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AN/SLQ-32舰载电子战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生产,70年代开始装舰,后经不断改进,目前普遍装备美国海军护卫舰以上水面舰艇、两栖作战舰艇以及部分作战支援辅助舰船。

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SLQ-32系统原有三型,后来又发展了两型,是美国水面舰用标准电子战设备。

系统的主要功能

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AN/SLQ-32具备截获概率高和总反应时间短的特点。系统采用晶体视频接收测向和瞬时测频相结合的方案,采用介质透镜馈电多波束天线阵,用于接收的阵列共有16个波束,用于发射的每个阵列有35个阵元,共有140个50W功率的行波管,整个天线辐射的合成脉冲功率可达1MW。

(V)1型用于探测频段3(I/J频段)全方位信号,能对来袭导弹的威胁报警,并控制箔条干扰发射装置。(V)1型有两个天线组件,分别安装在舰的左、右舷。每个组件包括两个频段3的测向接收阵列和透镜,另有一个覆盖180°方位的频段3的半全向天线。

(V)2型是在(V)1的基础上增加了两路接收子系统。两个频段2的测向接收阵列和透镜以及一个频段2的半全向天线分别加到两个天线组件上。频段1的四个小螺旋天线布置在舰桁端(左右舷各两个)覆盖360°方位。

(V)3型增设了有源干扰。干扰机包括供行波管用的八个高压电源、一部应答式干扰机、一个数字开关装置和一个干扰波形产生器。另外,存储装置增加了存储容量。

(V)4型用于航母,采用了光纤技术,主要的改进是采用数字式存储器实现较快的威胁判断以及提高了干扰抑制性能。系统有两台计算机,每台与一部收发机靠近,它们用光缆相连。因为航母宽度大,因而使各分机间的协调工作复杂化。

(V)5型由(V)2加“伙伴”(Sidekick)干扰机。后者已批量生产,装备FFG-7级护卫舰,其辐射功率较小。

系统的主要特点

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SLQ-32的电子支援(ESM)方式

非搜索体制:ESM天线不通过旋转改变其方位,而是以多组接收天线固定在不同方位上形成天线阵列,天线基线长度(天线单元之间距)越大则精确度越高;

比幅体制:由相邻的固定式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的相对振幅来判定信号来源方向。

相较于比相法(根据各天线单元接收同一信号的相对相位差而得知信号来源的角度,并由相位差计算出角度误差),比幅测向系统的结构较简单,体积与成本较低,且不易受到信号波长/频率的影响,不过精确度不如比相法。

而相较于需转动天线的搜索式测量法,非搜索测量法部有测向速度快、方位极化率高等特性,可于单脉冲完成测向,故又称为瞬时测向,不过精确度一般比搜索法差。

主动电子干扰方式

第一是发出大量杂波迷惑来袭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例如以振幅不断变化的信号来混淆圆锥扫瞄式雷达导引头;

第二种则是制造类似目标回波的假回波误导反舰导弹,但这两种模式对采用反辐射导引的导弹皆无效。

同时对多目标进行电子干扰

在电脑的控制下,SLQ-32电子反制系统可同时对多目标进行电子干扰。此外,SLQ-32也负责在反制敌方目标时,控制MK-36干扰弹发射系统对目标投射各式诱饵与箔条。

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美国舰艇在进行导弹近程防御时,最有效的并非密集阵,而是SLQ-32与MK-36构成的电磁波/箔条防护幕。

有效干扰辐射功率达兆瓦级,能同时对付80部威胁雷达。有100%工作比发射能力,在连续干扰雷达的同时,还能警戒和监视其他雷达,对一般雷达、捷变频雷达和随机扫描雷达有很高的截获概率。

AIEWS(“先进综合电子战设备”)计划

舰载电子战系统(SLQ-32)主要功能与特点

1阶段将大大提高SLQ-32威胁识别能力、到达角测量精度以及计算功能,但保留SLQ-32的基本结构。

2阶段将具备新的探测能力,采用较好的射频前端。

3阶段将通过采用红外和先进的舰载电子干扰机来使舰的“软杀伤”功能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