在美國提交IPO申請,有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代碼為“QTT”,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招商證券和瑞士銀行為承銷商,計劃融資最高3億美元。

結果一紙IPO申請竟讓趣頭條真正成為“頭條”。

開盤2分鐘,趣頭條大漲48.86%,首次熔斷;

開盤不到15分鐘漲80%,第二次暫停交易;

漲到113%時,第三次暫停交易;

開盤半小時後漲幅收窄至95.43%時,第四次暫停交易。

9月15日凌晨,趣頭條第五次觸發熔斷,漲幅達到138.43%。盤中最高上漲190%,市值一度逼近60億美元市值,已經遠超過上市前趣頭條估值的21億美元。

就像《創造101》中的楊超越一樣,趣頭條似乎也“帶著全村人的希望”一炮而紅,成為上週證券市場上最熱的話題。

“國內A股的熔斷我經歷過,但是第一次看到美股的公司觸發熔斷機制,並且是IPO首日就熔斷了5次。”一位資深的互聯網從業者這樣驚歎。

網賺

02

拼多多上市的時候,其創始人黃錚用了一個“五環外用戶”讓人們意識到,在一二線城市之外,中國互聯網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這一片天地,也是趣頭條的舞臺。

趣頭條是上海基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的內容資訊APP,基於大數據算法和雲計算推薦。

截止2018年8月,趣頭條APP的累計裝機量已達1.81億,月活用戶6220萬。出道僅兩年零三個月就已經躍居內容聚合領域第二名,僅次於今日頭條。

儘管趣頭條標榜自己走的是今日頭條那樣,依據人工智能算法“信息精準推送”,但實際上趣頭條初期獲客的必殺器是——網賺。

也就是通過“閱讀賺金幣”和“收徒”模式迅速裂變,積累大量回頭客。就像唯品會,高達八成的復購率,讓它成為女性網購的不二之選。

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的用戶是趣頭條的主力軍。趣頭條創始人兼董事長譚思亮表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互聯網各行業老大的滲透率一直沒有超過20%。

也正因為如此,如何快速掌握三四五線城市網民特徵和需求,成為了目前最為關切的話題。

內容

03

從趣頭條的營收結構來看,廣告佔比超過九成。

2018年上半年趣頭條營收7.178億元,同比增長568.97%,2018年上半年廣告收入為6.69億元,佔比總營收93.2%,2017年上半年廣告收入為1.06億元。

自上線以來,公司累計運營現金流為正。這份出色的成績單,吸引來了不少投者。

趣頭條在2017年下半年獲得成為資本、紅點創投、華人文化的4200萬美元A輪融資;2018年上半年完成超過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小米及其他財務投資者跟投,B輪投後估值超過18億美元;2018年8月,趣頭條引入包括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投資額約6000萬美元。另此次IPO又獲得京東4000萬美元的認購意向。

更值得一提的是,趣頭條也已獲得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澎湃新聞的戰略投資,雙方將建立深度合作機制、打通內部溝通渠道,在內容、品牌、流量、數據、技術、內控等方面構建互為優先、互惠共贏的深度戰略合作模式。澎湃新聞將支持趣頭條構建健康的內容生態,促進其平臺進一步做大做強。

不過,趣頭條CFO王靜波謙虛地認為,內容分發業務競爭很激烈,不是說有投資就萬無一失了。最終還是要看團隊的執行力以及產品的質量和對用戶的價值。

04

時代在變,但商業的本質並沒變。趣頭條低調兇猛的生長,一方面得益於盯準三四五線城市的用戶需求,另一方面是資本的裹挾。

與拼多多、快手一樣,趣頭條搶到了互聯網“下沉市場”的第一波紅利,用較低的成本獲取了大規模的用戶,這是其贏得資本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看趣頭條,每月賺頭小豬錢”,趣頭條四處撒幣吸引閱讀的運營模式飽受爭議。

這種方式固然無法走的長遠,這考驗的不僅是趣頭條的留存力,更是投資者的信心。一旦改變補貼的運營模式,不知道趣頭條可以走多遠?

在資本市場上“狂歡”之時,趣頭條面對的內容版權問題也仍待解答。財經雜誌法律顧問徐凱律師日前發佈《趣頭條,送你200顆子彈》一文,稱其為“侵權大戶”。

此外,還有過分依賴廣告收入,尤其是“黑五類(藥品、醫療器械、豐胸產品、減肥產品和增高產品)”廣告的監管問題,以及缺少《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兩大牌照的隱患,都讓趣頭條有隨時被關停的風險。

趣頭條的上市僅僅是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草根化固然親民,但為了避免趣頭條走下沉路線,內容要過硬才能真正站得住腳。

下沉

05

目前,國內資訊APP競爭已然白熱化,幾乎都採用信息流方式,各大巨頭也紛紛殺入三四五線搶佔市場,收割流量。可想而知,未來對於下沉市場的爭奪將成為一片紅海。

8月28日,企鵝智庫旗下智酷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網民時間&金錢消費數據報告》也指出,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在最優市場已經觸頂,三四五線城市網民在整體移動網民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一半。

如果說以前趣頭條是低調生長,而上市讓它一夜成名,作為公眾公司暴露在聚光燈之下,上市後的下一步呢?

趣頭條董事長譚思亮深知上市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功,他保持了一貫的冷靜和執著:

“趣頭條還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上市不是終點,而是下一個十年,下一段精彩里程的起點。”

趣頭條CFO王靜波則具體說出了未來的一些計劃:

1.做付費內容,比如小說、動漫等內容

2.做內容電商的拓展

3.豐富廣告形式,比如沉浸式視頻廣告,包括互動廣告,比如遊戲。

趣頭條到底走向何方,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